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98,分32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德如闵骞
德水
德馨神歆
占星聚德(又作:天上德星聚 ...)
德星
德有邻
德璋
德祖家珍
德醉
杜德机
二赵
伏波
仪形当汉阁
歌九德
一德格高旻
典故
德如闵骞


《论语注疏·先进》~96~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88~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閒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例句

千年清德水,九折满荣光。 段成式 河出荣光

典故
德馨神歆

相关人物
李斯


《尚书·周书·君陈》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昭明文选》卷三十九秦·李斯《上书秦始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例句

竹实凤所食,德馨神所歆。 韩愈 孟生诗

典故
五百里内贤人聚
 
占星聚德
 
天上德星聚
  
德星会
  
聚德星
  
聚星人
 
聚贤人
 
荀家聚星
 
荀星
 
贤人聚

相关人物
陈寔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7~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曰:「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星〉~2~
《异苑》曰: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季和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
《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四〈人事部二十五·幼智上〉~903~2~
《汉杂事》曰:「陈寔字仲弓,汉末太史家瞻星有德星见,当有英才贤德同游者书下诸郡县问。颍川郡上事:其日有陈太丘父子四人俱共会社,小儿季方御,大儿元方从,抱孙子长文,此是也。」

例句

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

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 孟浩然 送洗然弟进士举

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 孙逖 和韦兄春日南亭宴兄弟

旧径已知无孟竹,前溪应不浸荀星。 方干 题故人废宅二首

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 杜甫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

游人莫觅杯盘分,此地才应聚德星。 薛能 戏舸

五百里内贤人聚,愿陪阊阖侍天文。 阎朝隐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占星非聚德,梦月讵悬名。 骆宾王 在江南赋宋五之问

典故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477~
其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馀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复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则德星,岁星也。岁星所在有福,故曰德星也。」
典故
德有邻


《论语注疏·里仁》~38~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三国魏·何晏注:「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
典故
德璋

相关人物
孔稚圭

参考典故
张掾


《南齐书》卷四十八《孔稚圭传》
孔稚圭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稚圭少学涉,有美誉。太守王僧虔见而重之,引为主簿。州举秀才。解褐宋安成王车骑法曹行参军,转尚书殿中郎。太祖为骠骑,以稚圭有文翰,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迁正员郎,中书郎,尚书左丞。父忧去官,与兄仲智还居父山舍。……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机独酌,傍无杂事。

例句

何言张掾傲,每重德璋亲。 卢纶 过司空曙村居

典故
德祖家珍

相关人物
孔融
 
杨修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05~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余嘉锡笺疏引李慈铭云:「案《金楼子·捷对篇》作杨子州答孔永语。《太平广记·诙谐门》引《启颜录》作晋杨修答孔君平。」嘉锡案:杨德祖非晋人,晋亦不闻别有杨修,《启颜录》误也。敦煌本《残类书》曰:「杨德祖少时与孔融对食梅。融戏曰:『此君家。』祖曰:『孔雀岂夫子家禽?』」与诸书又不同。皆一事而传闻异辞。
典故
德醉


《毛诗正义》卷十七之二〈大雅·生民之什·既醉〉~602~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典故
相关人物
季咸


《庄子集释》卷三下〈内篇·应帝王〉~297~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天,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女。尝试与来,以予示之。」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晋·郭象注:「德机不发曰杜。」唐·成玄英疏:「殆,近也。杜,塞也。机,动也。至德之机,开而不发,示其凝淡,便为湿灰。小巫庸琐,近见于此矣。」
典故 
汉宫姊妹
 
相关人物
赵飞燕
 
赵合德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列传下·孝成赵皇后〉~3988~
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倢伃,贵倾后宫。
典故 
马伏波
 
马将军
 
马援

相关人物
路博德
 
马援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卫将军骠骑列传〉~2945~
将军路博德,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有功,为符离侯。骠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为彊弩都尉,屯居延,卒。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827~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又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馀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

例句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 刘长卿 送独孤判官赴岭

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 司空曙 送人归黔府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李益 塞下曲

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 李群玉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

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 杜牧 送容州唐中丞赴镇

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 杜甫 奉寄别马巴州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杜甫 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裴虬与讨臧玠。故有行营。)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杜甫 清明

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 杜甫 自平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柳宗元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 杨巨源 赠史开封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 闺怨二首

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熊孺登 寄安南马中丞

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 罗隐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

