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将蓬共转
桓大将军枝条如此
将军桃李
将军树(又作:大树将军 将军换马)
金瓯将相
杜将军
燕将书
马将军
汉将柱
干将
将无同
谢将军
顾将军
广利将军
相关人物
陈许节度使李光颜勇冠诸军,贼悉以精卒抗光颜。由是愬乘其无备,十月,将袭蔡州。其月七日,使判官郑澥告师期于裴度。十日夜,以李祐率突将三千为先锋,李忠义副之,愬自帅中军三千,田进诚以后军三千殿而行。初出文成栅,众请所向,愬曰:「东六十里止。」至贼境,曰张柴砦,尽杀其戍卒,令军士少息,缮羁靮甲冑,发刃彀弓,复建旆而出。是日,阴晦雨雪,大风裂旗旆,马慄而不能跃,士卒苦寒,抱戈僵仆者道路相望。其川泽梁径险夷,张柴已东,师人未尝蹈其境,皆谓投身不测。初至张柴,诸将请所止,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也。」诸将失色。监军使哭而言曰:「果落李祐计中!」愬不听,促令进军,皆谓必不生还;然已从愬之令,无敢为身计者。愬道分五百人断洄曲路桥,其夜冻死者十二三。又分五百人断朗山路。自张柴行七十里,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击之,以杂其声。贼恃吴房、朗山之固,晏然无一人知者。李祐、李忠义坎墉而先登,敢锐者从之,尽杀守门卒而登其门,留击柝者。黎明,雪亦止,愬入,止元济外宅。蔡吏告元济曰:「城已陷矣。」元济曰:「是洄曲子弟归求寒衣耳。」俄闻愬军号令将士云:「常侍传语。」乃曰:「何常侍得至于此?」遂驱率左右乘子城拒捍。田进诚以兵环而攻之。愬计元济犹望董重质来救,乃令访重质家安恤之,使其家人持书召重质。重质单骑而归愬,白衣泥首,愬以客礼待之。田进诚焚子城南门,元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乃槛送京师。其申、光二州及诸镇兵尚二万馀人,相次来降。
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公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侯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其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矣。」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相关人物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姚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以喻广虽不能出辞,能有所感,而忠心信物故也。』」
成蹊:喻指花事繁盛。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周弘亮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花发
有恨开兰室,无言对李蹊。 唐彦谦 春雨
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戎昱 上李常侍
谁复争桃李,含芳自不言。 曹著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花发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 李峤 桃
桃李君不言,攀花愿成蹊。 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
自是桃李树,何畏不成蹊。 李贺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杜牧 紫薇花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
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杜甫 白露
君家自是成蹊处,况有庭花作主人。 独孤及 同岑郎中屯田韦员外花树歌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 王毂 牡丹
芳室芝兰茂,春蹊桃李开。 卢纶 书情上大尹十兄
春来欲问林园主,桃李无言鸟自啼。 窦庠 段都尉别业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贺知章 望人家桃李花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钱起 山花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韦蟾 梅
露桃秾李自成溪,流水终天不向西。 顾况 瑶草春
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六]因从平河北。
冯异,字公孙,为人谦退,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每止顿,诸将共论功伐,异常屏止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
其群从数十人,自兴宁里谒大明宫,冠盖驺哄相望。每岁时宴于家,以一榻置笏,犹重积其上。琳与弟太子詹事圭、光禄卿瑶俱列棨戟,世号「三戟崔家」。开元、天宝间,中外宗属无缌麻丧。初,玄宗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琳等名,覆以金瓯,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帝曰:「然。」赐太子酒。时两人有宰相望,帝欲相之数矣,以族大,恐附离者众,卒不用。
玄宗善八分书,将命相,皆先以御札书其名于案上。会太子入侍,上以金瓯覆其名以告之,曰:「此宰相名也,汝庸知其谁?即射中,赐若卮酒。」肃宗拜而称曰:「非崔琳、卢从愿乎!」上曰:「然。」因举瓯以示,乃赐卮酒。是时琳与从愿皆有宰相望,上倚为相者数矣,竟以宗族蕃盛,附托者众,不能用之。
相关人物
「及祜卒,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孙皓既平,振旅凯入,以功进爵当阳县侯。」「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馀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南土歌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莫被此心生晚计,镇南人忆杜将军。 杨巨源 赠李傅
相关人物
其后二十馀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笑。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外之心,是孙膑之兵也。能见于天下。虽然,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身全而归于国,士民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乡使管子幽囚而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齐,则亦名不免为辱人贱行矣。臧获且羞与之同名矣,况世俗乎!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乡使曹子计不反顾,议不还踵,刎颈而死,则亦名不免为败军禽将矣。曹子弃三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毙也。愿公择一而行之。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读[一]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鲁连箭:喻指不战而屈人之兵。唐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秋深为尔持圆扇,莫忘鲁连飞一箭。 刘商 赋得赋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刘长卿 送卢侍御赴河北
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张继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三
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杜甫 收京三首之一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杜甫 渔阳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白居易 答箭镞
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 钱起 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
