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情形  拼音:qíng xíng
事物的实际状况。《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论曰》:「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老残游记》第六回:「先生布衣游历,必可得其实在情形。」也作「情况」、「情状」。
《国语辞典》:看情形  拼音:kàn qíng xíng
衡量情势发展。如:「看情形不宜在这儿久留。」
分类:衡量情势
《國語辭典》:实在(實在)  拼音:shí zài
1.的确、真正。《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只有他写的是实在年庚,五十岁。」《红楼梦》第三六回:「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著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
2.实际、其实。如:「名义上是大学生,实在只是个小学程度。」
3.四柱册的一项分项。参见「四柱册」条。
《國語辭典》:实在(實在)  拼音:shí zai
1.诚实、可靠。如:「他的为人很实在。」
2.实牢、坚固。如:「这张桌子做得实在。」
《國語辭典》:情状(情狀)  拼音:qíng zhuàng
事物的实际状况。《易经。系辞上。彖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抱朴子。内篇。黄白》:「非原始见终者,不能得其情状也。」也作「情况」、「情形」。
分類:情状情形
《國語辭典》:形状(形狀)  拼音:xíng zhuàng
1.外貌、模样。《荀子。非相》:「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2.状况、情形。《东观汉记。卷一二。马严传》:「建初中病,遣功曹史李龚奉章诣阙,帝亲召见龚,问疾病形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府尹见这般形状,心下愈加狐疑,却是免不得体面,喝叫打著。」
3.形容、描述。明。李贽〈解经文〉:「其为昏扰扰相,殆不容以言语形状之矣。」
《國語辭典》:情况(情況)  拼音:qíng kuàng
1.事物的实际状况。宋。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北人情况异南人,萧洒溪山苦无趣。」也作「情形」、「情状」。
2.兴致、情趣。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酒醒梦觉无情况,好天良夜成疏旷。」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器非瑚琏同〉曲:「闲来无妄想,静里多情况。」
3.情绪、心情。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姐姐,你这等情况无聊,我将管弦来,你略吹弹一回消遣咱。」
《國語辭典》:形景  拼音:xíng jǐng
情形、景象。《红楼梦》第五七回:「见其家中的形景,自与荣宁不甚差别,或有一二稍盛者。」《老残游记》第一三回:「那知被他们看了这个形景,越发笑个不止。」
分類:情形情状
《國語辭典》:次第  拼音:cì dì
1.次序、依次。《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离三江口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老残游记》第八回:「车夫等人次第出来,方才从石壁缝里把子平拉出。」
2.接著、转眼。南唐。冯延巳忆江南。今日相逢花未发〉词:「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3.形容迅速。唐。白居易 观幻诗:「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
4.规模。《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每年燕山市井,如东京制造,到己酉岁方成次第。」
5.眉目、头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他明日回话,必有个次第。」《水浒传》第一七回:「太守问我贼人消息,我回覆道:『未见次第,不曾获的。』」
6.光景。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漢語大詞典》:至此
到此。例如: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
到此时。例如: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
达到这种情形。例如:事情缘何至此?
《國語辭典》:地势(地勢)  拼音:dì shì
1.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地势便利,甚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长城地势崄,万里与云平。」
2.地位权势。《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尹勋传》:「宗族多居贵位者,而勋独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國語辭典》:仔细(仔細)  拼音:zǐ xì
1.周密、不轻率。《三国演义》第五六回:「仔细想来:益州刘璋是我主人之弟,一般都是汉朝骨肉。」《红楼梦》第七三回:「又吩咐各上夜人仔细搜查;又一面叫查二门外邻园墙上夜的小厮们。」
2.注意、小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老兄带了许多银子,没个做伴,独来独往,只怕著了道儿,须放仔细些!」《红楼梦》第四九回:「仔细割了手,不许哭。」也作「子细」。
3.俭省。如:「日子过得仔细。」
《國語辭典》:颠末(顛末)  拼音:diān mò
自始至终的事情经过情形。如:「我们全都聚精会神的听他细述整个事件的颠末。」
《漢語大詞典》:过情(過情)
(1).超过实际情形。孟子·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孙奭 疏:“虚声过实,君子耻之。” 宋 陈师道 《上林秀州书》:“言不足以尽意,名不可以过情。” 明 冯梦龙 《永团圆·齐馆讯因》:“我为解俘囚叩謁油幢,荷知己过情褒奬。” 清 曾国藩 《复贺耦庚中丞书》:“乃甫涉向道之藩,遽钓过情之誉,是再辱也。”
(2).超越常情。 宋 王圭 《皇太后付中书门下还政书》:“皇帝践祚之始,衔哀过情。” 元 杨载 《次韵黄子久喜晴三十韵呈汪知府》:“善对慙鸣鹤,能歌愧饭牛。过情蒙许与,弥月为淹留。” 清 陈确 《示友帖》:“此等馈遗,最是天理上事。特今人罕能行之,反以为过情耳。”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往还书问,好以粉红笺作蝇头细楷,造语亦絶俊,恒多悲戚及过情之谈。盖 苏长公 一肚皮不合时宜,藉此发洩耳。”
《國語辭典》:待遇  拼音:dài yù
1.对待、接待。《南史。卷六四。列传。王琳》:「虽本图不遂,齐人亦以此重之,待遇甚厚。」《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晋王好生待遇他,遣人招诱王彦章归晋。」
2.工作的报酬。指薪俸。如:「这职务待遇很高。」
《国语辞典》:声频(声频)  拼音:shēng pín
声音频率的表现情形,为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的次数。也称为「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