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施行  拼音:shī xíng
1.法令公布后,经过一定期间而见诸实施,即使法令发生效力。
2.执行、实践。《文选。傅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可蠲复近墓五家,长给洒扫,便可施行。」《红楼梦》第五五回:「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儿拣择施行。」
《漢語大詞典》:宣畅(宣暢)
(1).宣扬;传布。《诗·大雅·崧高》“四方于宣” 汉 郑玄 笺:“四方恩泽不至,则往宣畅之。”《后汉书·顺帝纪》:“夷狄叛逆,赋役重数,内外怨旷,惟咎叹息。其遣光禄大夫案行,宣畅恩泽,惠此下民,勿为烦扰。”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於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復於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復可覩。”
(2).舒散;抒发。 唐 陆贽 《奉天论赦书事条状》:“宣畅鬱堙,不可不洞开襟抱;洗刷疵垢,不可不盪去瘢痕。”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圣人知声音之道,足以感人也,拊石截竹,八音克谐,定其律吕,授以节奏,调摄志气,宣畅性情,使闻其声者,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
(3).流畅。云笈七籤卷三十:“﹝鼻﹞两孔之下源是死气之门,元生君严固守之,使精神宣畅于百节,血液盈满于千关。” 明 李贽 《读律肤说》:“故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
《國語辭典》:流沫  拼音:liú mò
1.水流激起的泡沫。南朝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流沫不足险,石林岂为艰。」唐。柳宗元〈钴鉧潭记〉:「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2.流口水。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加以顩颐蹙頞,涕唾流沫。」
《國語辭典》:播扬(播揚)  拼音:bò yáng
宣布传扬。如:「请大家多多播扬这种有益于世道人心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布闻(布聞)
(1).传布。史记·太史公自序:“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 唐 柳宗元 《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道德仁明,孝爱友悌,薰袭里閈,布闻天下。”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方二圣躬行仁厚,天下归心,忽有此言布闻远邇,深为可惜。”
(2).指向上传报。新唐书·西域传上·焉耆:“帝语近臣曰:‘ 孝恪 ……当以二十二日破之,使者今至矣!’俄而遽人以捷布闻。”
《漢語大詞典》:宣行
(1).普遍施行。 汉 蔡邕 《刘镇南碑》:“君乃布愷悌,流惠和;慕 唐叔 之野棠,思 王遵 之印策;赋政造次,德化宣行。”
(2).传布;流布。南史·梁纪下·元帝:“﹝帝﹞在幽逼,求酒饮之,制诗四絶…… 梁王 詧 遣尚书 傅準 监行刑,帝谓之曰:‘卿幸为我宣行。’ 準 捧诗,流泪不能禁,进土囊而殞之。”
(3).宣布和施行王命。旧唐书·萧瑀传:“比每受一敕,臣必勘审,使与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
《國語辭典》:散布  拼音:sàn bù
分散传布。唐。韩愈〈和侯协律咏笋〉诗:「攒生犹有隙,散布忽无垠。」也作「散布」。
《國語辭典》:播敷  拼音:bò fū
广为散布。《书经。康诰》:「乃别播敷,造民大誉。」《金史。卷六四。后妃列传下。睿宗钦慈皇后》:「尚恐众庶未究端由,要不匿于播敷,使咸明于吾意。」
分類:传布
《漢語大詞典》:布散
闲散自在。 汉 王充 论衡·书解:“案古作书者,多位布散槃解;辅倾寧危,非著作之人所能为也。”
《漢語大詞典》:流被
传布。 李大钊 《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此宗教流被甚广,如今在 印度 还有留存者。”
分類:传布
《漢語大詞典》:施布
传布;散布。释名·释采帛:“女工之始,始於是,施布其法,使民尽用之也。”后汉书·郎顗传:“未见仁德有所施布,但闻罪罚考掠之声。”《文选·宋玉〈高唐赋〉》“东西施翼” 唐 李善 注:“东西施翼者,谓树枝四向施布,如鸟翼然。”
分類:传布散布
《國語辭典》:发布(發布)  拼音:fā bù
宣布通知。如:「发布命令」、「发布消息」。
《漢語大詞典》:播布
(1).传布。书·康诰“乃别播敷” 孔 传:“当分别播布德教。” 鲁迅 《准风月谈·重三感旧》:“待到排满学说播布开来,许多人就成了革命党了。”
(2).播种。 唐 元稹 《告畲竹山神文》:“播布不殖,淫厉不息。”
分類:传布播种
《國語辭典》:流行  拼音:liú xíng
1.散布、传播。《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
2.盛行一时。如:「今年再度吹起复古的流行风。」
3.龙套的别名。参见「龙套」条。
《國語辭典》:宣化  拼音:xuān huà
施布教化。《汉书。卷八。宣帝纪》:「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纵释有罪为不苛,或以酷恶为贤,皆失其中。奉诏宣化如此,岂不谬哉!」《三国演义》第一回:「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