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荆
(1).植物名,即牡荆。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 东昏侯 自为市録事,小有得失,妃则予杖;乃敕虎賁不得进大荆、实中荻。” 胡三省 注:“大荆,牡荆也,俗谓之黄荆,以为箠杖。”
(2).指今 陕西 富平县 境内的 荆山 。在 甘泉山 (今 陕西 淳化 境)之南。 汉 王褒 《甘泉宫颂》:“ 甘泉山 ,天下显敞之名处也,前接 大荆 ,后临北极。”
《漢語大詞典》:内邑
诸侯国境内的城邑。《公羊传·庄公八年》“夏,师及 齐 师围 成 , 成 降于 齐 师” 唐 徐彦 疏:“ 成 为内邑, 孟氏 所有而与 齐 围之。”
《漢語大詞典》:胭脂山
亦作“臙脂山”。
(1).即 燕支山 。古在 匈奴 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 匈奴 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 燕支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因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向为塞外值得怀念的地方。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词:“ 代 北 燕 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想念 臙脂山 下,悲哉秋气。”
(2).古代 闽中郡 北 莲花峰 下的一座小山,因土色红如胭脂而得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闽中郡 北 莲花峯 下有小阜,土色殷红,俗谓之 胭脂山 ,相传 闽 越王 女弃脂水处也。”
《國語辭典》:引渡  拼音:yǐn dù
一国将在其领域外犯罪或受科刑而现居于境内的人,应有关国家的请求,交由该国追诉或处罚。惟政治犯,在国际法上以不引渡为原则。
《國語辭典》:大戎  拼音:dà róng
1.大的兵车。《史记。卷六○。三王世家》「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句下南朝宋。裴骃。集解:「元戎,大戎,谓兵车也。」也称为「元戎」。
2.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戎人的一支。春秋时,分布于今大约山西太原附近。晋文公重耳的母亲即来自该族。
《漢語大詞典》:豳谷
谷名。其地在故 邠州 境内。 唐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豳谷 稍稍振庭柯, 涇水 浩浩扬湍波。” 王琦 注引 何大复 《雍大记》:“ 豳谷 ,在 邠州 东北三十里故 三水县 , 公刘 立国处。”
分類:谷名境内
《國語辭典》:五指山  拼音:wǔ zhǐ shān
山名。位于广东省海南岛中部的琼中县境内。旧名黎母山,因五峰矗立,状似五指,故称为「五指山」。也称为「黎山」。
《国语辞典》:鄢水  拼音:yān shuǐ
河川名。位于湖北省境内,源出南漳县西的康狼山,东流至宜城县南,后分为二支,各入汉水。
《国语辞典》:虎渡江  拼音:hǔ dù jiāng
汉宋均、刘昆为政有方,仁化大行,使境内恶虎皆渡江而去,不再害人。见《后汉书。卷四一。宋均传》、《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刘昆传》。后比喻地方官政绩卓著,没有灾祸、灾难。
《漢語大詞典》:楚蛮(楚蠻)
古代指 楚国 境内的民族。史记·楚世家:“ 熊渠 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謚。’乃立其长子 康 为 句亶王 ,中子 红 为 鄂王 ,少子 执疵 为 越章王 ,皆在 江 上 楚 蛮之地。”
分類:境内民族
《漢語大詞典》:十九路
金 沿袭 宋 制,分境内为若干路。 大定 末共分 中都 、 上京 、 咸平 、 东京 、 北京 、 临潢 、 西京 、 南京 、 河北东 、 河北西 、 山东东 、 山东西 、 大名府 、 河东北 、 河东南 、 京兆府 、 凤翔 、 鄜延 、 庆原 、 临洮 二十路。 章宗 时并 临潢路 于 北京路 ,是为十九路。参阅金史·地理志上
《漢語大詞典》:十八路
宋 代行政区划。 宋 太宗 至道 三年分境内为十五路,到 仁宗 时,又增三路,共为十八路: 京东 、 京西 、 河北 、 河东 、 陕西 、 淮南 、 江南东 、 江南西 、 荆湖南 、 荆湖北 、 两浙 、 福建 、 益州 、 梓州 、 利州 、 夔州 、 广南东 、 广南西 。到 神宗 元丰 末,又分为二十三路。参阅文献通考·舆地宋史·艺文志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
《漢語大詞典》:白铜堤(白銅堤)
古代 襄阳 境内 汉水 堤名。 唐 刘禹锡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之二:“ 汉水 青山郭, 襄阳 白铜堤 。”一本作“ 白铜鞮 ”。《全唐诗》卷七八五载《春》之一:“ 白铜堤 下烟苍苍,林端细蕊参差香。” 前蜀 韦庄 《浣溪沙》词之四:“緑树藏鶯鶯正啼,柳丝斜拂 白铜堤 。”一本作“ 白铜鞮 ”。
《国语辞典》:灊水  拼音:qián shuǐ
河川名。位于四川省境内。参见「渠江」条。
《漢語大詞典》:涍泉
泉名。在今 湖南省 道县 境内。 唐 元结 《涍泉铭》:“沄沄 涍泉 ,流清源深。堪劝人子,奉亲之心。”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十八日﹞,过 东门 ,又东半里,有小桥,即 涍泉 入江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