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7,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娘娘
受月
妈妈
粉汗
月眉
下红
挽袖
珠钿
折齿
红女
宝钿
坤道
丰韵
笄珈
金鎞
《國語辭典》:娘娘  拼音:niáng niáng
称谓:(1)古代对皇后或贵妃的称呼。《三国演义》第三回:「人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三侠五义》第一五回:「娘娘不觉失声道:『嗳哟!包卿!苦煞哀家了!』」(2)称女性神明。如:「注生娘娘」。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西顶娘娘庙在万寿寺西八、九里,每至四月,自初一起,开庙半月,繁盛与万寿寺同。」(3)对妇女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他家那些娘娘们房里,一个人一个斗大的夜明珠挂在梁上,照的一屋都亮,所以不点蜡烛!」(4)子女对母亲的称呼。《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目连缘起》:「娘娘且是亲生母,我是娘娘亲福(腹)儿。」
《國語辭典》:娘娘(孃孃)  拼音:niáng niáng
称谓。一种对母亲的称呼。《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汉将王陵变》:「傥若一朝拜金阙,莫忘娘娘哺乳恩。」
《漢語大詞典》:受月
方言。谓妇女坐月子。
《國語辭典》:妈妈(媽媽)  拼音:mā ma
称谓:(1)对母亲的称呼。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黄法师醮》:「黄师见夫人在坐,叔介至前,即仆地曰:『妈妈在此,……。』」《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三出》:「奴家爹爹王德用,身为宰执,名号黑王。妈妈两国夫人刘氏。」(2)对年长妇人的称呼。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二出:「东村头张妈妈,西村头李妈妈。」《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两个见是个妇人,无甚妨碍,便动问道:『妈妈何来?为甚这般苦楚?可对我们说知则个。』」(3)对老妻的称呼。《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士廉,年过六旬,妈妈死后,孑然一身,并无儿女。」《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衙内告夫人:『妈妈尊察,只取得他来,交为一妳母足矣。』」(4)鸨母。即妓女的假母。《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师师闻道,諕得魂不著体,急离坐位,说与他娘……,李妈妈听得这话,慌忙走去告报与左右二厢捉杀使孙荣。」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妾身是洛阳乐籍张妈妈是也。来到这汴梁闻知这郑一女儿月莲,因不挣钱,赌气要卖。」也称为「妈儿」。(5)婢女对女主人的称呼。《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二出》:「(净、贴)妈妈,莫要提起。(未)照管头撞。(丑)你与我请府眷轿先去,我一面备马来。」《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告妈妈,不是锦儿多口,不如妈妈且归,明日爹爹自归来。」(6)对婆婆的称呼。《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恼得心头火气冲,不知那个是妈妈,不知那个是公公。」
《漢語大詞典》:粉汗
指妇女之汗。妇女面多敷粉,故云。 唐 元稹 《生春》诗之二十:“柳误啼珠密,梅惊粉汗融。” 宋 苏轼 《四时词》之三:“新愁旧恨眉生緑,粉汗餘香在蘄竹。”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至其后, 芸 犹粉汗盈盈,倚女而出神焉。”
分類:妇女敷粉
《漢語大詞典》:月眉
妇女状如初月的秀眉。 唐 李贺 《昌谷诗》:“泉樽 陶宰 酒,月眉 谢郎 妓。” 王琦 汇解:“ 梁武帝 诗:容色玉耀眉如月。谓眉之湾环,状如初月也。”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詔下人间选好花,月眉云髻尽名家。” 宋 周必大 《朝中措》词:“月眉新画露珠圆,今夕正相鲜。”
《国语辞典》:下红(下红)  拼音:xià hóng
妇女阴部流血的病症。《红楼梦》第五五回:「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
《國語辭典》:挽袖  拼音:wǎn xiù
