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宸居
客居
流寓
鄙人
郊居
住处
云房
宫禁
胡天
胡沙
宫掖
定居
寄居
天堂
居止
《國語辭典》:宸居  拼音:chén jū
1.帝王居住之意。《文选。班固。典引》:「是以高光二圣,宸居其域。」
2.帝王居住的地方。唐。沈佺期 红楼院应制诗:「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
3.借指帝王、帝位。《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高祖以圣武定鼎,规同造物。皇上以睿文承历,景属宸居。」
《國語辭典》:客居  拼音:kè jū
作客异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正是客居无聊,闷闷不乐。」
《國語辭典》:流寓  拼音:liú yù
迁居他乡。《周书。卷四一。列传。庾信》:「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红楼梦》第五七回:「林家真没了人了,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住,各省流寓不定。」
《國語辭典》:鄙人  拼音:bǐ rén
1.住在偏远、乡野的人。《韩非子。喻老》:「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某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
2.鄙陋、卑贱的人。《庄子。应帝王》:「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宋。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异时薄夫鄙人,皆洗心易德,务为忠厚,人人自重,耻言人过。」
3.自己的谦称。《汉书。卷五○。张冯汲郑传。冯唐》:「鄙人不知忌讳。」《老残游记》第三回:「鄙人行道,没有一定的药金。」
《漢語大詞典》:郊居
(1).郊外的住所。 唐 司空曙 《酬张芬有赦后见赠》诗:“ 建水 风烟收客泪, 杜陵 花竹梦郊居。” 清 方文 《王左车招同汤岩夫龚半千杨古度程子介饮莫愁湖上》诗:“郊居虽僻近名湖,自与城中闤闠殊。”
(2).居住郊外。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仁宗 时,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时,与其兄 君祜 郊居。” 清 归庄 《噫嘻》诗之二:“郊居近 江 滸,日夜难安眠,时传虏警至,力疾走荒村。”
《國語辭典》:住处(住處)  拼音:zhù chù
居住的地方。唐。王维〈田家〉诗:「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一日走不了半站,但有个住处,便随遇而安。」
《國語辭典》:云房(雲房)  拼音:yún fáng
称僧道所居的房室。唐。刘得仁 山中寻道人不遇诗:「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
《國語辭典》:宫禁(宮禁)  拼音:gōng jìn
1.宫中的戒令。《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
2.帝后所居之处。《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尚书职在机衡,宫禁严密,私曲之意,羌不得通。」
《漢語大詞典》:胡天
(1).亦称“ 胡天神 ”。 北朝 时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奉的神。魏书·后妃传·宣武灵皇后胡氏:“后幸 嵩高山 ,夫人、九嬪、公主已下从者数百人,昇于顶中。废诸淫祀,而胡天神不在其列。”隋书·礼仪志二:“﹝ 后齐 ﹞ 后主 末年,祭非其鬼,至於躬自鼓儛,以事胡天, 鄴 中遂多淫祀,兹风至今不絶。 后周 欲招来西域,又有拜胡天制,皇帝亲焉。其仪并从夷俗,淫僻不可纪矣。”参阅 陈垣 《火祆教入中国考》第三章。
(2).指胡人地域的天空;亦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官》:“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 常建 《塞下曲》:“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胡天朔漠杀气高,烟云万里埋弓刀。” 明 徐祯卿 《寄华玉》诗:“胡天白雁南飞尽,千里相思那得闻。” 姜可生 《甲寅秋初凭吊张煌言遗祠》诗:“隻手直欲挽狂澜,伤心未捉胡天月。”
《漢語大詞典》:胡沙
(1).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 唐 鲍君徽 《关山月》诗:“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宋 苏轼 《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诗:“忽见 伯时 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 明 莫止 《送李中丞赴镇》诗:“低飞鸿雁胡沙静,远遁鲸鯢瀚海清。”亦指胡人居住的地区。 宋 姜夔 《疏影》词:“ 昭君 不惯胡沙远,但暗忆, 江 南 江 北。”《宣和遗事》后集:“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遶胡沙。”
(2).喻入侵中原的胡兵的势焰。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二:“但用 东山 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宋 陆游 《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诗:“旰食烦明主,胡沙暗旧京。”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召对 越王 宫,胡沙四面起。”
(3).鲨鱼的一种。尔雅翼·释鱼三:“今摠谓之沙鱼,大而长喙如锯者名胡沙,性良而肉美。”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鲛鱼
(4).复姓。 金 有 胡沙补 。见金史本传。
《國語辭典》:宫掖(宮掖)  拼音:gōng yè
古称嫔妃的居处为掖庭。宫掖指宫中。唐。陈鸿《长恨传》:「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少攻符术,多行厌胜,监军使携至京国,因缘中贵,出入宫掖,遂赐天师号。」
《國語辭典》:掖庭  拼音:yè tíng
1.宫殿中的旁舍,妃嫔的住所。《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长女选入掖庭,桓帝以为贵人。」
2.职官名。宫人之官,由宦者任职,掌后宫贵人、采女事。《汉书。卷八。宣帝纪》:「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國語辭典》:定居  拼音:dìng jū
在固定的地方居住下来。《诗经。小雅。采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唐。罗隐 早发诗:「北去南来无定居,此生生计竟何如。」
《國語辭典》:寄居  拼音:jì jū
暂时寓居。《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躬归国,未有第宅,寄居丘亭。」《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也作「寄寓」。
《漢語大詞典》:寄居官
指本为朝廷官员,而今返里家居的人。亦称“ 寄居官员 ”。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称谓:“寄居官,又名私居官。不以客居及本贯土著,皆谓之私居、寄居。其义盖有官者,本朝廷仕宦也。”《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潭州 也有几个寄居官员,见 崔寧 是行在待詔,日逐也有生活得做。”
《國語辭典》:天堂  拼音:tiān táng
1.宗教谓人死后所投生的快乐世界。《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上》:「心能地狱,心能天堂。」
2.比喻幸福快乐的天地。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刘员外云)你再思想咱。(正旦唱)您孩儿心顺处便是天堂。」
3.术数用语。相术家称人额头以上的部位为「天堂」。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七。徐谓礼相术》:「他日复遇道者,顿足惊叹曰:『可惜可惜,其天堂已破,必不能令终。』其后悉验。」
《國語辭典》:居止  拼音:jū zhǐ
1.居住。《文选。向秀。思旧赋。序》:「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西游记》第二四回:「观此景致,必有个好人居止。」
2.行动。唐。薛莹《龙女传。郑德璘传》:「访其父母,父母居止俨然。」
《漢語大詞典》:届止
停留,止息。 南朝 梁 刘勰 《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又东巖盘鬱,千里联嶂,有石牛届止,至自 始丰 ,因其蹄涔,遂启东道。”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外国地理书难信:“ 奘 以 贞观 三年往,至十九年回,其间以年计日,当得五千餘日而已。三分其日之一,以为届止询访之日,则其在行者不过十年。”一本作“ 居止 ”。
分類:停留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