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170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同人,一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艮斋。明季已有才名。入清,以贡生为永平推官,因打旗丁罢归。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辞科,授检讨,与修《明史》,三年后辞归。诗词古文均有声于时。有《西堂杂俎》、《艮斋杂记》、《鹤栖堂文集》及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等。
简介
余以放废馀生,停骖吴市,悔庵握手劳苦如平生。各有近词一帙,拟授无言较梓者,迭为序之。追惟三十年以来,世事沧桑,功名荣落,不可胜计。独笔墨之缘,少年积习,老而不辍。自髫龀至今,追随倡和者,同里尚朩、质生、尔斐、寅仲诸君子,引为同调。而扁舟过从,商搉《花间》、《草堂》之胜事者,吴门独吾悔庵耳。悔庵古文词,下笔妙天下。《西堂杂组》已登虎观、走鸡林,其所为词,供奉于内廷,流传于酒楼邮壁,天然绮艳,粉黛生妍,未许元微、杜牧独擅风流也。余与悔庵齿既肩随,息机近亦相似,年且半百,意气渐平。回忆画舫寻春,山房听雨,如梦如幻,请从此斗笠枯筇,婆娑于支硎邓尉之间,咽冰雪,嚼梅花,槁朩形骸。愯然悟道,则青箱红豆之缠绵,檀板金尊之婉娈,皆可一齐放下。翻读平日所作小词,疑是古人,疑是前身,不复记忆,则吾两人当有嗒然而自得者,况临去秋波,悔庵早从此证入,又何俟余之饶舌耶。康熙乙巳夏日,嘉善年家同学弟曹尔堪拜题。
沧海遗珠
尤侗(1618-1704)字展成,一字同人,号悔庵、艮堂、西堂老人,江南长洲人。明末诸生,顺治拔贡,官至翰林院检讨,分修《明史》诗多写生活琐事,著有《鹤栖堂集》、《西堂诗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五
尤侗,字同人,更字展成,别字悔庵,又曰艮斋,晚自号西堂老人,长洲人。贡生,官永平府推官。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历官侍讲。有《西堂集》。
词学图录
尤侗(1618-1704) 字同人,一字展成,号悔庵,又号艮斋,晚号西堂老人。江南长洲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告归。四十二年清圣祖南巡召见,赐侍讲。工诗词古文,又擅作戏曲,运笔奥劲,使事典切,下语艳媚。有《西堂全集》。词集名《百末词》。
清诗别裁集
字展成,江南长洲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家居后,加侍讲。著有《西堂诗集》。○先生所著《西堂杂俎》传入禁中,章皇帝称为真才子。后入翰林时,圣祖称为老名士。位虽不尊,天下羡其荣遇,比于李青莲云。○西堂少岁时,专尚才情,诗近温、李。归田以后,仿白乐天,流于太易,虽街谈巷议入韵语中,远近或以游戏视之,比于王凤洲之评唐伯虎。不知四十至六十时诗,开阖动荡,轩昂顿挫,实从盛唐诸公中出也。。《咏明史乐府》一卷,尤为神来之作。今选中所收,皆铮铮有声者,使艺苑人见之,共识西堂面目。
元展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4 【介绍】: 清直隶静海人。由贡生捐纳知州。雍正间累擢贵州巡抚。因苗民起事,夺职。乾隆间起为山西按察使,擢甘肃巡抚,复以匿灾夺职。
《漢語大詞典》:展成
指古代市场管理者促使货物买卖双方订立合同成交。周礼·地官·司市:“胥执鞭度守门,市之羣吏平肆展成奠贾。” 郑玄 注:“展之言整也,成平也,会平成市物者也。” 孙诒让 正义:“展成,即《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之成。谓以所买卖之物,书之质剂,成其交易。”
《分类字锦》:展成奠贾(展成奠贾)
周礼司市市之群吏平肆展成奠贾注展之言整也成平也会平成市物者也奠读为定整敕会者使定物贾防诳豫也
分类:市廛
《國語辭典》:附庸  拼音:fù yōng
1.附属于诸侯或大国的小国,藉著听其指挥来得到庇护。《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
2.附属于某物而存在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3.勉强附和他人的意见或行动。如:「有钱人家喜欢附庸风雅,订做一些书匮,却放置酒瓶。」
《國語辭典》:旗枪(旗槍)  拼音:qí qiāng
1.旗帜与枪。唐。王建〈秋日送杜虔州〉诗:「山楼添鼓角,村栅立旗枪。」
2.旗杆。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
3.一种仅有一叶一茎的细嫩茶叶,为早茶之一,因小芽尖锐如枪,小叶其形如旗而得名。
《国语辞典》:华严经(华严经)  拼音:huá yán jīng
书名。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由一些小部经,逐渐发展成的大部经典。汉译本有三:一、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六十卷本。二、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本。三、唐般若译,四十卷本。是中国华严宗和法相宗据以立宗的经典之一。
《漢語大詞典》:分叉
表示在一特定点分成或发展成或比拟为叉子或枝条的东西
一条人字形、Z字形或曲折的道路或栅栏。例如:铁路的分叉。
见“分枝”
《漢語大詞典》:分枝
(1).一茎蘖生数枝。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
(2).指从一个学科中派生出来的部分。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国语辞典》:尤侗  拼音:yóu tóng
人名。(西元1618~1704)字同人,更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艮斋,又号西堂老人,清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康熙间召试鸿博,授检讨,历官侍讲。工古文诗词,喜为游戏之笔。诗效温、李,晚学白居易,词华富赡,号称才子。著有《西堂杂俎》、《艮斋杂记》、《鹤栖堂文集》及《钧天乐》等杂剧。
《漢語大詞典》:饧缓带(餳緩帶)
以饴糖舒展成的带状物。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钱龙宴:“又各令作餳缓带,以一丸餳舒之,可长三尺者,赏金菱角,不能者罚酒。”
《国语辞典》:尴尬局面(尴尬局面)  拼音:gān gà jú miàn
1.事情发展成难以解决的地步。如:「你当初不肯听我劝告,才会弄成今天这种尴尬局面。」
2.令人难为情,不自然的场面。如:「面对这种尴尬局面,教人真想挖个地洞钻。」
《国语辞典》:飑线(飑线)  拼音:páo xiàn
气象上指具有强烈对流现象而延展成的一条线或带状者。
《国语辞典》:奏鸣曲(奏鸣曲)  拼音:zòu míng qǔ
器乐曲的一种类型。早期有单乐章,十八世纪发展成复合曲式,通常为三到四乐章。为英语sonata的意译。古典时期以后的奏鸣曲,第一个乐章多为奏鸣曲式,中间乐章为歌谣体的慢板、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终乐章通常为轮旋曲。由钢琴独奏或搭配一件管、弦乐器合奏,例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长笛奏鸣曲。
《國語辭典》:二人转(二人轉)  拼音:èr rén zhuǎn
一种戏曲曲艺。流行于东北各地。以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等演变而成。用唢呐、板胡、竹板、锣鼓等伴奏,由二人舞蹈说唱,以五至八支曲牌联缀,演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