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魔舞  拼音:tiān mó wǔ
一种舞蹈。本为唐代音乐,至元顺帝时,以十六名宫女,盛饰珠缨,扮成菩萨相,以佛曲伴奏,赞佛而舞。有时也用于宴享,以娱宾客。《元史。卷四三。顺帝本纪六》:「时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
《漢語大詞典》:禁院
(1).宫中庭院。 唐 李贺 《堂堂》诗:“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己未朝考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余欲刻画‘想’字,有句云:‘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
(2).指宫廷官署。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西涯待友》:“ 西涯 身处禁院,不能厚待一友。”
《漢語大詞典》:供奉曲
宫廷内演奏的歌曲。 唐 刘禹锡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诗:“休唱 贞元 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國語辭典》:宫市(宮市)  拼音:gōng shì
于皇宫内设市肆。汉灵帝、南朝齐东昏侯、唐德宗、前蜀后主皆曾行之。
《漢語大詞典》:门谢(門謝)
赴宫廷谢恩。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章惇 坐不进呈 蔡确 母 明氏 状,放罪。 惇 无一言,即日门谢。” 宋 文天祥 《纪年录》:“予门谢讫,即上疏乞斩 董宋臣 ,以一人心。”
分類:宫廷谢恩
《國語辭典》:象人  拼音:xiàng rén
1.人偶。
2.祭礼中戴假面具的人。《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
《漢語大詞典》:内酒
宫廷作坊酿制的酒。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小廩给每分白米一斗,银八分……内酒一,银一钱八分,黍柴四束,四分。”
《漢語大詞典》:洗象
明 清 时 北京 习俗,每年六月初伏在护城河内为宫廷所养的象洗澡。 清 屈大均 《洗象行》:“玉河六月河水长,朝廷旧典赐洗象。”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六月, 宣武门 看洗象, 西湖 赏荷。”参阅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皇都杂记·洗象》
《漢語大詞典》:轩闼(軒闥)
(1).宫门。借指宫廷。陈书·后主纪:“对轩闥而哽心,顾扆筵而慓气。” 宋 苏辙 《免太中大夫门下侍郎表》之一:“及夫进贰 文昌 ,日侍轩闥。随众出入,得失何补於万几。”
(2).泛指高门大户。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五:“有木香苒苒,山头生一蕟;主人不知名,移种近轩闥。”
分類:宫门宫廷
《國語辭典》:御医(御醫)  拼音:yù yī
宫中御用的医师。《晋书。卷三八。文王六传。齐王攸传》:「帝遣御医诊视,诸医希旨,皆言无疾。」《红楼梦》第八三回:「方才风闻宫里头传了一个太医院御医、两个吏目去看病。」
《國語辭典》:甲馆(甲館)  拼音:jiǎ guǎn
1.汉代皇宫中的楼观。《汉书。卷九八。元后传》:「甘露三年,生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适皇孙。」。南朝梁。简文帝〈叙南康简王薨上东宫启〉:「常愿陪承甲馆,同奉画堂。」
2.南北朝宫廷中的藏书馆。《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樊逊传》:「今所雠校,供拟极重,出自兰台,御诸甲馆。」南朝梁。元帝〈上东宫古迹启〉:「施宜八分之巧,元常三体之妙;史籀、李斯之篆,梁鸿、曹喜之书,莫不总萃桂宫,盈满甲馆。」
3.上等宅舍。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筑甲馆于铜驼,并高门于北阙。」
《漢語大詞典》:内饔
(1).官名。周礼·天官·内饔:“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凡宗庙之祭祀,掌割亨之事。”
(2).借指宫廷中的膳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内臣 郑昭信 掌内饔十五年。”
《漢語大詞典》:六司
(1). 隋 宫廷女官名。 隋文帝 开皇 二年,宫内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六司:一司令,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二司乐,掌音律;三司饰,掌簪珥花严;四司医,掌方药卜筮;五司筵,掌铺设洒扫;六司制,掌衣服裁缝。参阅隋书·后妃传序
(2). 唐 府州置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官。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武德 初,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书佐皆为司功等参军事,有府四人,史十人。”
《漢語大詞典》:内干(内幹)
(1).在宫内掌管。后汉书·窦宪传:“ 和帝 即位,太后临朝, 宪 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誥命。” 李贤 注:“干,主也,或曰古‘管’字也。”
(2).指主管宫廷机要的人。宋书·何偃传:“内干 胡法宗 宣詔,逮问北伐。”
(3).指主管家政之才。 明 李东阳 《先叔父前金吾左卫百户李公墓志铭》:“初娶 唐氏 ,秀朗有内干。”
《漢語大詞典》:禁钥(禁鑰)
宫门钥匙。亦指宫廷门禁。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禁钥通三鼓,归鞭任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