月上江平夜不风,伏波遗迹半成空。 裴夷直 江上见月怀古

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 许浑 朝台送客有怀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许浑 韶州韶阳楼夜宴

功名思马援,歌唱咽羊昙。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

典故
仪形当汉阁
 
冠麒麟
 
图麒麟
 
壮麟阁
 
汉家麟阁
 
画像仙阁
  
高阁图画
 
麒台
  
麒麟功
 
麒麟图画
   
麒麟台
   
麟阁丹青
  
麟阁功名
 
麟阁勋
 
麟阁图形
 
麟阁标名
 
麟阁画像

相关人物
丙吉
 
刘德(河间献王)
 
刘洵(汉宣帝)
 
张安世(字子孺)
 
杜延年
 
梁丘贺
 
萧望之
 
苏武
 
赵充国
 
霍光
 
韩增
 
魏相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武〉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传。自丞相黄霸、廷尉于定国、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以此知其选矣。三国魏·张晏注:「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图画其象于阁,遂以为名。」唐·颜师古注:「《汉宫阁疏名》云萧何造。」

例句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刘祎之 酬郑沁州

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刘长卿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 刘驾 古出塞

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 司空图 携仙箓九首之四

天子预开麟阁待,祗今谁数贰师功。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一

功名麟阁上,得咏入秦关。 崔何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归来画麟阁,蔼蔼武功传。 席豫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待闻出塞还,丹青上麟阁。 张说 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

燕山应勒颂,麟阁伫名扬。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据鞍遥指长安路,须刻麟台第一功。 李九龄 代边将

画像临仙阁,藏书入帝台。 李峤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三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李白 拟古十二首之七

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李白 送张秀才从军

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 李白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李益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

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李益 送柳判官赴振武

他日图勋画麟阁,定呈肝胆始应休。 李群玉 献王中丞

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麟。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志在麒麟阁,无心云母屏。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杜甫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鹭群。 杜甫 秋野五首之五

瑞光麟阁上,喜气凤城端。 杨巨源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为数麒麟高阁上,谁家父子勒燕然。 杨巨源 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

只今麟阁待丹青,努力加餐报天子。 权德舆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权德舆 奉和刘侍郎司徒奉诏伐叛书情呈宰相

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 王韫秀 夫入相寄姨妹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卢纶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 莫宣卿 答问读书居

行望凤京旋凯捷,重来麟阁画丹青。 贺朝 从军行

星落夜原妖气满,汉家麟阁待英雄。 郑启 严塘经乱书事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陈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颜真卿 赠裴将军

帝思麟阁像,臣献柏梁篇。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

画图骐麟阁,入朝明光宫。 高适 塞下曲

典故
歌九德

参考典故
九歌


《周礼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乐〉~342~
九德之歌,九磬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
典故
一德格高旻
 
