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上宫
庭帏
南内
佛刹
佛土
乌蛮
分处
倚庐
受廛
灵谷
依栖
椒涂
胡地
居夷
玄宫
《漢語大詞典》:上宫
(1).《诗·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毛 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后以“上宫”指美人居住之所。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途出 郑 卫 ,道由桑中;朝发 溱 洧 ,暮宿上宫。”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桑中 卫 女,上宫 陈 娥。” 唐 王棨 《凉风至赋》:“悄丝管於上宫, 陈 娥翠敛;颭簷楹于华省, 潘 鬢霜凋。”
(2).楼馆。孟子·尽心下:“ 孟子 之 滕 ,馆於上宫。” 赵岐 注:“上宫,楼也。 孟子 舍止宾客所馆之楼上也。”
(3).指天子的祖庙。宋史·礼志二六:“凡上宫用牲牢、祝册,有司奉事;下宫备膳羞,内臣执事,百官陪位。”
(4).仙宫。云笈七籤卷二九:“ 上上禪善无量寿天王 ……治天王国朱林七宝琼臺,乘十二玄龟飞青羽盖,从上宫太仙玉童三十二人。”《西游补》第十三回:“原来 孙行者 石匣生来,不曾晓得自家八字,唯有上宫玉笈注他生日,流传于深山秘谷之中。”
(5).用作对道观的敬称。《西游记》第三三回:“我还得走路,将马让与你骑一程,到你上宫,还我马去罢。”
(6).古乐调名。国语·周语下:“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雨。以夷则之上宫毕,当辰。辰在戌上,故长夷则之上宫,名之曰羽。” 韦昭 注:“上宫,以夷则为宫声。”
《漢語大詞典》:庭帏(庭幃)
(1).指妇女居住的内室。 唐 寒山 《诗》之十二:“鸚鵡宅西国,虞罗捕得归。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庭幃之中,固非愤激之地。”
(2).庭闱。指父母居住处。 唐 孟浩然 《送王五昆季省觐》:“公子恋庭幃,劳歌涉海沂。”《再生缘》第十七回:“闺阁知音稿当玩,庭幃尊长尽开颜。”参见“ 庭闈 ”。
《國語辭典》:庭闱(庭闈)  拼音:tíng wéi
父母所住的厅房。今为作父母的代称。唐。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西游记》第三回:「把那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
《國語辭典》:南内(南內)  拼音:nán nèi
1.唐代长安的兴庆宫。在蓬莱宫之南,原系玄宗为藩王时故宅,故称为「南内」。《新唐书。卷七七。后妃传下。贞献萧太后传》:「帝每日问安及岁时庆谒,率繇复道至南内,群臣及命妇诣宫门候起居。」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2.南宋皇帝居住的殿宇。《宋史。卷一五四。舆服志六。宫室》:「皇帝之居曰殿,总曰大内,又曰南内。」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七。乾淳奉亲》:「官家恭请太上、太后来日就南内排当。」
3.明代皇城中的小南城,称为「南内」。乃英宗为上皇时所居。清。孔尚任《桃花扇》续四○出:「南内汤池仍蔓草,东陵辇路又斜阳。」
《國語辭典》:佛刹(佛剎)  拼音:fó chà
1.佛陀所度化的世界。唐。王维〈赞佛文〉:「在微尘中,见亿佛刹。」
2.奉佛的寺院。唐。李益〈红楼下联句〉诗:「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元。曹伯启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诗五首之三:「浩浩阴风酿宿霾,道边佛刹记曾来。」
《漢語大詞典》:佛土
(1).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有净土、秽土、性土、报土等。《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2).特指净土。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九:“言浄土者,经中或时名佛刹,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我闻 昆明 水,天花散无数。躡足凌高峯,了了见佛土,。”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佛土三生愿, 尧 门一梦遄。”
(3).指佛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洪山寺 ﹞道场宏丽,为天下第一……平生所见庄严佛土,未有若斯之至者。”
《漢語大詞典》:乌蛮(烏蠻)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絶塞 乌蛮 北,孤城 白帝 边。”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南詔 ……本 哀牢夷 后, 乌蛮 别种也。” 宋 陆游 《通判夔州谢政府启》:“惟是 鱼復 之故城,虽号 乌蛮 之絶塞,乃如别驾,实类閒官。”
《漢語大詞典》:分处(分處)
