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圣乐(圣乐)  拼音:shèng yuè
宗教仪式进行中所使用或演奏的音乐或歌曲。尤指教会中所使用的乐曲而言。
《國語辭典》:国教(國教)  拼音:guó jiào
1.由国家明文规定,全国人民所信仰的宗教。
2.「国民教育」的缩称。参见「国民教育」条。
《漢語大詞典》:科法
(1).法令;宗教戒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诸葛亮 围 陈仓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亮 围 陈仓 ,使 昭 乡人 靳详 於城外遥説之, 昭 於楼上应 详 曰:‘ 魏 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衡山 周混沌 ……自幼入道,科法清严,今为 南岳 首冠。”
(2).指科举取士之法。宋史·选举志一:“若谓科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材,致不如古。”
《漢語大詞典》:禁杀(禁殺)
由于奉行宗教戒律或其他原因,于特定的日期,禁止宰杀动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禁杀怪事:“乃禁杀更有可笑者,如 正德 己卯, 武宗 南巡,禁宰猪,则民间将所畜无大小俱杀以醃藏。”
《國語辭典》:牧师(牧師)  拼音:mù shī
1.基督新教的传教士称牧师,取牧者与教师二义。
2.职官名。掌理牧场的官员。《周礼。夏官。牧师》:「牧师,掌牧地,皆有厉禁而颁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赞焚莱。」
《國語辭典》:祭司  拼音:jì sī
介于神灵与人之间的中间人,在祭仪中代表或领导人们向神灵祈祷或作祭。
《漢語大詞典》:素斋(素齋)
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西游记》第五六回:“那妈妈儿贤慧,即便携转小儿,咐吩煮饭,安排一顿素斋,他师徒吃了。”
《國語辭典》:信香  拼音:xìn xiāng
旧时以香为信使,可以把愿望传达给神明,故称为「信香」。《三国演义》第八九回:「次日,孔明备信香礼物,引王平及众哑军,连夜望山神所言去处,迤逦而进。」
《國語辭典》:信仰  拼音:xìn yǎng
1.信服敬慕。如:「国人都衷心信仰孔孟思想。」
2.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的极度信服和敬慕。如:「宗教信仰的自由,是宪法保障的权利。」
《国语辞典》:理教  拼音:lǐ jiào
一种宗教。清初羊来如所创,以戒绝烟酒,破除迷信,修身仁让为教旨,民国十七年呈准列为宗教。
《国语辞典》:罗教(罗教)  拼音:luó jiào
明、清时新兴的民间宗教。创始人罗清,采取道家无为思想和佛教空无论,揉和为「无生老母,真空家相」的教义,并著五部六册宝卷为立教经典。流播甚广,后代衍裔支派繁多,有老官斋教、真空教等,是近代重要的民间宗教之一。也称为「罗祖教」、「无为教」。
《國語辭典》:会社(會社)  拼音:huì shè
1.日本称商业公司为「会社」,如「株式会社」即指股份有限公司。
2.旧时指社会团体或组织,如秘密会社、华人会社、体育会社、慈善会社等等。
《漢語大詞典》:金刚禅(金剛禪)
民间秘密宗教组织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近世 江 浙 有事魔吃菜者,云其原出於五斗米而诵《金刚经》,其説皆与今佛者之言异,故或谓之金刚禪。” 宋 陆游 《条对状》之七:“妖幻邪人,平时誑惑良民,结连素定,待时而发,则其为害未易可测,伏缘此色人处处皆有…… 江西 谓之金刚禪, 福建 谓之明教。”参见“ 明教 ”。
《國語辭典》:明教  拼音:míng jiào
1.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思想。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在五代、宋、元时,常被利用作为组织作乱的工具。最著名的有方腊之乱、王念经之乱。
2.高明的指教。《战国策。魏策一》:「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国语辞典》:灵歌(灵歌)  拼音:líng gē
天主教、基督教的宗教圣歌。主要来自十七世纪中期逐句吟唱圣经的诗篇,以团体合唱的方式,加入和声与叠句,以激励人心或发抒苦闷,赞美天主。可分为〈白人灵歌〉、〈黑人灵歌〉、〈福音赞美歌〉。
《国语辞典》:成正果  拼音:chéng zhèng guǒ
谓佛、道的修行人达到自己的宗教的最高成就。后借以比喻有所成就。如:「这次联考他总算得成正果,考上大学。」《儒林外史》第二回:「当初也在这些事里顽耍,这几年成了正果,家里房子盖的像天宫一般,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