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视讯会议(视讯会议)  拼音:shì xùn huì yì
视讯会议又称电视会议,是一种对兩个或多个地点的用户,提供双向即时传送语音和动态画面的视听会话型会议。有了视讯会议技术,人们可以不必集合在一起,即可看到与会人员的影像并參与对话。
《国语辞典》:分时系统(分时系统)  拼音:fēn shí xì tǒng
将电脑执行时间分成多个微小时间段,让多个使用者輪流使用。因为处理速度很快,看起來像是同时在分享电脑资源的电脑作业系统。为一种电脑运用的技巧。
《国语辞典》:跨国企业(跨国企业)  拼音:kuà guó qì yè
泛指一家公司其经营范围跨越多个国家,在国际上从事生产、销售、技术转移、资金流通等活动,有不同型态,因此也有不同名称,如多国籍企业、国际企业等。
《国语辞典》:集体诉讼(集体诉讼)  拼音:jí tǐ sù sòng
集体诉讼一词来自美国「Class Action」一词,指称由一个或多个成员作为集团全体成员的代表,代表全体当事人起诉或应诉的诉讼。也称为「集团诉讼」。
《国语辞典》:老人失智症  拼音:lǎo rén shī zhì zhèng
正式诊断名称为「认知障碍症」。患者出现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的功能退化,包括复杂注意力、执行功能、学习与记忆、语言、知觉动作以及社会认知等。失智症有许多不同类型,例如:阿兹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等。
《国语辞典》:希腊群岛(希腊群岛)  拼音:xī là qún dǎo
群岛名。散布在爱琴海中,共有大小岛屿三百多个,分属基克拉哲斯(Cyclades)、北斯波拉迪斯(N. Sporades)、南斯波拉迪斯(S. Sporades)三群岛。大部分岛屿为希腊所有。
《国语辞典》:虚拟主机(虚拟主机)  拼音:xū nǐ zhǔ jī
1.由网路业者架设,供使用者透过网路即可拥有一般电脑主机功能的设备。对使用者而言,因非自己电脑上实体的主机,所以称为「虚拟主机」。
2.一种网路技术,可以让多个主机名称(host name),在单一伺服器(或伺服器组)上运作,而且可以分别支援每个主机名称。虚拟主机可以执行多个网站或服务的技术。
《国语辞典》:烃基(烃基)  拼音:tīng jī
由烃分子减除一个或多个氢原子,所剩下的基。
《国语辞典》:国际性(国际性)  拼音:guó jì xìng
具有与多个国家相关的特性。如:「红十字会是一个国际性的慈善机构,经常在世界各地从事救灾的工作。」
《国语辞典》:畬族  拼音:shē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闽、浙、粤、赣、皖五省八十多个县的山区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今多通用当地的汉语客家方言。主要从事农业,以产茶著称。手工业以细篾斗笠闻名。行一夫一妻制。妇女有财产继承权,地位较男子为高。
《国语辞典》:群组(群组)  拼音:qún zǔ
1.指由多个或部分工作性质相同的人或机器组成的群体。在同一个群体中时,可以彼此的分享对方的资源。
2.电脑作业环境中,将一群使用者集结成一个可互相分享资源的群体。
《国语辞典》:醇类(醇类)  拼音:chún lèi
含有一个或数个羟基或一个或多个碳化氢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醇类因所含羟基数而有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之别。
《國語辭典》:交响曲(交響曲)  拼音:jiāo xiǎng qǔ
Symphony
曲种名。指18世纪中叶后由奥国音乐家海顿所奠立,贝多芬逐渐扩充发展的多乐章器乐合奏曲。古典时期的交响曲通常分为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遵循比较严格的音乐形式,第一乐章多半是快板、奏鸣曲式,中间乐章会涵盖一个慢板乐章、一个小步舞曲或诙谐曲乐章,终乐章大部分为奏鸣曲式或轮旋曲式。浪漫时期之后的交响曲则扩大编制或增加乐章,以及加入更多新的元素,形式也较为自由。
《漢語大詞典》:杩槎(榪槎)
亦作“ 榪叉 ”。 用来挡水的三脚木架。应用时以多个排列成行,每个中设平台,台上置石块,在迎水面上加系横木及竖木,外置竹席,并加培粘土,即可起挡水作用。这种建筑物,很早就用于 四川省 灌县 都江堰 工程中。《人民日报》1974.5.2:“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采用在分水堤附近外江河道上设置榪槎截流的办法,来调节外江、内江的水量。”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五章一:“ 黄澜生 的口硬似刚刚斫断榪叉的 都江堰 ,滔滔滚滚的语流,连标点符号都来不及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