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度数(度數)  拼音:dù shù
1.以度为单位的计量数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何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各有度数,移动不均?」《镜花缘》第五七回:「这总怪四哥看了天象,要候甚么『度数』,又是甚么『课上孤虚』,以致耽搁至今,真是养痈成患。」
2.标准、规则。《商君书。错法》:「法无度数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宋史。卷二六二。列传・刘温叟》:「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3.器量、胸襟。《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袁绍》:「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仁君度数弘广,绰然有馀,当以大包小,以优容劣。」
4.道理。《韩非子。难一》:「君有道,则臣尽力而奸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管仲非明此度数于桓公也,使去竖刁,一竖刁又至,非绝奸之道也。」《朱子语类。卷八七。礼四。小戴礼》:「他只是说人做这个去合那天之度数。」
5.测算。《清史稿。卷一○七。选举志二》:「六年,议于同文馆内添设算学馆。时京僚瞢于时务,谤讟繁兴,原疏排斥众议,言之剀切。谓:『西人制器之法,无不由度数而生。』」
《国语辞典》:勃氏硬度数(勃氏硬度数)  拼音:bó shì yìng dù shù
一种表示金属表面硬度记法。由瑞典工程师勃林南尔提出,使用一定直径的硬钢球,以一定力打击金属表面,量其凹痕面积算出硬度。
《高级汉语词典》:冷热度数  拼音:lěng rè dù shù
指病人体温
《漢語大詞典》:数度(數度)
(1).犹制度。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庄子·天下:“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 宋 曾巩 《〈礼阁新仪目录〉序》:“然而古今之变不同,而俗之便习亦异,则法制数度其久而不能无弊,势固然也。”
(2).指广长。广,指口径;长,指上下。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 郑玄 注:“数度,广长也。”
(3).指天象星宿运转的度数。 明 唐顺之 《季彭山〈春秋私考〉序》:“至於地里古今之沿革,姓名氏族之派,星历之数度……皆辨析毫釐,务极该实。”
(4).几次。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妓女·杜韦:“ 牧之 咯血在口,力弱不能吐,则 韦 以口承之,即嚥入喉,一嚥一殞絶,顷刻间必数度。”
《國語辭典》:象度  拼音:xiàng dù
天体的圆周度数。《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昼研精义,夜占象度,勤心锐思,朝夕无倦。」
分類:天象度数
《國語辭典》:节度(節度)  拼音:jié dù
1.节气。《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2.法度。《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热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3.指挥、调度。《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帝知超忠,……令邑诣超受节度。」
4.职官名。三国吴所设,掌管军粮。
5.节度使的简称。参见「节度使」条。
《國語辭典》:节度使(節度使)  拼音:jié dù shǐ
职官名。唐代所设,掌管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要政,当时事权甚重。宋以为虚衔,元废。简称为「节度」、「节使」。
《漢語大詞典》:刻烛(刻燭)
(1).南史·王僧孺传:“ 竟陵王 子良 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 文琰 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后因以喻诗才敏捷。 唐 潘述 《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宋 秦观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诗:“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 明 李东阳 《原博席上用击鼓催花令戏成一首》:“未夸刻烛多才思,一遍须教八韵成。” 谢觉哉 《赠沉衡老》诗:“驾游尚可腾空去,联句犹能刻烛工。”
(2).古人刻度数于烛,烧以计时。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
《國語辭典》:经纪(經紀)  拼音:jīng jì
1.纲纪、条理。《淮南子。俶真》:「万物百族,使各有经纪条贯。」《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卓茂》:「凡人之生,群君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接。」
2.经营管理。《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朱建平》:「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3.买卖、交易。《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点检行囊,没十日都使尽,又不会做甚经纪。」《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家里做个小生意,是戏子行头经纪。」
