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荫德(蔭德)
先辈遗下的德泽。 梁斌 《播火记》二一:“自从 明 朝时代,老辈爷爷们建下了基业,子子孙孙丰衣足食,都是老人们的荫德。”
《漢語大詞典》:贻泽(貽澤)
传及子孙的德泽。 清 冯桂芬 《浙江升用知县候补府经历赠吴县王君家传》:“ 文恪公 忠孝传家,其貽泽远也。”
分類:子孙德泽
《漢語大詞典》:曜德
(1).光大德泽。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思弘儒业,小大双名。显祖曜德,牧 兖 及 荆 。”
(2). 北齐 武成帝 后宫女官名称。北史·后妃传序:“﹝ 河清 新令﹞曜德、广训、暉范……暉则、敬信为二十七世妇,比从三品。”
《漢語大詞典》:陶沐
谓蒙受德泽教化。 明 张居正 《敕建慈寿寺碑文》:“故六七年间,海宇苍生,餐和饮泽,陶沐元化,无小无大,咸稽首仰祝我圣母亿万年,保我圣主与天无极。”
《國語辭典》:鬻德  拼音:yù dé
施恩惠于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七十受禄米,鬻德惠施于民也。」
分類:施德德泽
《漢語大詞典》:无私之光(無私之光)
语本《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后以“无私之光”喻帝王的德泽。 唐 白居易 《鸦九剑》诗:“为君使无私之光及万物,蛰虫昭苏萌草出。”
分類:帝王德泽
《漢語大詞典》:遗德余烈(遺德餘烈)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宋 王圭 《天地太庙七室皇后庙奉慈庙奏告仁宗皇帝谥号祝文》:“伏以 仁宗皇帝 遗德餘烈,蒙被天下,施之无穷。”亦作“ 遗德休烈 ”。 宋 王圭 《赐韩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朕蒙遗德休烈,既已布泽四海之遐,矧定策禁中,以安社稷,褒功赋爵,庸敢后乎!”
《漢語大詞典》:遗惠余泽(遺惠餘澤)
前人留下的恩惠德泽。《晋书·挚虞传》:“前乙巳赦书,远称先帝遗惠餘泽,普增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
《國語辭典》:遗风馀泽(遺風餘澤)  拼音:yí fēng yú zé
前人所遗留的教化德泽。宋。苏轼〈赠司马光三代。母聂氏温国太夫人〉:「某官某故母聂氏……慈和严翼以成其子,使朕得名世之士,以济艰难,其遗风馀泽盖有存者。」
《国语辞典》:流风遗泽(流风遗泽)  拼音:liú fēng yí zé
前人遗留下来的风尚、德泽。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太祖经始大基,流风遗泽,所被者远,王圣尊业至今,百有二十馀年」。也作「流风馀泽」。
《国语辞典》:圣德懿行(圣德懿行)  拼音:shèng dé yì xìng
人的德泽广被,品行高深,足为世人楷模。如:「他的圣德懿行,永为后世传颂。」
《国语辞典》:仁昭法外  拼音:rén zhāo fǎ wài
仁爱的德泽,󱱬披于受刑的人。《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汉文除肉刑,仁昭法外。」
《国语辞典》: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拼音:jī shàn zhī jiā,bì yǒu yú qìng
(谚语)语出《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馀庆,馀留的德泽。全句指多行善事,必有后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作恶之家,必有馀殃。」
《国语辞典》:泽深恩重(泽深恩重)  拼音:zé shēn ēn zhòng
形容恩惠德泽深重。唐。张说〈谢京城东亭子宴送表〉:「当陛下圣明之朝,事出非常,泽深恩重,今者誓将沥血,未足竭诚,徒欲杀身,岂能报德。」
《国语辞典》:昭如日星  拼音:zhāo rú rì xīng
称颂别人的功业或德泽如日月星辰一般显著。如:「孔子对平民教育的贡献昭如日星,人人尊称为至圣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