格天峻阁

相关人物
宋高宗


《尚书》卷十六〈周书·君奭〉~244~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
《鹤林玉露》卷之五〈格天阁〉~78~
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同舍号为「秦长脚」。每出游饮,必委之办集。既登第,又中词科。靖康初,为御史中丞。……方其在相位也,建一德格天之阁,有朝士贺以启云:「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桧大喜,超擢之。又有选人投诗云:「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娥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桧益喜,即与改秩。盖其胸中有慊,故特喜此谀语,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奸臣列传·秦桧〉~3760~
(绍兴)十五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四月,赐桧甲第,命教坊乐导之入,赐缗钱金绵有差。六月,帝幸桧第,桧妻妇子孙皆加恩。桧先禁私史,七月,又对帝言私史害正道。时司马伋遂言涑水记闻非其曾祖光论著之书,其后李光家亦举光所藏书万卷焚之。十月,帝亲书「一德格天」扁其阁。十六年正月,桧立家庙。三月,赐祭器,将相赐祭器自桧始。
《漢語大詞典》:德水
(1). 黄河 的别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更名 河 曰 德水 ,以为水德之始。”史记·封禅书:“ 秦始皇 既并天下而帝,或曰:‘……昔 秦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於是 秦 更名 河 曰 德水 。”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昔 岱山 徙号, 重华 著其受终; 德水 移名, 秦 人表其嘉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贺圣欢》:“四海皇风被,千年 德水 清。”
(2).佛教语。谓功德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奉阿育王寺钱启》:“难遇者乃 如来 真形舍利,照景蜜瓶,浮光德水。”参见“ 八功德水 ”。
《國語辭典》:八功德水  拼音:bā gōng dé shuǐ
1.西方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池及须弥山、七金山的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八功德谓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后不伤肠。《俱舍论》卷一一:「妙高为初,轮围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
2.河川名:(1)在云南省宾川县鸡足山巅。(2)在南京钟山。
《漢語大詞典》:德星
(1).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史记·孝武本纪:“望气 王朔 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復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 汉 家封禪,天其报德星云。’” 司马贞 索隐:“今按:此纪唯言德星,则德星,岁星也。岁星所在有福,故曰德星也。”史记·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於有道之国。”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四:“ 陈仲弓 从诸子姪造 荀季和 父子,於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北史·韦敻传:“ 弘正 乃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詎肯来?’”
(2).喻指贤士。 唐 杜甫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全 蜀 多名士, 严 家聚德星。” 明 许时泉 《兰亭会》:“归去奈何春,且开顰,纵没金人,也有德星分,莫使 秦 人独擅名。”
《漢語大詞典》:星聚
(1).谓行星聚于某宿。史记·高祖本纪 唐 司马贞 述赞:“龙变星聚,蛇分径空。”按,此指 汉 高祖 入 关 ,五星聚东井。
(2).犹会聚。 徐开垒 《竞赛》:“﹝我﹞又回到这个朋友星聚的地方。”
《國語辭典》:聚星  拼音:jù xīng
两颗以上恒星聚集而成的系统。
《漢語大詞典》:杜德机(杜德機)
谓闭塞生机。庄子·应帝王:“ 郑 有神巫,曰 季咸 …… 列子 与之见 壶子 。出而谓 列子 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壶子 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成玄英 疏:“杜,塞也;机,动也。至德之机,开而不发,示其凝淡,便为湿灰。” 宋 辛弃疾 《瑞鹧鸪》词:“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亦省作“ 杜机 ”。 宋 沈辽 《谕客词》:“不杜机以惊俗,不属骚以况 均 。” 明 唐顺之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色常带墨缘辞肉,形或如灰似杜机。”
分類:闭塞生机
《漢語大詞典》:二赵(二趙)
(1).指 十六国 的 前赵 与 后赵 。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若乃 鲁徵 、 杜广 、 徐光 、 尹弼 之畴,知名於二 赵 ; 宋谚 、 封奕 、 朱彤 、 梁讜 之属,见重於 燕 、 秦 。”
(2).指 西汉 赵飞燕 、 赵昭仪 姊妹。 宋 石延年 《小桃绝句》之一:“二 乔 二 赵 俱倾国,女弟娇彊意自先。”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卜居 半塘 ,一时名噪,人皆以二 赵 二 乔 目之。”
《漢語大詞典》:赵家姊妹(趙家姊妹)
指 赵飞燕 及其妹 合德 。 飞燕 善舞, 合德 柔媚,二人同得宠于 汉成帝 。 明 陈所闻 《懒画眉·赠赵鹿岩二歌者三阕》曲:“当筵惯作美人粧,舞袖风迴送暗香,只疑是 赵 家姊妹在 昭阳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睹女,惊赞曰:‘好个美姑姑!假到 昭阳院 , 赵 家姊妹,何足数得!’” 沈昌直 《题美人对舞图》诗:“一种柔情谁得似, 赵 家姊妹 汉 宫中。”
《國語辭典》:伏波  拼音:fú bō
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宋。黄庭坚 病起荆江亭即事诗:「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漢語大詞典》:画麒麟(畫麒麟)
刻画的麒麟。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漢語大詞典》:麒阁(麒閣)
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漢語大詞典》:麒麟殿
汉 代宫殿名。汉书·佞幸传·董贤:“后上置酒 麒麟殿 , 贤 父子亲属宴饮。”亦省称“ 麒麟 ”。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 朱鸟 , 龙兴 、 含章 。” 李善 注:“ 汉 宫闕名,有 麒麟殿 、 朱鸟殿 。”
《漢語大詞典》:麒麟画(麒麟畫)
麒麟阁 上的功臣画像。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五:“身许 麒麟 画,年衰鸳鷺羣。”参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國語辭典》:麟阁(麟閣)  拼音:lín gé
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参见「麒麟阁」条。唐。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三:「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漢語大詞典》:麟阁像(麟閣像)
麒麟阁 内的功臣像。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帝思 麟阁 像,臣献《栢梁篇》。”参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