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度曲  拼音:dù qǔ
1.依曲调的节拍歌唱。汉。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唐。杜甫〈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之二:「翠眉萦度曲,云鬓俨成行。」
2.制作乐曲。《汉书。卷九。元帝纪》:「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谈及音律,辄能剖悉宫商。公遂意其工于度曲。」
《國語辭典》:玄冥  拼音:xuán míng
1.北方之神。一说为水神。《续汉书志。第八。祭祀志中》:「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文选。扬雄。甘泉赋》:「左欃枪而右玄冥,前熛阙而后应门。」
2.黑暗。《淮南子。俶真》:「夫秉皓白而不黑,行纯粹而不糅,处玄冥而不闇。」
《漢語大詞典》:符竹
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 唐 刘禹锡 《苏州谢上表》:“优詔忽临,又委之符竹。” 宋 王禹偁 《谢除翰林学士启》:“止期卜兆於松楸,再请効官於符竹,岂意未谐私愿,俄辱殊恩,翻令朽退之身,亦预深严之地。” 明 张居正 《工科左给事中邱岳并妻敕命一道》:“夫古人不慕专城之柄,符竹之荣,而愿出入禁闥者,为其身依清近,而雅言易闻也。”
《漢語大詞典》:群龙(羣龍)
(1).喻贤臣。易·乾:“见羣龙,无首,吉。”《后汉书·郎顗传》:“ 唐尧 在上,羣龙为用; 文 武 创德, 周 召 作辅。” 李贤 注:“羣龙,喻贤臣也。” 唐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羣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参见“ 羣龙无首 ”。
(2).喻群圣。文选·班固〈幽通赋〉:“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羣龙之所经。”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羣龙,喻羣圣也。自 伏羲 下讫 孔子 。”
分類:贤臣应劭
《國語辭典》:群龙无首(群龍無首)  拼音:qún lóng wú shǒu
本指群贤俱兴之际,切勿强出头当领袖。语本《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后转喻为一群人之中缺少领袖。如:「现在公司群龙无首,秩序紊乱,真不知还能支撑多久。」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五。科场。阁试》:「庚戌以隔房取中,指摘纷纷,上意大疑,以故屡请不报。至丙辰而群龙无首,文坛丧气,不至骈诛者幸耳。」
《漢語大詞典》:朱轓
车乘两旁之红色障泥。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后常以“朱轓”指贵显者之车乘。 唐 刘禹锡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立祠》:“絳节新移,朱轓相傍。”
《國語辭典》:武夫  拼音:wǔ fū
1.勇武的人。《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
2.军人。《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咸介冑武夫。」《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
3.珷玞。像玉的石头。《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
《國語辭典》:苍头(蒼頭)  拼音:cāng tóu
1.戴青色头巾的士卒。《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2.仆役。汉时仆役皆以青色头巾裹头,故称。《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鲍宣》:「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唐。白居易〈盐商妇〉诗:「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老残游记》第九回:「苍头送上茶来,是两个旧瓷茶碗,淡绿色的茶。」
《國語辭典》:武德  拼音:wǔ dé
1.用兵所应遵守的准则。《尉缭子。兵教上》:「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2.军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即《孙子兵法。始计》所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期望军人能「智者不惑、信者不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者不私」。
3.汉雅舞名。
4.唐高祖的年号。(西元618~626)
《漢語大詞典》:武德舞
雅舞名。多用于宗庙祭礼。汉书·礼乐志:“《武德舞》者, 高祖 四年作,以象天下乐己行武以除乱也。”东观汉记·明帝纪:“上尊号曰 显宗 ,庙与 世宗 庙同,而祠祫祭於 世祖 之堂,共进《武德》之舞。”宋书·乐志一:“﹝ 汉高祖 ﹞又造《武德舞》,舞人悉执干戚。”隋书·音乐志上:“皇考 高祖武皇帝 神室奏《武德舞》辞。”
《漢語大詞典》:青蒲
(1).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茎叶可供编织蒲席等物。 唐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鸬鹚堰》诗:“乍向红莲没,復出青蒲颺。” 宋 苏轼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清 郑燮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词:“正青蒲水面,红榴屋角。” 郭沫若 《女神·晴朝》:“哦,一湾的碎玉!无限的青蒲!”
(2).指天子内庭。汉书·史丹传:“ 丹 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 丹 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青规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比虽辐凑闕下,多非政要;日伏青蒲,罕能切直。” 李周翰 注:“青蒲,天子内庭也,以青色规之,而諫者伏其上。” 唐 杜甫 《壮游》诗:“斯时伏青蒲,廷諍守御牀。”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四折:“将皇亲廝毁谤,将大将廝亏图。我和你直叩青蒲,拣着那爱处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沉 素呐呐,青蒲独对,慑於天威,但连称兴作非时,恐累圣德而已。”
《國語辭典》:鸿渐(鴻漸)  拼音:hóng jiàn
鸿鸟由低处逐渐飞翔到高处。语出《易经。渐卦。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唐。孔颖达。正义:「鸿,水鸟也。干,水涯也。渐进之道自下升高,故取譬鸿飞自下而上也。」比喻官位升迁。《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北京。」
《漢語大詞典》:试吏(試吏)
出任官吏。汉书·高帝纪上:“及壮,试吏,为 泗上 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试用补吏。” 宋 刘敞 《得隐直书并闻将之洛阳》诗:“上书报闻罢,试吏何繾綣。” 徐一士 《一士类稿·谈吴士鉴》:“ 艺甫 则试吏 汴 中,湛冥廿载。”
《漢語大詞典》:渤澥
即 渤海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 渤澥 ,游 孟诸 。”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渤澥 ,海别支也。” 南朝 梁 沈约 《和谢宣城》:“将随 渤澥 去,刷羽汎清源。” 清 曹贞吉 《文殊院观铺海歌》:“鼇身一抹映天黑,鲸波万里连 渤澥 。”参见“ 渤海 ”。
分類:渤海应劭
《國語辭典》:渤海  拼音:bó hǎi
1.海洋名。在大陆地区东北方,以山东、辽东两半岛环抱而成,其外为黄海。辽宁、河北两省及山东省北部都濒临此海。也称为「北海」。
2.郡名。汉代设置,在今河北境内,并及山东境。
3.国名。参见「渤海国」条。
《國語辭典》:曲台(曲臺)  拼音:qū tái
1.秦汉时的宫殿名称。《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不犯,兵加胡越。」
2.汉时天子射宫的名称。《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曲台后仓九篇。」三国魏。如淳。注:「行礼射于曲台,后仓为记,故名曰曲台记。汉官曰大射于曲台。」
《國語辭典》:三阶(三階)  拼音:sān jiē
1.三层台阶。《管子。君臣上》:「立三阶之上,南面而受要。」唐。尹知章。注:「君之路寝前有三阶。」
2.星官名。为「三台」的别称,参见「三台」条。
《國語辭典》:龙子(龍子)  拼音:lóng zǐ
1.龙之子。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琴高》:「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
2.良马。《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龙子。」
3.蜥蜴。
4.人名。为古代贤人。见《孟子。滕文公》上。
《漢語大詞典》:龙子幡(龍子幡)
绣花的旗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宋书·臧质传:“﹝ 臧质 ﹞之镇,舫千餘乘,部位前后百餘里,六平乘并施龙子幡。”亦省作“ 龙子 ”。 明 孙临 《江南曲》诗:“东风四角吹龙子,札札橈声送急流。”
分類:绣花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