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庭  拼音:tiān tíng
1.天。《文选。班固。答宾戏》:「未仰天庭,而睹白日也。」
2.术数用语。相术家或医生称人两眉之间为「天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看那小厮时,生得天庭高耸,地角方圆,两耳垂珠,是个不凡之相。」
《国语辞典》:感动天庭(感动天庭)  拼音:gǎn dòng tiān tíng
比喻感动至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口称伯父大德,感动天庭,已为延寿添子。」
分类:感动
《分类字锦》:飞跃天庭(飞跃天庭)
傅元龙铭潜景九渊飞跃天庭
分类:
《分类字锦》:飘响天庭(飘响天庭)
孙楚笳赋奏胡马之悲思咏北狄之遐征顺谷风以抚节飘逸响乎天庭
《分类字锦》:名接天庭
张说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名接天庭长景色,气连宫阙借氛氲。
分类:
《國語辭典》:天门(天門)  拼音:tiān mén
1.天宫之门,指天帝所居住的宫门。唐。沈佺期〈龙池篇〉:「池开天汉分黄一,龙向天门入紫微。」
2.帝王宫殿之门,即君门的尊称。《楚辞。王褒。九怀。通路》:「天门兮地户,孰由兮贤者。」
3.天机之门,指心。《庄子。天运》:「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4.道家称鼻孔或两眉之间的天庭。《老子》第九章:「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五。隐藏章》:「上合天门,入明堂。」
5.星官名。由两颗星组成,属角宿,在西方属室女座。
6.古人称角宿两颗星之间的天区为天门。
7.赌牌九时,庄家的对面。《老残游记》第一九回:「第二条拿了个八点,天门是地之八,上下庄是九点,又赔了一个通庄。」
8.天门冬的别名。参见「天门冬」条。
《國語辭典》:帝庭  拼音:dì tíng
1.朝廷、宫廷。《书经。金縢》:「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宋书。卷九二。良吏列传。杜慧度》:「吾世荷皇恩,杖节三世,常欲投躯帝庭,以报所荷。」
2.祭祀天神的地方。《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鼎宜视宗祢,臧于帝庭,以合明应。」晋。潘岳〈相风赋〉:「立成器以相风,栖灵乌于帝庭。」
《漢語大詞典》:九清
(1).道教语。犹九天。 唐 白居易 《送毛仙翁》诗:“所憇九清外,所游五岳颠。”
(2).指天庭。 前蜀 杜光庭 《白可球明真斋赞老君词》:“伏冀倾光三境,廻驾九清。”《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表上説道:‘陛下玉书金格,已简於九清矣。’”
(3).指帝王居处。 宋 范仲淹 《谢夏太尉》:“奏达九清,增辉多士,敢不竭其素藴。”
《漢語大詞典》:昕庭
天庭。指帝后宫庭。《宋史·乐志十四》:“昕庭发号,式昭德音。”
《漢語大詞典》:云庭(雲庭)
(1).指神仙所居处。《黄庭内景经》“共入太室璇璣门” 唐 梁丘子 注:“《洞房经》云:天有太室、玉房、云庭,中央 黄老君 之所居也。”
(2).天庭。 宋 范仲淹 《祭叶翰林文》:“阔视霄路,直步云庭。”
《漢語大詞典》:真霄
谓天庭。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篇二:“尔慎言浊生之下道,坏真霄之正气也。”
分類:天庭
《國語辭典》:青冥  拼音:qīng míng
1.青天、苍天。唐。李白〈长相思〉诗:「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宋。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词:「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2.三国吴孙权的宝剑。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漢語大詞典》:仙吏
仙界、天庭的职事人员。《西游记》第五回:“那 齐天府 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 大圣 ﹞祇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西游记》第五回:“祇见 蟠桃园 土地、力士同 齐天府 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 明 陈梦璧 《寻幽珠玑岩饮甘泉》诗:“几许鮫人泣得出,但凭仙吏袖将归。”
《漢語大詞典》:龙庭(龍庭)
亦作“ 龙廷 ”。
(1). 匈奴 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后汉书·窦宪传:“躡 冒顿 之区落,焚 老上 之 龙庭 。” 李贤 注:“ 匈奴 五月大会 龙庭 ,祭其先、天地、鬼神。”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五:“化洽鯷海君,恩变 龙庭 长。西北騖环裘,东南尽龟象。”
(2).借指 匈奴 和其他边塞少数民族国家。 唐 李白 《古风》之六:“昔别 雁门关 ,今戍 龙庭 前。”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当薄倖。万里 龙廷 ,知他宿谁家一灵真性。” 清 龚自珍 《皇朝硕辅颂序》:“八地九天之奇兵,祕乎豹略;五行十守之正道,挞此 龙庭 。”
(3).指朝廷。《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敦煌 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 麟臺 早有名。”《英烈传》第六八回:“孩儿应声道:‘万年天子坐龙廷。’” 鲁迅 《呐喊·风波》:“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
(4).隆起的天庭。旧时以为帝王异相。旧唐书·唐俭传:“明公日角龙庭, 李氏 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按,新唐书作“龙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