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71,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主馈
改嫁
红脸
双尖
竹筒
子满
裙布
鸾龙
石黛
百不知
金虫
破败
坤顺
再适
玉梭
《漢語大詞典》:主馈(主饋)
(1).旧时指妇女主持烹饪等家事。 唐 权德舆 《叔父华州司士参军墓志铭》:“夫人 陈 郡 殷氏 ……自执筓主馈,逮四十年,孝慈柔明,六姻是仰。” 明 宋濂 《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凡主馈非精凿弗敢进。烝尝宾燕,悉中条序,必丰必洁。”
(2).指妻室。 唐 常衮 《谢妻封弘农郡夫人表》:“又蒙曲私,霑及主馈。”
《國語辭典》:改嫁  拼音:gǎi jià
寡妇或离婚的妇女,再次与他人结婚。《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先兄弃世已三载,家嫂寡居,终非了局,弟常劝其改嫁。」也作「改醮」、「再醮」。
《國語辭典》:红脸(紅臉)  拼音:hóng liǎn
1.红的脸。如:「红脸关公」。
2.害羞的样子。唐。司空曙 观妓诗:「翠蛾红脸不胜情,管绝弦馀发一声。」
3.发怒、闹彆扭。《红楼梦》第十一回:「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
《漢語大詞典》:双尖(雙尖)
(1).犹双峰。 宋 苏轼 《雪后书兆台壁》诗之一:“试埽 北臺 看 马耳 ,未随埋没有双尖。” 王文诰 辑注:“ 查 注:‘水经注: 马耳山 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 誥 案:‘句谓试埽 北臺 登望,则羣山为雪所封,惟 马耳 双尖犹未没也。’”
(2).指旧时缠足妇女的一双鞋子。 元 萨都剌 《绣鞋》诗:“双尖不露行復顾,犹恐人窥针线情。” 明 孟称舜 《娇红记·絮鞋》:“我把双尖拾在綉衾傍。小姐呵,你虽然硬抵著牙儿强,如今可也洩漏春光在这厢。”
《國語辭典》:竹筒  拼音:zhú tǒng
将竹横截成段,节与节间的中空部分可用来盛物,故称为「竹筒」。如:「旧时,大人都用竹筒做成扑满,让小孩子用来存钱。」《聊斋志异。卷四。促织》:「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漢語大詞典》:子满(子滿)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六七月时全身浮肿、腹胀而喘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肿胀喘满曰子满。”注:“遍身俱肿,腹胀而喘,在六七个月时者,名曰子满。”
《漢語大詞典》:裙布
(1).粗布衣裙。贫家妇女的装束。 明 唐顺之 《王冢妇唐孺人墓志铭》:“呜呼!吾母 任宜人 有 少君 裙布之俭,是以诸女化之。”红楼梦第五七回:“因 薛姨妈 看见 邢岫烟 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釵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説给 薛蟠 为妻。”
(2).借指糟糠之妻。 明 高明 《琵琶记·临妆感叹》:“你便做腰金衣紫,须记得荆釵与裙布。” 清 孙枝蔚 《赠汪舟次诗》:“维余漂荡人,髮素血已枯。三冬辞裙布,万里隔荆株。”
《漢語大詞典》:鸾龙(鸞龍)
(1).鸾与龙。比喻帝王。《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伏惟所天,优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 李善 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设以喻焉。” 晋 潘尼 《释奠颂》:“微微下臣,过充近侍。猥躡风云,鸞龙是厠。” 唐 武元衡 《学仙难》诗:“玉殿笙歌 汉 帝愁,鸞龙儼驾望 瀛洲 。”
(2).比喻优秀人材。 清 蒲松龄 《二月代刘世其与王司寇阮亭先生启》:“载维亲家:门内鸞龙,人门杞梓。”
(3).妇女头饰名。 清 王鹏运 《凄凉犯·用白石韵》词:“麝尘溅处,颤鸞龙宝釵零落。”
《國語辭典》:石黛  拼音:shí dài
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如石墨之类的物品。南朝陈。徐陵 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靥。」唐。刘长卿 扬州雨中张十宅观妓诗:「残妆添石黛,艳舞落金钿。」
《漢語大詞典》:百不知
唐穆宗 时京城妇女首饰的别称。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长庆 中,京城妇人首饰,有以金碧珠翠,笄櫛步摇,无不具美,谓之‘百不知’。”
《國語辭典》:金虫(金蟲)  拼音:jīn chóng
金龟子的别名。参见「金龟子」条。
《國語辭典》:破败(破敗)  拼音:pò bài
残坏、破旧败坏。如:「这幢破败的房子,从前曾经是豪华布庄。」
《漢語大詞典》:坤顺(坤順)
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后以“坤顺”称妇女温柔顺从。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宫训》:“宫树槐根隐隐,从地府学成坤顺。”
《漢語大詞典》:再适(再適)
(1).谓第二次得其人。尚书大传卷二:“古者诸侯之於天子也,三年一贡士……一适谓之攸好德,再适谓之贤贤。”《汉书·武帝纪》:“再适谓之贤贤。”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适,得其人。”
(2).妇女再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廖姥 ﹞年未三十而寡,誓不再适。”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 钱牧斋 宗伯有甥女,夫死再适, 钱 往贺。”
《漢語大詞典》:玉梭
(1).织布梭的美称。 隋 江总 《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 唐 李峤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元 姚燧 《凭阑人》曲:“织就回文停玉梭,独守银灯思念他。”
(2).妇女首饰名。 宋 黄庭坚 《鹧鸪天》词:“背人语处藏珠履,覰得羞时整玉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