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林肯  拼音:lín kěn
Abraham Lincoln
人名。(西元1809~1865)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主张废除黑奴制度,西元一八六○年,以共和党首领被选举为总统。南部诸州反对,遂有南北战争,历时四年,北方赢得最后胜利,奴隶并得以解放。一八六五年被刺逝世。
《国语辞典》:胡佛  拼音:hú fó
Herbert Clark Hoover
人名。(西元1874~1964)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生于爱阿华,近九岁时成为孤儿,由叔父抚养成人。西元一八九五年自史丹福大学毕业,初职为采矿工程师。义和团起义期间,他正在中国,积极指挥救援外国人的工作。一九二八年因共和党的提名而当选总统。著有《美国的个人主义》和《回忆录》。
《國語辭典》:竞选(競選)  拼音:jìng xuǎn
为某种特定目的,依法采取一连串有组织、有计画的竞争行动,以争取选民投票支持,称为「竞选」。
《国语辞典》:动员令(动员令)  拼音:dòng yuán lìng
呈奉总统核定,由国防部命令颁布,而实施军队动员的命令。
《国语辞典》:门罗主义(门罗主义)  拼音:mén luó zhǔ yì
西元一八二三年美国总统门罗所宣布的对外政策。主张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不要插手美洲事务,双方互不干涉。后遂称此主张为「门罗主义」。也译作「孟禄主义」。
《国语辞典》:国策顾问(国策顾问)  拼音:guó cè gù wèn
总统府所设的顾问。由总统特聘,聘期不得逾越总统任期。膺聘者对建设国家有关事项,可随时向总统提出建议,并备咨询。依法有给职者不得逾三十人,无给职者不得逾六十人。
《国语辞典》:国情咨文(国情咨文)  拼音:guó qíng zī wén
指美国总统每年一次所行使的传达权。国情咨文内容广泛,举凡内政、外交无所不包,重点是总统要求国会配合的事项。我国行政院长向立法院提出的施政报告亦有类似性质。
《国语辞典》:骨牌理论(骨牌理论)  拼音:gǔ pái lǐ lùn
冷战时期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最早由美国总统艾森豪提倡。指东南亚的安全,如唇齿相依一般,如果有一处被共产主义赤化,其相邻地区将随之不保。
《国语辞典》:护法战争(护法战争)  拼音:hù fǎ zhàn zhēng
民国六年,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恢复「约法」,恢复旧国会。其后,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引致「张勋复辟」事件,事件平息后,国务总理段祺瑞不允许国会恢复,对内实行武力统一政策。国父孙中山于广州组织军政府,亲任大元帅,号召护法,举兵北伐,称为「护法战争」。
《国语辞典》:甘乃迪角(甘乃迪角)  拼音:gān nǎi dí jiǎo
Cape Kennedy
位于美国卡那维拉角的太空基地。为纪念一九六三年遇刺身亡的甘乃迪总统而命名。
《国语辞典》:卡港会议(卡港会议)  拼音:kǎ gǎng huì yì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邱吉尔于西元一九四三年一月在北非的港市卡萨布兰加举行会议,议定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
《国语辞典》:巨棒外交  拼音:jù bàng wài jiāo
西元一九○一年美国总统老罗斯福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为以潜在武力作后盾的扩张主义。一方面以温和言词表示美国的立场,一方面向对方施加各种压力,以实现目标。如大力扩张海军、积极参与外交事务,以取得亚洲与美洲各重要战略地区(如巴拿马运河及菲律宾),以保护名义控制了海地与尼加拉瓜,而使美国首次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开创了二十世纪的霸业。
《国语辞典》:雷根主义(雷根主义)  拼音:léi gēn zhǔ yì
由美国总统雷根(Ronald Reagan)于西元1986年所提出,在冷战时期削弱苏联全球影响力的战略。雷根认为基于美国国家安全,及世界和平需要,美国应该全力支持铁幕国家中的各种武装反抗力量,以减弱极权统治者的控制能力,称为「雷根主义」。
《国语辞典》:蓝波主义(蓝波主义)  拼音:lán bō zhǔ yì
美国总统雷根主张打击恐怖主义,以实力贯彻美国外交政策,常被戏称为「牛仔总统」。后因电影第一滴血男主角「蓝波」,一人打败大批越共,成为美国英雄主义的象徵,好事者为创新词,遂以「蓝波主义」贬斥雷根依赖武力,报复打击的作法。
《国语辞典》:松柏长青茶(松柏长青茶)  拼音:sōng bó cháng qīng chá
民国六十四年一月时,先总统经国先生巡视南投县民间乡松柏岭,将此地所产乌龙茶特予命名为「松柏长青茶」。以后松柏岭产制的茶叶均以此名称之。此地茶叶以机械采收,采用传统方式焙制成茶,茶叶带有天然微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