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属对(屬對)  拼音:zhǔ duì
文辞中以两句联缀而成对偶。《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韵律调新,属对无差。」
《國語辭典》:大人  拼音:dà rén
1.对德高或地位尊者的称呼。《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2.对父母或尊长的称呼。《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3.对权贵或官吏的称呼。《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成年人。相对于小孩而言。如:「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别管!」
5.巨人。《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
6.旧时鲜卑、乌桓部落首长的称呼。《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
7.契丹部落首长的称呼。《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
《國語辭典》:治生  拼音:zhì shēng
1.自营生计。《管子。轻重戊》:「出入者长时,行者疾走,父老归而治生,丁壮者归而薄业。」《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
2.部属对于长官或旅外官吏对于原籍长官的自称,始于明朝。《醒世姻缘传》第一四回:「治生伺侯多时了!望老父母略住片时,不敢久留。」
《國語辭典》:职员(職員)  拼音:zhí yuán
各种机关或团体里掌理事务的人员。如:「这个企业组织庞大,共有千馀名职员。」
《國語辭典》:进贡(進貢)  拼音:jìn gòng
呈献贡品。《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凡四方贡献珍美食物,诏不须进贡。」《红楼梦》第二五回:「凤姐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
《国语辞典》:駮议(駮议)  拼音:bó yì
1.汉时臣属对朝廷决策有异议而上书,称为「駮议」。汉。蔡邕〈独断〉:「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议』。」《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又集駮议三十篇,以类相从,凡八十二事。」也作「驳议」。
2.持不同意见。《后汉书。卷三六。郑兴传》:「若复遣之,虏必自谓得谋,其群臣駮议者不敢复言。」
《漢語大詞典》:敢言之
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汉书·王莽传上:“三公言事,称‘敢言之’。” 汉 王充 论衡·谢短:“郡言事二府曰‘敢言之’。”
《漢語大詞典》:阿主
下属对长官的昵称。 明 刘元卿 《应谐录·悦谀》:“ 粤 令性説諛,每布一政,羣下交口赞誉,令乃驩。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曰:‘凡居民上者,类喜人諛,惟阿主不然,视人誉蔑如耳。’其令耳之,亟召隶前,抚膺高蹈,嘉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隶哉!’自是昵之有加。”
《漢語大詞典》:治弟
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捕衙的规矩治弟是懂得的。”《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只要这件事扳过来,不但治弟面子上有光彩,将来敝乡亲还送老父臺的万民伞咧。”
《漢語大詞典》:治晚
治下晚生。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治晚不幸大病,生死难保。”《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治晚马上就去同前途接头,尽两个鐘头赶来回復老父臺。”
《漢語大詞典》:抚宪(撫憲)
下属对巡抚的尊称。《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放与不放,须得禀明抚宪,再作道理。”《文明小史》第三八回:“等卑职立刻上院,把大人的话回明了抚宪,等抚宪答应了,随即请大人把人领去就是了。”
《漢語大詞典》:俪事(儷事)
属对之事。指写作骈文。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自兹以降,流宕忘返,大抵皆华多於实,理少於文,鼓其雄辞,夸其儷事。”
《国语辞典》:名花有主  拼音:míng huā yǒu zhǔ
名花,古人用以比喻美女。名花有主,今多比喻女孩子已经有了所属对象。如:「她不理睬别人的追求,因为她早已名花有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