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家庭污水(家庭污水)  拼音:jiā tíng wū shuǐ
由家庭、商店、公共机关等日常用水所产生的污水。包括粪便。也称为「卫生污水」。
《国语辞典》:家庭病床  拼音:jiā tíng bìng chuáng
大陆地区指居家护理。
《国语辞典》:家庭访问(家庭访问)  拼音:jiā tíng fǎng wèn
1.师长亲临学生家中,与家长会晤恳谈,以多方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学习情形。
2.社会工作人员访问社区内家庭。
《国语辞典》:家庭福利  拼音:jiā tíng fú lì
由公私立社会福利机构提供家庭所需要的服务,以增进家庭的福利,发挥更有效的家庭功能。
《国语辞典》:家庭妇男(家庭妇男)  拼音:jiā tíng fù nán
大陆地区对承担主要家务的男子的戏称。
《国语辞典》:家庭管理  拼音:jiā tíng guǎn lǐ
对家庭中各种人、事、物的处理、教导。
《国语辞典》:家庭护理(家庭护理)  拼音:jiā tíng hù lǐ
在家庭内对病患的看护与调理。
《国语辞典》:家庭计画(家庭计画)  拼音:jiā tíng jì huà
1.家庭生育子女数量及时间的计画。即每对夫妻依自己意愿、身心健康、经济条件、社会需要,利用现有医学与各种节育方法,达到自己家庭愿意拥有的子女数。推行目的在缓和人口压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准。
2.婚龄男女结婚时的准备工作,即组织家庭的计画。
《国语辞典》:家庭寄养(家庭寄养)  拼音:jiā tíng jì yǎng
贫苦无依或家庭发生变故,不能与亲生父母同居的儿童,临时将其寄养在适当的家庭,称为「家庭寄养」。
《国语辞典》:家庭教育  拼音:jiā tíng jiào yù
家长对子女一切行为的教导。如:「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十分深远。」
《国语辞典》:家庭经济(家庭经济)  拼音:jiā tíng jīng jì
综合家庭在一定秩序下所从事的经济行为。
《国语辞典》:家庭电影院(家庭电影院)  拼音:jiā tíng diàn yǐng yuàn
家庭中专门播放影片的房间。有较大尺寸的萤幕、投影机、音响等设备,宛如一个小型的电影院。
《国语辞典》:家庭污水管(家庭污水管)  拼音:jiā tíng wū shuǐ guǎn
汇集房屋内的各种废水,并集中送至公共污水管的排水管线。
《国语辞典》:家庭计画推广中心(家庭计画推广中心)  拼音:jiā tíng jì huà tuī guǎng zhōng xīn
民国六十一年及七十年在台北市政府及高雄市政府卫生局下所设立的推行家庭计画机构。该中心的主要业务分为研究计画与业务辅导、教育宣导,并在各卫生所均驻有工作人员。
《国语辞典》:中华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中华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  拼音:zhōng huá ér tóng jì jiā tíng fú zhù jī jīn huì
儿童福利及家庭辅导机构。民国五十三年,美国基督教儿童福利基金会于台湾成立分会,呼吁国人认养贫童,并筹募自立基金。七十二年更名为中华儿童福利基金会,开办认养国外儿童业务,后续并终止国外支助,成为自主机构。九十一年加入家扶国际联盟,扩大援助国外贫童,并更名为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助金会。本机构以扶助贫困儿童及其家庭为目的,采认养制,由基金会徵认养人,每人认养若干儿童,负担其生活及教育费。同时推展童保护服务,协助受虐及发育迟缓儿童,以保障儿童权益,另有中辍生辅导及寄养服务。目前在台湾地区各县市设有二十三所家扶中心、十一所育幼院或希望学园,并于海外设有蒙古家扶中心。简称「台湾家扶基金会」,也称为「家扶中心」、「家庭扶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