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7,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舒心
开展
意蕊
平静
躁心
心潮
喜意
悲情
幽契
爽心
悦情
平展
烦冗
畅心
哀心
《國語辭典》:舒心  拼音:shū xīn
开怀适意。南朝齐。丘巨源〈咏七宝扇〉诗:「卷情随象簟,舒心谢锦茵。」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你好是舒心的伯牙,我做了没路的浑家。」
《國語辭典》:开展(開展)  拼音:kāi zhǎn
开阔、推广。如:「大家一致努力的开展业务,使得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漢語大詞典》:意蕊
亦作“ 意蘂 ”。 指心情,心意。谓其纠结如花蕊,故云。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广信侯书》:“岂止心灯夜炳,亦乃意蕊晨飞。”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二五:“诗词亦復然,意蘂抽萌芽。”《负曝闲谈》第十四回:“ 黄子文 以为是有情于他,喜得心花怒放,意蕋横飞。”
《國語辭典》:平静(平靜)  拼音:píng jìng
安定详和。《淮南子。俶真》:「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然平静,寂然清澄。」《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只是事虽平静,京里却去不得,恐怕露了面,叫人家说出前事,有些未便。」
《漢語大詞典》:躁心
(1).心情浮躁。 清 徐昂发 《学校叹》:“磨揉速躁心,优游俟其成。” 清 梁章钜 浪跡三谈·古人用尸之意:“此圣人之道、先王之礼所以微妙深远,而未可以小儒俗学躁心而轻议者也。”
(2).心地狡猾。躁,通“ 劋 ”。《商君书·垦令》:“废逆旅,则姦伪、躁心、私交、疑农之民不行;逆旅之民,无所於食,则必农。” 高亨 注:“躁心者内心狡猾也。躁当读为劋。”
《國語辭典》:心潮  拼音:xīn cháo
心情像浪潮般地起伏。如:「他最近事事不顺,心潮起伏不定。」
《漢語大詞典》:喜意
(1).喜悦的心情。汉书·晁错传:“妄赏以随喜意,妄诛以快怒心。”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欣欣的喜意,秋早爽健的气概送我们归寓。”
(2).欢乐的表情。 茅盾 《子夜》十:“﹝ 杜竹斋 ﹞并没说话,可是脸上已有几分喜意。” 郭沫若 《双倍的春天》:“ 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國語辭典》:悲情  拼音:bēi qíng
哀伤的情绪。如:「夫妻离异所带来的悲情,让他久难释怀。」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之一:「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分類:哀伤心情
《漢語大詞典》:幽契
(1).冥合,默契。晋书·韩恒载记:“受命之初,有龙见於都邑城,龙为木德,幽契之符也。” 清 薛福成 《中兴叙略下》:“又若运谋设奇,幽契鬼神,驱驾豪彦,尽其力能,用能累殿方州。”
(2).隐微的心情或契机。 唐 卢纶 《奉陪侍中春日过武安君庙》诗:“元臣达幽契,祝史告明徵。” 明 唐顺之 《雁训》:“然犹荐绅动色,焜焜燿燿,若天授幽契,而神界秘宝焉者。”
《國語辭典》:爽心  拼音:shuǎng xīn
心情愉快。如:「游山玩水是一件爽心悦事。」
分類:心情畅快
《漢語大詞典》:悦情
欢乐之情;心情怡悦。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理积则神无忤往,事感则悦情斯来。” 南朝 陈 姚最 《续画品·嵇宝钧聂松》:“赋彩鲜丽,观者悦情。”
《國語辭典》:平展  拼音:píng zhǎn
1.平直展开。如:「将画卷平展在桌面。」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平展丝头毯,高褰锦额帘。」
2.形容地势平坦宽敞。如:「这条路平展无比,视野极佳。」
《國語辭典》:烦冗(煩冗)  拼音:fán rǒng
烦琐忙碌。如:「近日俗事缠身,烦冗不堪。」
《漢語大詞典》:畅心(暢心)
(1).充分表达心意。 晋 欧阳建 《言尽意论》:“言不畅心,则无以相接。”
(2).心情愉快。红楼梦第九七回:“真乃是从古至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畅心满意的事了。”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 清田村 一游,令人畅心满意。”
《漢語大詞典》:哀心
悲伤的心情。礼记·乐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叔夜有道之士:“ 孔子 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言其哀心未忘也。” 明 杨慎 《天一生水》:“﹝ 鲍景祥 曰﹞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
分類:悲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