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宗师(宗師) 拼音:zōng shī
1.崇拜景仰,尊以为师。《汉书。卷三○。艺文志》:「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后汉书。卷五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谢弼》:「中直方正,为乡邑所宗师。」
2.为众所尊崇的学者。《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朱浮》:「寻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使孔圣之言传而不绝。」唐。颜真卿 尚书刑部侍郎孙逖文公集序:「夫然,信可谓人文之宗师,国风之哲匠者矣!」
3.明、清时对提督学政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次年,宗师田洪录科考,韩子文又得吴太守一力举荐,拔为前列。」《儒林外史》第三回:「正直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
4.职官名。汉置,掌管训导宗室子弟之事。《汉书。卷一二。平帝纪》:「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晋书。卷五九。列传。汝南王亮》:「时宗室殷盛,无相统摄,乃以亮为宗师,本官如故。」
2.为众所尊崇的学者。《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朱浮》:「寻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使孔圣之言传而不绝。」唐。颜真卿 尚书刑部侍郎孙逖文公集序:「夫然,信可谓人文之宗师,国风之哲匠者矣!」
3.明、清时对提督学政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次年,宗师田洪录科考,韩子文又得吴太守一力举荐,拔为前列。」《儒林外史》第三回:「正直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
4.职官名。汉置,掌管训导宗室子弟之事。《汉书。卷一二。平帝纪》:「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晋书。卷五九。列传。汝南王亮》:「时宗室殷盛,无相统摄,乃以亮为宗师,本官如故。」
《漢語大詞典》:辽鹤(遼鶴)
《漢語大詞典》:骑竹(騎竹)
(1).《后汉书·郭伋传》:“ 伋 前在 并州 ,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因以“骑竹”为称美州郡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唐 刘禹锡 《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餘故吏,骑竹见新童。” 宋 危西麓 《风流子·郭县尹美任》词:“看父老裊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 元 赵孟俯 《送柳汤左怀孟总管》诗:“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亦作“ 骑青竹 ”。 唐 杜甫 《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诗:“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费长房 从仙人 壶公 入深山学道,后“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后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宋 赵彦瑞 《念奴娇·中秋》词:“归来一笑, 葛陂 还访骑竹。”
(3).见“ 骑竹马 ”。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费长房 从仙人 壶公 入深山学道,后“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后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宋 赵彦瑞 《念奴娇·中秋》词:“归来一笑, 葛陂 还访骑竹。”
(3).见“ 骑竹马 ”。
《漢語大詞典》:办道(辦道)
修道,学道。《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你今既已看破,便可离尘办道。”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折:“学通文武,习就大才;不肯进取功名,脩行办道,侍养老身。”《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面奏我王,臣誓不回,只在山中修行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