4.经手买卖的人。《福惠全书。卷八。杂课部。牛驴杂税》:「例有牙行经纪,评价发货。」也称为「牙郎」、「牙侩」、「牙人」、「牙子」。
5.通行。《淮南子。原道》:「经纪山川,蹈腾昆仑。」
6.聪明。《西游记》第六八回:「贤弟,你好不经纪!再走走,拣大的买吃。」
7.北平方言。指奥秘、道理。如:「这里头的经纪,外行人是不容易懂的!」
8.北平方言。指主张、主意。如:「这会儿,他心里已有个经纪了。」
《國語辭典》:经纪人(經紀人)  拼音:jīng jì rén
1.做买卖的商人。《金瓶梅》第三回:「小人只认的大郎,是个养家经纪人。且是街上做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过一个。」
2.在交易所中代他人进行买卖,或撮合买卖双方而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3.受聘于演艺人员、职业运动员等,为其处理签约、安排演出、代替发言等事宜的人。
《國語辭典》:漏箭  拼音:lòu jiàn
古代漏壶中用作计时指标的箭。宋。欧阳修〈渔家傲。十一月新阳排寿宴〉词:「南至迎长知漏箭,书云纪候冰生研。」宋。柳永〈戚氏。晚秋天〉词:「漏箭移,稍觉轻寒。」
《漢語大詞典》:天度
(1).周天的度数。古代天文学划分周天区域的单位。后汉书·律历志下:“昬明之生,以天度乘昼漏。” 宋 苏轼 《管仲论》:“今夫天度三百六十,均之十二辰。”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一章:“大地各国言天度地度者,率以三百六十为数,极零畸而不整。”
(2).天子的胸怀。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二:“余於是窃叹 道君 天度之不可及也。”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惟赖天度并涵,皇明隐烛,获从容而善退,保优佚之令终。”
《漢語大詞典》:行度
(1).执法。管子·问:“令守法之官曰:‘行度必明,毋失经常。’”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五:“行度,行法度也。”
(2).运行的度数。春秋·隐公三年“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晋 杜预 注:“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隋书·天文志上:“ 马季长 创谓璣衡为浑天仪。 郑玄 亦云:‘其转运者为璣,其持正者为衡,皆以玉为之。七政者,日月五星也。以璣衡视其行度,以观天意也。’”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臣寻推得王星自闰五月二十五日,近太阳行度。”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日每行不及天一度,月每行不及天二十九度半,此一日行度之差也。”
《漢語大詞典》:月度
(1).指月亮在天空运行的度数、位次。古人将周天分为三百六十度,划分若干区域,辨别日月星辰的方位。宋书·律历志中:“推月度术曰:以月周乘朔积日,满周天去之,餘以纪法除之,所得为度,不尽为分,命如上法,则天正十一月朔夜半月所在度及分也。”
(2).月亮经过。 唐 王涯 《秋思词》:“月度天河光转湿,鹊惊秋树叶频飞。” 唐 厍狄履温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馀字》诗:“星迴南斗落,月度北窗虚。”
(3).指作为计算单位的一个月。如:月度计划;最高月度运输量。
《漢語大詞典》:星度
(1).星辰运行的度数。《史记·历书》:“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録。”新五代史·杂传十九·马重绩:“古今所纪,考审多差,《宣明》气朔正而星度不验,《崇玄》五星得而岁差一日。”
(2).犹星命。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七:“ 婺州 一衙前 葛好问 者,精於星度,尝谓 子容 之命全似 杜祁公 。” 宋 林逋 《赠胡介》诗:“金方烧易得,星度算来玄。” 明 高攀龙 《与段幻然书》之三:“臺丈星度年来未佳,慎之!慎之!”
《漢語大詞典》:日度
(1).一天一天地过去。《楚辞·九叹·惜贤》:“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王逸 注:“度,去也。”文选·陆机〈叹逝赋〉:“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 吕延济 注:“终日流去而后水相续。”
(2).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度数。宋书·律历志中:“推日度术曰:以纪法乘朔积日,满周天去之,餘以纪法除之,所得为度,不尽为分。”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今则分为二説者,盖日度随黄道岁差。”
《漢語大詞典》:仪度(儀度)
(1).浑天仪的度数。用以测日月星辰的行度。东观汉记·明帝纪:“登灵臺,正仪度。”后汉书·律历志中:“当据仪度,下参晷景。”《后汉书·明帝纪》:“朕奉郊祀,登灵臺,见史官,正仪度。” 李贤 注:“仪谓浑仪,以铜为之,置於灵臺,王者正天文之器也。度谓日月星辰之行度也。”
(2).礼仪法度。 宋 曾巩 《光禄少卿晁公墓志铭》:“ 閭丘 夫人为身治家,皆应仪度。”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宏词人世号选定两制,其初为职事官,养岁月,熟仪度而已。”
(3).仪容风度。 金 王若虚 《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盖秩满来府,始获拜之,仪度表表,望而知其不凡。” 明 李东阳 《侍读陆公行状》:“﹝ 陆鉞 ﹞敷纳详恳,仪度庄飭。”明史·王观传:“﹝ 王观 ﹞性耿介,仪度英伟,善谈论。” 清 薛福成 《庸庵笔记》卷三:“ 高宗 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乃曰:‘若辈中安得此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