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0,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大行
主宾
主客
下客
宾筵
宾朋
宾从
今雨
一座
引见
知觉
宾友
众宾
客馆
客人
《漢語大詞典》:大行
即 太行山 。书·禹贡:“ 大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齐侯 遂伐 晋 ,取 朝歌 。为二队,入 孟门 ,登 大行 。” 杜预 注:“ 大行山 在 河北郡 北。”
《漢語大詞典》:主宾(主賓)
(1).犹主次。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故八音形器异而钟律同,黼黻文物殊而五色均,徒闲涩有主宾,妍蚩有步骤。”
(2).主人和宾客。 宋 洪咨夔 《满江红·老人游东山追和俞贰卿词谨用韵》词:“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镜花缘第八三回:“鸡黍殷勤款洽,主宾情意堪嘉。”
(3).正宾。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其中也得为主宾,其争也是谓君子。”
《國語辭典》:主客  拼音:zhǔ kè
1.主持接待宾客的人。宋《二程语录》卷一六:「程子葬父,使周恭叔主客。」
2.主人和宾客。如:「主客尽欢」。唐。杜甫〈遣怀〉诗:「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3.主要的客人。如:「他是今天的主客。」
4.职官名。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事,至清末废。《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乃罢长夜人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漢語大詞典》:下客
北魏 对降将的最低恩遇。亦指下等的宾客。北史·房法寿传:“及 歷城 、 梁邹 降, 法寿 、 崇吉 等与 崔道固 、 刘休宾 俱至京师,以 法寿 为上客, 崇吉 为次客, 崔 、 刘 为下客。”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序》:“下客悽惶,暂停归轡;高人赏玩,岂輟斯文。” 宋 梅尧臣 《雍丘逢钱寺丞载阳》诗:“殷勤 魏 公子,落莫 吴 王孙。下客独垂泪,伤心思旧恩。”
谓折节下士。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若夫 齐武王 之破家厚士,岂游侠下客之为哉!” 王先谦 集解引 陈景云 曰:“下客,谓折节下士也。”
《漢語大詞典》:宾筵(賓筵)
亦作“賔筵”。
(1).宴请宾客的筵席。 唐 张说 《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宾筵尽 狐 赵 ,导骑多 卫 霍 。” 刘师培 文说·宗骚:“桂酒椒浆,侈列宾筵之品。”
(2).指鹿鸣宴。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 商丘 陈叟 ,名 百万 ,生长 嘉 隆 间,一百九龄,曾登宾筵。”
(3).指幕宾席位。
《國語辭典》:宾朋(賓朋)  拼音:bīn péng
宾客好友。《旧唐书。卷一六六。列传。白居易》:「虽有宾朋,无琴酒不能娱也。」《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宾朋高宴,又来奇异之人,患难相扶,更出武勇之辈。」
《國語辭典》:宾从(賓從)  拼音:bīn cóng
归顺、服从。《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吴起》:「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
《國語辭典》:今雨  拼音:jīn yǔ
杜甫客居长安卧病时,回忆起故交老友虽逢雨天,亦曾前来探视;而今新交朋友则不然。语本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后用今雨指新交的朋友。宋。范成大 丙午新正书怀诗一○首之四:「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
《国语辞典》:一座  拼音:yī zuò
1.满座的宾客。如:「一座称善」。也作「一坐」。
2.竖立的器或物,一件称为「一座」。如:「一座山」、「一座塔」。《老残游记》第一回:「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
《國語辭典》:引见(引見)  拼音:yǐn jiàn
1.介绍、相见。《汉书。卷九三。佞幸传。董贤传》:「太皇太后召大司马贤,引见东厢,问以丧事调度。」《西游记》第八回:「老兄,菩萨在那里?累烦你引见一引见。」
2.引导入见天子。《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今礼部侍郎徐基所荐之庄尚志,著于初六日入朝引见,以光大典。」《红楼梦》第二回:「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
《國語辭典》:知觉(知覺)  拼音:zhī jué
1.知道、察觉。《西游记》第三九回:「但恐官家有人知觉,泄漏我的事机,反为不美。」《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休使他知觉逃走了,不好回文。」
2.感官接受外界讯息,抽取特徵及加以组织,并参照过去的知识与经验,而获得对外界刺激的了解。例如:透过视网膜接收到「蘋果」的视觉刺激,经由视觉处理而得到「蘋果」的立体形状与颜色,并参照过去的相关经验而辨识出「蘋果」。
《國語辭典》:宾友(賓友)  拼音:bīn yǒu
充当宾客及朋友,以达相互来往、习道问艺的目的。《书经。酒诰》:「侯甸男卫,矧太史友,内史友?」汉。孔安国。传:「侯甸男卫之国,当慎接之,况太史内史掌国典法,所宾友乎?」唐。孔颖达。正义:「所宾友者,敬也。」
《漢語大詞典》:众宾(衆賓)
(1).古代乡饮酒礼中一般的宾客。仪礼·乡饮酒礼:“众宾之席,皆不属焉。”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 汉 郑玄 注:“宾介,处士之贤者……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然后乐学之道成,而得时从先生耆老,席於众宾之后。”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乡饮酒义:“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从之。至於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
(2).众多的客人。后汉书·郭太传:“ 林宗 ( 郭太 )唯与 李膺 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唐 李白 《猛虎行》:“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清 林嗣环 《〈秋声诗〉自序》:“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讌……众宾团坐。”
《國語辭典》:客馆(客館)  拼音:kè guǎn
招待宾客休息、居住的房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水浒传》第一九回:「众头领送晁盖等众人关下客馆内安歇,自有来的人服侍。」
《國語辭典》:客人  拼音:kè rén
1.出外游旅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见隔壁园亭上歇著一个远来客人,带著家眷也来游湖。」
2.出外经商的生意人。《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夥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前日有个客人,一只小船,装了些布匹,一时贪小,不去投税,径从张家桥转关。」
3.顾客。上门做交易的人。《文明小史》第三○回:「妓女虽然奉承客人,然而有些相貌好的,无论客人多叫人多吃酒,总还要拿点身分出来。」
4.宾客。接受邀请、受到招待的人。《老残游记》第八回:「赶紧做饭,客人饿了。」
5.客家人的别称。参见「客家人」条。清。黄遵宪〈送女弟〉诗:「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
《國語辭典》:客家  拼音:kè jiā
1.为主人做事的工人。《谈徵。名部下。客家》:「焦光饥则出为人客作,饱食而已,今人谓客家者本此。」
2.在外行走做生意的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八出》:「纵饶挑贩客家,独自个担来做己有。」
3.客家人的简称。参见「客家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