将军路博德,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有功,为符离侯。骠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为彊弩都尉,屯居延,卒。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又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馀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 刘长卿 送独孤判官赴岭
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 司空曙 送人归黔府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李益 塞下曲
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 李群玉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
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 杜牧 送容州唐中丞赴镇
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 杜甫 奉寄别马巴州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杜甫 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裴虬与讨臧玠。故有行营。)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杜甫 清明
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 杜甫 自平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柳宗元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 杨巨源 赠史开封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 闺怨二首
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熊孺登 寄安南马中丞
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 罗隐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
月上江平夜不风,伏波遗迹半成空。 裴夷直 江上见月怀古
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 许浑 朝台送客有怀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许浑 韶州韶阳楼夜宴
功名思马援,歌唱咽羊昙。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
援将楼船大小二千馀艘,战士二万馀人,进击九真贼徵侧馀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馀人,峤南悉平。唐·李贤注引《广州记》曰:「援到交阯,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
《林邑记》曰: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疆也。土人以其流寓,号曰马流,世称汉子孙也。
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耶。莫耶,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来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莫耶曰:「子以善为剑闻于王,使子作剑,三月不成,其有意乎?」干将曰:「吾不知其理也。」莫耶曰:「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至今后世,即山作冶,麻绖葌服,然后敢铸金于山。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耶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甚重。既得宝剑,适会鲁使季孙聘于吴,阖闾使掌剑大夫以莫耶献之。
阮宣子(修)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衍)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
《卫玠别传》曰:「玠字叔宝,陈留阮千里有令闻。当年太尉王君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阮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而辟之为掾,世号曰『三语掾』。君见而嘲之曰:『一言可辟,何假三。』阮曰:『苟是天下民望可无言而辟复何假于一言。』」
瞻字千里。性清虚寡欲,自得于怀。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遇理而辩,辞不足而旨有馀。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神气冲和,而不知向人所在。内兄潘岳每令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由是识者叹其恬澹,不可荣辱矣。举止灼然。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太尉王衍亦雅重之。瞻尝群行,冒热渴甚,逆旅有井,众人竞趋之,瞻独逡巡在后,须饮者毕乃进,其夷退无竞如此。
三语掾:代称幕府官员。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官曹三语掾,国器万寻帧。”又借指椽史之官。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遵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用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谁采中原寂,徒巾下泽车。”
相关人物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閒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擅道鸾《续晋阳秋》曰:「虎少有逸才,文章绝丽,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而贫,以运租为业。镇西谢尚,时镇牛渚,乘秋佳风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虎在运租船中讽咏,声既清会,辞文藻拔。非尚所曾闻,遂住听之,乃遣问讯。答曰:『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佳其率有胜致,即遣要迎,谈话申旦。自此名誉日茂。」
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吴融 松江晚泊
早闻牛渚咏,今见鹡鸰心。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
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 岑参 送襄州任别驾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李白 劳劳亭歌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皎然 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
乱后江山悲庾信,夜来烟月属袁宏。 郑谷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郑谷 荆诸七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桓温引为大司马参军,甚见亲昵。温薨后,恺之拜温墓,赋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或问之曰:「卿凭重桓公乃尔,哭状其可见乎?」答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启矇记行于世。
李广利,女弟李夫人有宠于上,产昌邑哀王。太初元年,以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贰师将军广利征讨厥罪,伐胜大宛。赖天之灵,从溯河山,涉流沙,通西海,山雪不积,士大夫径度,获王首虏,珍怪之物毕陈于阙。其封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