捲起袖子。如:「他只要一回家,便主动挽袖下厨,煮饭烧菜。」《红楼梦》第五五回:「平儿见侍书不在这里,便忙上来与探春挽袖卸镯。」
《漢語大詞典》:珠钿(珠鈿)
嵌珠的花钿。多为妇女首饰。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多情。行乐处,珠鈿翠盖,玉轡红缨。” 元 大欣 《次韵张梦臣侍御游蒋山五十韵》:“珠鈿沉眢井,金铺委坏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丑狐:“女自往搜括,珠鈿衣服之外,止得二百餘金。”
《漢語大詞典》:折齿(折齒)
(1).折断牙齿。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杜预 注:“孺子, 荼 。 景公 尝衔绳为牛,使 荼 牵之, 荼 顿地,故折其齿。”后用为为人民操劳的典实。 赵朴初 《感遇--为周总理而作》诗:“回首丘山,折齿孺子。”
(2).指备受挫辱。 汉 邹阳 《狱中上书》:“ 范雎 摺脇折齿於 魏 ,卒为 应侯 。”参见“ 折胁 ”。
(3).晋书·谢鲲传:“邻家 高氏 女有美色, 鯤 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 幼舆 折齿。’”后用为调戏妇女被拒而受惩的典故。 唐 韩偓 《〈香奁集〉序》:“麄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之慙。”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踰墙已成,折齿唯命。”
《漢語大詞典》:折胁(折脅)
战国 时, 魏 范雎 随 须贾 使 齐 ,因 齐王 喜 雎 有辩才,致以金、牛、酒。 雎 虽未受,但 须贾 疑其以 魏国 阴事告 齐 。 魏 相知之,大怒,使人笞击 雎 ,折胁折齿几死。后奔 秦 ,得重用。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因以“折胁”为受诬遭辱的典实。韩非子·难言:“ 宰予 不免於 田常 , 范雎 折胁於 魏 。”陈书·蔡景历传:“昔折胁游 秦 ,忽逢盼採;檐簦入 赵 ,便致留连。”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俾折胁臏脚之伦,得自拂饰,以期效命於鞭策之下。”
分類:范雎
《國語辭典》:红女(紅女)  拼音:gōng nǚ
从事纺织、针黹之类工作的女子。《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农夫释耒,红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
《國語辭典》:宝钿(寶鈿)  拼音:bǎo diàn
用宝石制成的首饰。唐。张柬之〈东飞伯劳歌〉:「谁家绝世绮帐前,艳粉红脂映宝钿。」
《漢語大詞典》:坤道
(1).谓大地的属性。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西北,乾道也;东南,坤道也。东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浅,其生物滋。”
(2).犹妇德。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册太上皇后表》:“母仪有光,坤道克顺。”
(3).犹妇道。指妇女。 沙汀 《淘金记》九:“我们坤道人家,就是想不开呀。”
《國語辭典》:丰韵(丰韻)  拼音:fēng yùn
美好的风度和姿态。《红楼梦》第六三回:「芳官吃的两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
《漢語大詞典》:笄珈
原指妇人首饰。亦代指妇女。 明 张居正 《神母授图万年永赖颂》:“洪惟我 圣母慈圣宣文皇太后 ,圣善天成,睿明神启。蚤膺符命,叶元云之徵;兼苞艺文,垂彤史之训。启迪英圣,则宫闈之师保;登翼太平,则笄珈之 尧 舜 。”
《漢語大詞典》:金鎞
亦作“ 金錍 ”。亦作“ 金篦 ”。
(1).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涅槃经》卷八:“如目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周书·张元传:“其夜,梦见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只为金篦能刮眼,更将玉尺付君身。”
(2).古代妇女的一种金质首饰。亦可用以梳发。 唐 寒山 《诗》之三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三国志平话》卷中:“夫人将过带,见一红绒头,用金錍儿挑之,上有詔书。” 明 陆采 《明珠记·会内》:“羞将白髮金篦拢,闷把菱花照病容。”
(3).弹筝用的金属刮板。 元 李唐宾 《望远行》曲:“闷拂银筝,暂也那消停,响瑶阶风韵清…… 高力士 诉与实情,金鎞儿諕的人孤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