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常食
日常的食物。说郛卷七三引 宋 洪巽 《旸谷漫录》:“明日且具常食五杯五分。” 郭沫若 《鸡之归去来》:“每天只有两三顿稀粥,里面和着些菜头和菜叶,那便是他们的常食。”
《國語辭典》:薇蕨  拼音:wéi jué
薇与蕨,贫人所常采食的野菜。晋。刘琨〈扶风歌〉:「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唐。杜甫解闷〉诗一二首之三:「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州瓜。」
《漢語大詞典》:常珍
(1).谓日常所食皆为珍馐。
(2).指常食的美味。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弃常珍而嗜乎异饌者恶覩其识味也。”
《漢語大詞典》:蒜酪
蒜酪是北方常食之物,因以指北方少数民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 嘉 隆 间,度曲知音者,有 松江 何元朗 ,畜家僮习唱,一时优人俱避舍,然所唱俱北词,尚得 金 元 蒜酪遗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今世传 宋 薛尚功 旧本璽文尚有三种,即博洽通人,未敢定其孰为 秦 物,况蒜酪胡奴,可责以博古耶?”
《漢語大詞典》:酸馅气(酸餡氣)
僧家素食,常食酸馅,因以“酸馅气”讥称僧人言词诗文的特有腔调和习气。 宋 苏轼 《赠诗僧道通》“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自注:“谓无酸馅气也。”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近世僧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气,往往反拾掇摹傚士大夫所残弃。又自作一种僧体,格律尤凡俗,世谓之酸馅气。”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僧皎然:“无酸馅气,甚佳。”
《國語辭典》:炒米  拼音:chǎo mǐ
1.把米炒熟。《南史。卷九。陈本纪。武帝》:「齐所据城中无水,水一合贸米一升,一升米贸绢一匹,或炒米食之。」
2.炒熟的米,或将煮熟的糯米晾乾后再炒而成的食品。如:「炒米糕。」《儒林外史》第三回:「买了四只鸡,五十个蛋和些炒米、欢团之类,亲自上县来贺喜。」
3.蒙古人的日常食物。用煮熟后再炒熟去壳的糜子米拌牛奶或黄油做成。
《国语辞典》:鲍鱼菇(鲍鱼菇)  拼音:bào yú gū
植物名。一种常食用的蕈菇类蔬菜。侧耳科北风菌属,子实体略平展,菇背具波状菌褶,菌肉白色,形似鲍鱼,故称为「鲍鱼菇」。
《漢語大詞典》:办艇(辦艇)
往来大船之间,专卖日常食物、用品的小船。 清 林则徐 《磨刀外洋焚剿贩烟英船擒获汉奸折》:“夜则抛锚寄碇,并招集办艇环护,支更瞭望,以防我兵火攻。”
常食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种布施之一。(参见:布施)
布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徵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
【佛学常见辞汇】
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三藏法数】
谓人常行仁慈,不吝财宝,赈济贫穷,是名布施。
【三藏法数】
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