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熔炼(熔煉)
(1).熔化炼制。 柯灵 《香雪海·真实、想象和虚构》:“生活却只是一种粗糙的原料,恰如未经熔炼的金沙。”
(2).喻培养。如:把他们熔炼成为工农化的抗 日 革命干部。
《國語辭典》:供养(供養)  拼音:gòng yàng
1.提供生活上所需要的物品、金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殷氏承当了供养公婆,初时也还像样,渐渐半年三个月,要茶不茶,要饭不饭。」
2.供奉安置。《西游记》第四○回:「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师徒四位喜容,供养在金銮殿上。」
3.佛教用语。佛教徒以香花、饮食等物品或种种善行,献给佛、法、僧或一切众生。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已得几过悬幡、表刹、合掌供养?」
《國語辭典》:金鱼(金魚)  拼音:jīn yú
1.古代官员的佩饰。唐制三品以上、元代四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鱼饰。唐。元稹 自责诗:「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钥匙。古代钥匙形状似鱼,故称为「金鱼」。唐。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诗二首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3.动物名。硬骨鱼纲鲤目鲤科。为鲫鱼的变种,由鲫鱼经不断的人工选种、配种与淘汰而成。体形略呈圆球状,凸眼,鳞片有金光,颜色鲜艳,鳍大,尾作三分或四分,可供观赏。因金鱼富文彩,故也称为「文鱼」。
《漢語大詞典》:金鱼符(金魚符)
(1).金质的鱼符。 唐 代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佩带, 开元 初,从五品亦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 金 制,四品以上佩带。见新唐书·车服志金史·舆服志中。亦省作“ 金鱼 ”。 唐 韩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 唐 元稹 《自责》:“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 辽 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辽史·兵卫志上:“铸金鱼符,调发军马……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后行。”
《漢語大詞典》:金鱼袋(金魚袋)
(1).鱼袋的一种。金饰,用以盛放金鱼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 宋 代无鱼符,官员公服则系鱼袋于带而垂于后,但不复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 《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议大夫行内侍省常侍、赐紫金鱼袋李某,祭于百神之灵。”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人皆疑而问之。 若水 勌於酬辩,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问者,輙示之。”参阅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2).比喻高官显爵。 宋 梅尧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侵南》:“手中持玉节,腰下佩金鱼,脱却戎服。”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之二:“逢时休羡金鱼佩,对景思倾药王船。”
《國語辭典》:栽培  拼音:zāi péi
1.种植与培养。如:「栽培水稻」。
2.比喻教养人才。如:「栽培后学」。也作「栽植」。
3.照顾、提拔。《儒林外史》第七回:「门生终身皆顶戴老师高厚栽培。」《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实在该死,只求大帅栽培。」
《國語辭典》:道学(道學)  拼音:dào xué
1.黄老的学术。《隋书。卷三四。经籍志三》:「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
2.宋儒所倡的性命义理之学。参见「理学」条。
3.注重礼教而古板迂腐,不知变通者。《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世界上独有些人,面子上做得很道学的了不得,然而暮夜苞苴,在所不免。」
《漢語大詞典》:养士(養士)
(1).谓设置上士、中士、下士之官。礼记·王制:“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
(2).培养人才。汉书·贾山传:“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美者善养士。” 唐 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将务选士之道,必精养士之方。”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洪武 初,天下学校养士,岁贡一人。”
(3).谓收罗、供养贤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幸蒙诸大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 五代 刘洞 《石城怀古》诗:“千里 长江 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 清 吴伟业 《汴梁》诗:“此地 信陵 曾养士,只今谁解救王孙。”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 孟尝君 就是靠养士出名的。”
《漢語大詞典》:长养(長養)
(1).抚育培养。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汉 仲长统 《理乱篇》:“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 清 薛福成 《顾贞女传》:“ 贞女 抚之,如抚 福基 ,长养教诲,以至成人。”
(2).长大;生成。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敦煌曲子词·叹五更》:“一更初,自恨长养枉生躯,耶孃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 李广田 《山水》:“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他们说那是从什末山岳里采来的,曾在什末深谷中长养,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末滑,这末圆,又这末好看。”
《國語辭典》:教养(教養)  拼音:jiào yǎng
1.教导培养。《红楼梦》第一八回:「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
2.品德涵养。如:「他是位有教养的青年。」
《國語辭典》:教育  拼音:jiào yù
1.教导培育。《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一种有关培植人才,训练技能,以支应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事业。
《國語辭典》:养志(養志)  拼音:yàng zhì
承顺父母的意志。《孟子。离娄上》:「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行》:「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
《國語辭典》:养成(養成)  拼音:yǎng chéng
培养形成。如:「养成良好习惯。」
《國語辭典》:培植  拼音:péi zhí
1.栽种植物并细心照顾。《宋史。卷三三一。列传。卢革》:「林木非培植根株弗成,大似士大夫立名节也。」
2.造就人才。《金史。卷七八。列传。韩企先》:「企先为相,每欲为官择人,专以培植奖励后进为己责任。」
《國語辭典》:甄陶  拼音:zhēn táo
1.烧制陶器。汉。桓宽《盐铁论。力耕》:「使治家养生必于农,则舜不甄陶,而伊尹不为庖。」
2.化育、造就。汉。扬雄《法言。先知》:「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后汉书。卷二九。郅恽传》:「含元包一,甄陶品类,显表纪世,图录豫设。」
《國語辭典》:封殖  拼音:fēng zhí
1.聚敛财物。隋。卢思道劳生论〉:「冠帻劫人,厚自封殖。」
2.栽培。《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
《漢語大詞典》:养贤(養賢)
(1).供养贤才。易·颐:“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汉 刘向 新序·刺奢:“ 宣子 曰:‘彼君子也,以养贤为富;我鄙人也,以鐘石金玉为富。’” 明 刘基 《连珠》之十七:“以道养贤,则四方之民听声而来。”
(2).保持、培养才德。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耿介非持禄,优游是养贤,冰清临 百粤 ,风靡化 三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