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探春之宴  拼音:tàn chūn zhī yàn
春天时到郊外游玩所开的宴会。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探春》:「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国语辞典》:坐无车公(坐无车公)  拼音:zuò wú chē gōng
比喻宴会时没有善于谈笑的宾客。语本《晋书。卷八三。车胤传》:「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
《国语辞典》:打料帐(打料帐)  拼音:dǎ liào zhàng
拟订宴会所需的菜肴和作料的帐单。《元曲选外编。延安府。第二折》:「犒劳八府宰相,遣小官安排筵宴。张千,与我唤个厨子来打料帐。」
《国语辞典》:男伴  拼音:nán bàn
出席舞会、宴会等正式活动时,一起赴宴的男性夥伴。如:「她找不到合适的男伴,所以决定不参加明晚的舞会。」
《国语辞典》:莽灌夫  拼音:mǎng guàn fū
西汉时,灌夫为人刚直不阿,曾在宴会上饮酒骂人,得罪丞相,以致族诛。见《汉书。卷五二。灌夫传》。后泛指粗鲁率性的人。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俺非是爱酒的閒陶令,也不学使酒的莽灌夫,一谜价痛饮兴豪粗。」
《国语辞典》:弥月酒(弥月酒)  拼音:mí yuè jiǔ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所举行的宴会。也称为「满月酒」。
《国语辞典》:谢师宴(谢师宴)  拼音:xiè shī yàn
学生为答谢师恩所举行的宴会。
《国语辞典》:庆功宴(庆功宴)  拼音:qìng gōng yàn
庆祝成功或表彰功绩所举行的宴会。如:「王老闆特地为凯旋归来的球员摆开盛大的庆功宴。」
《国语辞典》:鸡尾酒会(鸡尾酒会)  拼音:jī wěi jiǔ huì
设置鸡尾酒及点心来招待宾客的宴会。客人可以随意取食、自由交谈。
《漢語大詞典》:果子局
宋 代官府宴会时专门供应果品的机构。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四司六局:“果子局专掌装簇、盘飣、看果、时果,準备劝酒。”
《漢語大詞典》:拆字令
吃酒宴会时,用拆字方式行令。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 隋煬帝 尝会饮,为拆字令,左右取离合之意,谓 杳娘 曰,我取杳字为十八日;宫婢 罗罗 侍立,分罗字为四维。”
《國語辭典》:杯酒戈矛  拼音:bēi jiǔ gē máo
戈矛,比喻纷争。「杯酒戈矛」比喻在酒宴中引起的仇隙。《负曝闲谈》第二五回:「华尚书看罢,把他酒都吓醒了。……楞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人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请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漢語大詞典》:传花击鼓(傳花擊鼓)
游戏的一种。宴会上,人们随鼓声传递花,至鼓声止时,花在谁手即为负,罚饮酒。《金瓶梅词话》第十三回:“传花击鼓,懽乐饮酒。”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遂令开讌,传花击鼓,坐月飞觴,备极其乐。”
《漢語大詞典》:春宵宫
(1).古宫殿名。相传为 周穆王 东巡时宴会 西王母 之处。见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2).古宫殿名。在 姑苏台 上,为 春秋 吴王 夫差 与 西施 宴乐之所。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漢語大詞典》:蟠桃胜会(蟠桃勝會)
神话中 西王母 在 瑶池 设的品尝仙桃的宴会。其雏形见《汉武内传》《西游记》第五回:“一朝, 王母娘娘 设宴,大开宝阁, 瑶池 中做‘蟠桃胜会’。” 胡适 《〈西游记〉考证》七:“天上的贵族要开蟠桃胜会,他们依着‘上会的旧规’,自然不请这位前任弼马温。”亦作“ 蟠桃嘉会 ”。《西游记》第五回:“ 大仙 道:‘蒙 王母 见招,去赴蟠桃嘉会。’”亦省作“ 蟠桃会 ”、“ 蟠桃 ”。 明 无名氏 《霞笺记·霞笺重会》:“夫妻本是前生定,曾向蟠桃会里来。”白雪遗音·八角鼓·玉液琼浆:“古来饮酒有仙方,蟠桃会上孰为王。”白雪遗音·剪靛花·一朵红云:“八仙过海来庆寿, 王母娘娘 赴蟠桃。”参见“ 蟠桃 ”。
《國語辭典》:蟠桃  拼音:pán táo
1.植物名。蔷薇科李属。原产中国大陆。果实也称为「蟠桃」,呈扁圆形,中有凹窝,其味甘美。参见「桃」条。
2.神话中的仙桃。传说三千年结果一次,吃了可以长生不死。《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愿今日蟠桃结实,可偷三五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