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8,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退学
书包
学号
界方
还课
恩师
颁学
选科
廪粮
公冶长
大学生
考生
选修
走读
巡堂
《國語辭典》:退学(退學)  拼音:tuì xué
学生因严重违反校规或课业成绩不及格,达一定比例者,不得继续在校就读。
《國語辭典》:书包(書包)  拼音:shū bāo
装书用的背包。如:「开学了,小学生开心地背著书包上学去。」
《国语辞典》:学号(学号)  拼音:xué hào
学校为方便管理所编予学生的学籍号码。如:「我们学校的学号前面二码是代表入学学年。」
《國語辭典》:界方  拼音:jiè fāng
1.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一般为木制,也有用玉石、象牙、水晶等为材料者。《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书案上文房四宝,压纸界方下露出些纸,信手取看时,是一幅词。」
2.醒木。说书人拍案引起听众注意,所使用的硬木,称为「界方」。《水浒传》第五一回:「拈起锣棒,如撒豆般点动。拍下一声界方,念了四句七言诗。」
《漢語大詞典》:还课(還課)
老师授课之后,给学生一段复习时间,再由学生复述授课内容,以便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
《國語辭典》:恩师(恩師)  拼音:ēn shī
本指有恩于己的老师,今多用于学生对老师的敬称。如:「今日我有如此成就,完全是靠恩师当年的教诲。」《儒林外史》第七回:「范进进来,口称恩师,叩谢不已。」
《漢語大詞典》:颁学(頒學)
谓分别学生才艺高下。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声。” 郑玄 注:“春使之学,秋颁其才艺所为。” 贾公彦 疏:“春,物生之时,学子入学。秋,物成之时。颁,分也,分其才艺高下。”
《漢語大詞典》:选科(選科)
学生选择自己要学的科目。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桥》:“ 狄更生 先生替我在他的学院里说好了,给我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讲。”
《漢語大詞典》:廪粮(廩糧)
(1).公家给予的粮食。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廩粮,为作褐衣。”
(2).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今后武生考劣等,俱宜追所食廩粮,以警其餘。”
《國語辭典》:公冶长(公冶長)  拼音:gōng yě cháng
人名。字子长,春秋时齐人,生卒年不详。孔子弟子。孔子称其贤,妻以女,传说能通鸟语。
《國語辭典》:大学生(大學生)  拼音:dà xué shēng
就读于大学院校的学生,称为「大学生」。
《國語辭典》:考生  拼音:kǎo shēng
参加考试的人。如:「参加各项考试,考生都可以事先看考场。」
《國語辭典》:选修(選修)  拼音:xuǎn xiū
学生在可自由选择的科目中,选定所要学习的科目。如大学中的选修课程,相对于必修而言。
《漢語大詞典》:走读(走讀)
学生只在私塾或学校上课,而不住宿。 清 秋瑾 《精卫石》第六回:“其时诸女皆进学校,因人多,校中不便畅叙,故另租一室,日常走读。” 周作人 《知堂回想录·三味书屋》:“第二种为私塾,设在先生家里,招集学生前往走读。”
《国语辞典》:巡堂  拼音:xún táng
师长视察学生的上课情形,称为「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