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银河
沧浪
天心
上天
九天
天边
霄汉
沧溟
天高
一天
满天
如雨
黄云
诸天
寥廓
《國語辭典》:银河(銀河)  拼音:yín hé
天空联亘如带的星群。南朝陈。江总〈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看银河斜映瑶阶,都不动纤细尘埃。」也称为「天河」、「天汉」、「星河」、「银汉」、「云汉」。
《國語辭典》:沧浪(滄浪)  拼音:cāng láng
1.青色的水。晋。陆机〈塘上行〉:「发藻玉台下,垂影沧浪渊。」宋。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词:「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2.汉水。《书经。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國語辭典》:天心  拼音:tiān xīn
1.天帝的意志。《书经。咸有一德》:「咸有一德,克享天心。」
2.天空的中央。唐。卢仝 月下寄徐希仁诗:「夜半沙上行,月莹天心明。」
《國語辭典》:上天  拼音:shàng tiān
1.苍天、天空。《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三国魏。曹丕〈芙蓉池作〉诗:「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
2.上帝、主宰万物者。《书经。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唐。韩愈〈归彭城〉诗:「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3.升天、登天。《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动悸。」唐。李洞 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诗:「朱衣映水人归县,白羽遗泥鹤上天。」
《國語辭典》:九天  拼音: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辞。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2.天之极高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宫禁。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涯 宫词三○首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國語辭典》:天边(天邊)  拼音:tiān biān
1.天空的边际。如:「黄昏时天边的彩霞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给。」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不觉的天边黑云重,昏邓邓敢包笼。」
2.极远的地方。如:「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國語辭典》:霄汉(霄漢)  拼音:xiāo hàn
天际。《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望霄汉以永怀,眄山川以增厉。」唐。钱起〈赠阙下裴舍人〉诗:「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國語辭典》:日边(日邊)  拼音:rì biān
1.太阳旁边。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唐。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帝城或天子左右。唐。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國語辭典》:沧溟(滄溟)  拼音:cāng míng
大海。南朝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沧溟之深,不能比其大。」
《国语辞典》:天高  拼音:tiān gāo
1.天空高远广大。《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2.天气清朗,多用于秋天。《文选。宋玉。九辩五首之一》:「悲哉!秋之为气也……天高而气清。」《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二》:「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
《國語辭典》:一天  拼音:yī tiān
1.一日、整日。《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次日,一天无事。」《红楼梦》第一○八回:「明日一早过来,我还要找补叫你们再乐一天呢。」
2.某一日。《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天,老夫妻两个同著媳妇正计议家事,只见舅太太合张太太过来。」《文明小史》第四○回:「恰巧一天,逢之独自一个出外閒逛,沿著鸭子塘走去。」
3.满天。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杂剧色打和毕,且谓:『奏罢今年新口号,乐声惊裂一天云。』参军色再致语,勾合大曲舞。」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时遇冬初,纷纷扬扬下著这一天大雪。」
4.如天一样大。形容极大。《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金瓶梅》第七二回:「明日交你桂姐赶热脚儿来,两当一儿,就与三娘做生日,就与他陪了礼来儿,一天事多了了。」
《國語辭典》:满天(滿天)  拼音:mǎn tiān
充满整个天空。《三国演义》第三○回:「黄昏时分,望鸟巢进发。是夜星光满天。」
《國語辭典》:如雨  拼音:rú yǔ
1.好像下雨一样。比喻数量很多。《诗经。齐风。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雨。」《三国演义》第五回:「坚挥军直杀至关前,关上矢石如雨。」
2.比喻分散。三国魏。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漢語大詞典》:黄云(黄雲)
(1).黄色的云气。(1)天子气。古微书·洛书纬:“ 黄帝 起,黄云扶日。”宋书·符瑞志上:“ 帝尧 之母曰 庆都 ,生於 斗维 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 尧 之诞生,常有黄云垂覆; 舜 之御宇,常有黄云凝空。”(2)祥瑞之气。汉书·郊祀志上:“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姦诈,乃以礼祠,迎鼎至 甘泉 ,从上行,荐之。至 中山 ,晏温,有黄云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 沈佺期 《改年观赦》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3)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 宋 曾巩 《咏雪》:“黄云半夜满千里,大雪平明深一尺。”
(2).黄尘;沙尘。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唐 孟郊 《感怀》诗:“登高望寒原,黄云鬱峥嶸。” 明 王世贞 《立春前一日过尹汝渔副使饮》诗:“落日千门飞鴈去,黄云一骑按雕迴。”
(3).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一:“山晚黄云合,归时恐路迷。” 仇兆鳌 注:“塞云多黄,故公诗云‘黄云高未动’,又云‘山晚黄云合’。”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黄云落日古骨白,砂砾惨淡愁行人。”
(4).比喻成熟的稻麦。 宋 王安石 《同陈和叔游齐安院》诗:“繅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 明 高启 《看刈禾》诗:“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漢語大詞典》:诸天(諸天)
(1).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之曰诸天。长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尸菩萨 生时,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序:“且三界迴沉,诸天倏瞬。”《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人民欢喜皆称嘆,诸天爱护讚精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堂里摆列着诸天圣像。”《西游记》第十七回:“诸天遂来洞口报知。”
(2).指神界的众神位。后泛指天界;天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 玉京 、 蓬莱 、 崑閬 、 姑射 。” 清 林则徐 《即目》诗:“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國語辭典》:寥廓  拼音:liáo kuò
1.空旷、深远。《楚辞。屈原。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2.冷清、空洞。《文选。左思。咏史八首之七》:「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3.形容气度宽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