(1).分别安置。汉书·霍去病传:“乃分处降者於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 河 南,因其故俗为属国。”
(2).分别居住。 明 刘基 《郁离子·玄豹》:“於是木朽而蚁日蕃,则分处其南北之柯。”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文身乌喙昔分处,有国本是名诸侯。”
《國語辭典》:倚庐(倚廬)  拼音:yǐ lú
守丧者所住的草房。这种草房盖在中门之外的东墙下,向北开门,门上没有横梁和柱子,只是以草为屏障,不加泥涂。《礼记。丧大记》:「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唐。白行简《李娃传》:「有灵芝产于倚庐,一穗三秀。」
《國語辭典》:倚门(倚門)  拼音:yǐ mén
1.形容父母急切盼望子女回家。《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唐。王维 送友人南归诗:「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2.靠在门边。《红楼梦》第二三回:「刚至穿堂门前,只见袭人倚门立在那里,一见宝玉回来,堆下笑来。」
3.妓女靠在门边招揽顾客。
《漢語大詞典》:受廛
谓接受居地而为民。廛,一个男劳力所居住的屋舍。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元 成廷圭 《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作诗以叙其事》:“编民闢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卷五:“每年邻邦之人,前往其国,受廛为氓,以农商为事业者,必有数十万人。”
《漢語大詞典》:灵谷(靈谷)
(1).神灵居住的山谷。《云笈七籤》卷九七:“寥笼灵谷虚,琼林蔚萧森。”云笈七籤卷一百:“灵谷秀澜縈,藏身栖巖京。”
(2).寺名。在 江苏省 南京市 紫金山 东南坡、 中山陵 东。原址在山西南坡 独龙阜 ,名 开善寺 , 梁武帝 时建。 宋 名 太平兴国寺 ,后为 蒋山寺 。 明 初以营建 孝陵 迁今址,改名 灵谷寺 。有 无梁殿 、 灵谷塔 、 三绝碑 等胜迹。 清 钱谦益 《顾与治五十初度》诗:“ 灵谷 梅花成昔梦, 蒋山 云物起新思。”
《國語辭典》:依栖(依棲)  拼音:yī qī
居住、安身。《三国演义》第三三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明。沈鲸《双珠记》第三○出:「今被王嗣宗恁般欺殴,其实难忍,目下勉强依栖。」
《漢語大詞典》:椒涂(椒塗)
(1).用椒泥涂饰的道路。取芳香之意。《文选·曹植〈洛神赋〉》:“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吕向 注:“椒涂,以椒泥饰道也。” 晋 张协 《七命》:“遡蕙风於衡薄,眷椒涂於瑶坛。”
(2).皇后居住的宫室。因用椒和泥涂壁,故名。《文选·颜延之〈宋之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兰殿长阴,椒涂弛卫,呜呼哀哉!” 吕向 注:“兰殿、椒涂,后妃所居也……椒涂,以椒涂室也。”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痛椒涂之先廓,哀 长信 之莫临。” 宋 陆游 《贺皇帝表》:“寳运绍开,椒涂首建。”
(3).指后妃。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论:“ 武后 夺嫡之谋也,振喉絶襁褓之儿,葅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深谷高陵何代无,徽声终自冠椒涂。”
(4).古地名。《文选·扬雄〈解嘲〉》:“今大 汉 左 东海 ,右 渠搜 ,前 番禺 ,后 椒涂 。”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渔阳 之北界。”一本作“陶涂”。
《漢語大詞典》:胡地
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胡地玄冰,边土惨裂。”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弟则以为生在中国而不得中国半个知我之人,反不如出塞行行,死为胡地之白骨也。”
《漢語大詞典》:居夷
亦作“ 居彝 ”。 本指居住在东方九夷之地。后泛指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 明 徐爱 《〈传习录上〉前言》:“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因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清 钱谦益 《秋日杂诗》之十八:“世界自寥廓,吾师欲居彝。”
《國語辭典》:玄宫(玄宮)  拼音:xuán gōng
1.北面的宫殿。《墨子。非攻下》:「高阳乃命禹于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2.深宫。汉。班婕伃〈自悼赋〉:「重曰:『潜玄宫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闼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