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疏宗
亦作“疎宗”。 远房宗族。宋书·王镇恶传:“ 镇恶 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疎宗。”
分類:远房宗族
《国语辞典》:族伯  拼音:zú bó
年纪大于父亲的从堂伯叔。亦泛指同宗族中和父亲同辈而年纪较长的人。
《漢語大詞典》:支裔
(1).流派,支派。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之一:“今夫 建寧 非清旷之所、高明之奥、文采之区乎……其大贤鸿儒,则有 失 、 蔡 、 游 、 胡 、 魏 、 真 之辈,其他支裔,不可胜数。” 清 龚自珍 《语录》:“《礼经》遗文四篇,亦无甚关繫,且《公冠篇》乃 汉 人所造,非 周 之文,大约礼家之支裔。” 李大钊 《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溯其渊源,远则为白莲教的支裔,近则为义和团的流派。”
(2).旁系宗族。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缅甸东北西路地形考:“ 曩占 所灭 孟连 ,其土司曰 刀派先 者,逃入 中国 ,自供 缅 之支裔。”
《漢語大詞典》:正姓
谓同一宗族始祖之姓。《礼记·大传》“繫之以姓而弗别” 汉 郑玄 注:“始祖为正姓,高祖为庶姓。” 孔颖达 疏:“姓,正姓者,对氏族谓正姓也。云‘始祖为正姓’者,若 炎帝 姓 姜 、 黄帝 姓 姬 , 周 姓 姬 ,本於 黄帝 , 齐 姓 姜 ,本於 炎帝 , 宋 姓 子 ,本於 契 ,是始祖为正姓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不可亦可类:“故 刘嘏 以为同姓有正姓、庶姓、单姓、复姓之分。”
《漢語大詞典》:宗轨(宗軌)
宗族的传统、旧则。 汉 班固 《典引》:“陛下仰监 唐 典,中述祖则,俯蹈宗轨,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
分類:宗族
《漢語大詞典》:觉罗(覺羅)
(1). 清 室宗族人的称号。《清会典·宗人府·宗令宗正宗人职掌》:“ 显祖 宣皇帝 本支为宗室,伯叔兄弟之支为 觉罗 。”此为官 觉罗 。《冷眼观》第十二回:“僕镶黄世胄, 长白 名家,为 觉罗氏 之子孙。”
(2). 宋 徽 钦 二宗后裔,居于 三姓 (今 黑龙江 依兰 )等处, 清 初编入八旗者,亦称 觉罗 ,为民 觉罗 。此 觉罗 译言为 赵氏 。
《漢語大詞典》:族裔
宗族的后代。 清 方东树 《〈刘悌堂诗集〉序》:“ 刘君 悌堂 , 海峰 族裔也,质性端慤,践履甚至;其诗宗述,本乎家学。”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一日,先生族裔有居 湘潭 名 世全 者,介其友 欧阳君 兆熊 ,访余於城南旅寓。”
分類:宗族后代
《漢語大詞典》:族尊
宗族中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衡山 白果 地方的女子们,结队拥入祠堂,一屁股坐下便吃酒,族尊老爷们只好听她们的便。”
《漢語大詞典》:宗侄(宗姪)
亦作“ 宗侄 ”。 指同宗族的侄辈。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无何,宗姪 义方 ,观察 福建 。”红楼梦第三回:“ 雨村 先整了衣冠,带着童僕,拿了‘宗侄’的名帖,至 荣府 门上投了。”
见“ 宗姪 ”。
《國語辭典》:私塾  拼音:sī shú
旧时家庭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通常只有一个老师,依学生程度而个别指导,教材和学习年限没有一定,不同于有制度的学校。
《漢語大詞典》:灵宗(靈宗)
(1).有德的祖先。汉书·扬雄传上:“灵宗初谍 伯侨 兮,流于末之 扬侯 。”
(2).神灵的宗族。太平广记卷四九二引 唐 无名氏《灵应传》:“ 九娘子 灵宗异派,呼吸风云,蠢尔黎元,固在掌握,又焉得示弱於世俗之人。”
(3).灵气的本源。云笈七籤卷四四:“天地之资元,阴阳之灵宗……并制命於桃君之气也。”云笈七籤卷五十:“夫三一者,乃一身之灵宗,百神之命根。”
《漢語大詞典》:旁宗
宗族中的旁支,旁系。北史·邢峦传:“ 嘏 无子, 峦 高祖 盖 ,自旁宗入后。”
《國語辭典》:族田  拼音:zú tián
宗族共有的田地。包括祭田、社田、义庄田、祠堂田等。由族长或委托专人经管,所收地租用于祭祀、助学、救济等。
《分类字锦》:南族
欧阳原功 阮籍才华胜南族,谢安清致满东山。
分类:宗族
《國語辭典》:远房(遠房)  拼音:yuǎn fáng
宗族关系比较疏远的亲戚。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上坟的是女儿和这侄儿,还是近房也那远房。」《福惠全书。卷二○。刑名部。杂犯》:「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得立庶长子,若无出,先尽亲房,无则许立远房。」也称为「远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