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哲妇(哲婦)  拼音:zhé fù
1.多谋深虑的妇人。《诗经。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2.贤德的妇人。《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序》:「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隆家人之道。」
《国语辞典》:殷其雷(殷其雷)  拼音:yǐn qí léi
《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殷其雷,劝以义也。」或亦指妇人怀念征夫之诗。首章二句为:「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國語辭典》:梦兰(夢蘭)  拼音:mèng lán
春秋郑文公妾梦兰而生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称妇人有孕为梦兰。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五。痴兰院主》:「婆子惊诧,翌告于朱之夫人,则正于昨夕生一女公子,梦兰而诞,彼此互述,始审生女之为素心后身,遂名曰纫兰。」
《國語辭典》:阴令(陰令)  拼音:yīn lìng
古代君王在后宫所发布有关妇人之事的命令。《周礼。天官。内小臣》:「掌王之阴事、阴令。」
《國語辭典》:望夫石  拼音:wàng fū shí
位于湖北省武昌县北山上,状如人立的大石。相传是古代一位贞妇送夫从役,站在山头上远望丈夫回来,日久所化成的石头。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表示对丈夫思念深切或坚贞的妻子。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有朝一日,准备著搭救你块望夫石。」明。谢谠《四喜记》第三二出:「仰望惟君子,无邪不害思,甘为望夫石,何日是归期?」
《漢語大詞典》:贫妇(貧婦)
贫穷的妇人。《晋书·夏侯湛传》:“吝江河之流,不以濯舟船之畔;惜东壁之光,不以寓贫妇之目。” 明 吴宽 《重建延绿亭记》:“而弱夫贫妇,又岂无不胜其沮洳而相对以怨咨者乎?” 清 唐甄 《景州兴福寺立秋》诗:“独有空闺贫妇嘆,倚栏日望远人还。”
分類:贫穷妇人
《國語辭典》:大嫂  拼音:dà sǎo
称谓:(1)用以称大哥的妻子。(2)称呼较年长朋友的太太。(3)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水浒传》第二四回:「武大叫一声:『大嫂开门!』只见芦帘起处,一个妇人出到帘子下应道:『大哥,怎地半早便归?』」
《漢語大詞典》:里妇(里婦)
(1).同里的妇人。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 明 高启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诗:“出宫非故颜,里妇犹相羡。”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序言:“乡人之酬酢,里妇之应接。”
(2).泛指平民妇女。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及暮将散,忽於曲岸见里妇携幼女,年方十餘岁。”
《漢語大詞典》:犀簪
用犀角制的发簪。或谓妇人用之,尘不着发。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簪击玉甌,令后所爱侍郎 冯无方 吹笙以倚。” 唐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之一:“珠佩元消暑,犀簪自辟尘。”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五○:“去时梔子压犀簪,次第寒花掐到今。”
《漢語大詞典》:傅姆
古时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 唐 杜枚 《杜秋娘》诗:“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宋 司马光 《论公主宅内臣状》:“臣闻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弗纳於邪。公主生于深宫,年齿幼穉,不更傅姆之严,未知失得之理。”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女闻之,窃谓傅姆曰:‘女子託身,惟择所归。’” 梁启超 《倡设女学堂启》:“必待傅姆,《阳秋》之贤 伯姬 ;言告师氏,《周南》之歌淑女。”
《國語辭典》:小娘子  拼音:xiǎo niáng zǐ
1.称少女。通常指自己或他人的女儿。唐。韩愈〈祭女挐子文〉:「阿爹阿八使汝奶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于第四小娘子挐子之灵。」
2.年轻妇女。《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
3.称小老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看了这个标致模样,今与你做个小娘子,难道消不得千金!」
《國語辭典》:面首  拼音:miàn shǒu
古代专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资治通鉴。卷一三○。宋纪十二。明帝泰始元年》:「帝乃为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國語辭典》:酒母  拼音:jiǔ mǔ
1.俗称制酒的曲。也称为「酒曲」。
2.酿造米酒时,以曲与蒸米相混和,放入密闭容器中,加水并不时搅拌,经繁殖酵母及充分发酵,称为「酒母」。因其含多量的酵母,故再渐次增加蒸米、水、曲相混,可酿造大量的醪。将醪去滓,即得米酒。也称为「酒娘子」。
《國語辭典》:酒曲  拼音:jiǔ qǔ
一种民歌。概指民间喜庆饮酒时所唱的风俗性歌曲。流传于各个民族中,有不同的名称。每逢婚礼、节日、亲友团叙等场合,边喝边唱。歌词多即兴编唱,内容多为祝福、赞美、劝酒等。曲调各地不一,开朗明快。
《國語辭典》:酒曲(酒麴)  拼音:jiǔ qú
酿酒用的曲。也称为「酒母」。参见「酒母」条。
《漢語大詞典》:内御
(1).即女御。宫中女官。列子·汤问:“王以为实人也,与 盛姬 内御并观之。”
(2).侍女。仪礼·既夕礼:“其母之丧,则内御者浴。” 郑玄 注:“内御,女御也。” 贾公彦 疏:“以妇人称内故,以女御为内御。妇人不死男子之手,故知内御,女御也。天子八十一御妻亦曰女御,与此别也。”
(3).指内侍之官。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 尹知章 注:“谓内侍之官也。”
(4).谓与妇人同房。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三年丧不内御,礼之禁也。”南史·后妃传上·宋顺陈太妃:“ 明帝 素肥,晚年废疾不能内御,诸弟姬人有怀孕者,輒取以入宫。”
《國語辭典》:傅母  拼音:fù mǔ
古代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妇人。犹今之保姆。《喻世明言。卷二四。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崔烈讨了傅母的人情,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