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忠驱义感(忠驅義感)
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唐 吕温 《题阳人城》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 董卓 , 长沙 子弟最先来。”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十八:“忠驱义感国恩赊,板荡无将赤手遮。星散诸侯屯 渤海 ,飇迴子弟走 长沙 。”
《分类字锦》:望月感气(望月感气)
埤雅旧说兔者明月之精视月而孕故楚词曰顾兔在腹言顾兔居月之腹而天下之兔望焉于是感气礼曰兔曰明视其以此与
分类:
《漢語大詞典》:外感内伤(外感内傷)
(1).中医谓外感风邪,内有郁积而致病。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次日便觉得有些鼻塞声重,胸闷头晕,懨懨的就成了一个外感内伤的病。”
(2).比喻内外煎迫。 冯玉祥 《我的生活》第六章:“经过长期的折冲,交涉处处掣肘,因此外感内伤。一位晚 清 最负盛名的外交家,就轻轻殂谢了。”
《漢語大詞典》:托物寓感(託物寓感)
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明 王祎 《慈竹堂记》:“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私分;託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漢語大詞典》:托物寓感
1.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漢語大詞典》:托物感怀
1.假借事物抒发胸怀。
《漢語大詞典》:托物感怀(託物感懷)
假借事物抒发胸怀。 清 汪琬 《说铃》:“古人直是忧谗畏讥耳,与近世金尽裘敝者不同。故能託物感怀,缠緜悽测,若使飢寒切肤,亦未暇尔尔。”
《分类字锦》:为佣感兄(为佣感兄)
后汉书郑均传均兄为县吏颇受礼遗均数諌止不听则脱身为佣岁馀得钱帛归以与兄曰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赃终身捐弃兄感其言遂为廉洁
分类:
《漢語大詞典》:统感
外部世界或内心世界的统一观或统一感。例如:统感心理学。
《分类字锦》:通灵感物(通灵感物)
马融长笛赋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
分类:
《國語辭典》:天人感应(天人感應)  拼音:tiān rén gǎn yìng
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应。为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思想的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影响人事。汉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中有详细的阐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切谓天人感应,一理也。人心悦则天意得;人心怨则天变彰。」
《高级汉语词典》:压感  拼音:yā gǎn
轻压皮肤引起的感觉
《漢語大詞典》:项日感梦(項日感夢)
相传 汉明帝 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 傅毅 曰:“臣闻 天竺 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 张骞 等人于 大月支 写佛经四十二章,并在 洛阳 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事见 汉 牟融 《理惑论》。后遂用作典故。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臺图紺髮之形。”
《漢語大詞典》:嗅感
即嗅觉。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九篇:“例如我们用‘马’这一个辞,这辞就含有我们经由视感、听觉、齅感,及其他感觉等等呈现到我们意识上来的一切印象。”参见“ 嗅觉 ”。
分類:嗅觉
《國語辭典》:嗅觉(嗅覺)  拼音:xiù jué
人体或一些动物鼻腔上的黏膜有嗅细胞,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刺激嗅细胞,其神经冲动由嗅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嗅觉,能辨别物的香臭。也作「臭觉」。
《國語辭典》:心电感应(心電感應)  拼音:xīn diàn gǎn yìng
彼此心中如有电流般,能相互感通。也称为「精神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