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鹤上人(鶴上人)
仙人。传说中仙人多以鹤为坐骑,故称。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徒霜镜中髮,羞彼鹤上人。” 明 汤式 《一枝花·送车文卿归隐》套曲:“比鹤上人不驭飊轮,比山中相不登仕版。”
《漢語大詞典》:神骓(神騅)
项羽 坐骑乌骓的美称。 唐 李贺 《马诗》之十:“催榜渡 乌江 ,神騅泣向风。”
分類:项羽坐骑
《漢語大詞典》:香骑(香騎)
美女的坐骑。 唐 张籍 《寒食内宴》诗之一:“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毬。”
《漢語大詞典》:鹤鸾(鶴鸞)
鹤和鸾凤。皆为传说中仙人的坐骑。 金 王哲 《探春令》词:“云霞覆燾,鹤鸞前引,却赴 蓬莱岛 。”白雪遗音·剪靛花·五色祥云:“庆祝已毕跨鹤鸞,忽听空中音乐响。”
《漢語大詞典》:烟策(煙策)
(1).传说仙人巡天时驱使坐骑的鞭子。 唐鲍溶 《途中旅思》诗之一:“心期 周太子 ,下马拜虚碧,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唐 顾云 《华清词》:“九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幢引烟策。”
(2).登山用的竹杖。 唐 苏子华 《竹如意赋》:“众媚彩而求益,我求真而自适;点珠翠之华筵,宜幽栖之烟策。”
《國語辭典》:鞴马(鞴馬)  拼音:bèi mǎ
把马鞍套在马背上。指骑马。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诗:「长安秋雨十日泥,我曹鞴马听晨鸡。」也作「背马」。
分類:装备坐骑
《國語辭典》:灶马(灶馬)  拼音:zào mǎ
1.动物名。一种昆虫。体裸出,无翅,缺听觉。头小,触角呈丝状,甚长。背驼起,故俗称「灰骆驼」。后肢强大,善跳跃。常栖阴湿地,夜间多集灶旁,故称为「灶马」。也称为「灶鸡」。
2.绘印的灶神像。平时贴于灶上,至过年前,与祭品一同焚化。
《漢語大詞典》:仙驺(仙騶)
(1).仙人的坐骑。指梅花鹿。 明 徐复祚《投梭记·魔见》:“身上绣文斑驳,分明玉女散天花;额端修角峥嶸,絶似神龙离大海……或称为山客,或称为仙騶。”
(2).指贵官出行时随从的骑卒。 明孙梅锡《琴心记·牛酒交欢》:“仙騶动,旗半捲,鼓全响,都亭远。”
《漢語大詞典》:鞲马(鞲馬)
谓装备坐骑,不卸鞍鞯。 唐 王昌龄 《塞上曲》:“遥见胡地猎,鞲马宿巖霜。”
《漢語大詞典》:麟驾(麟駕)
以麒麟为坐骑。 唐 王勃 《七夕赋》:“驻麟驾,披鸞幕。” 蒋清翊 注引神仙传:“ 蔡经 曰:王君出城,唯乘一黄麟,将十数侍人。”
分類:麒麟坐骑
《漢語大詞典》:游珂(遊珂)
代称出游的坐骑。珂,马笼头上的装饰。 明 何景明 《长安月》诗:“徘徊留舞席,宛转逐游珂。”
《國語辭典》:铺马(鋪馬)  拼音:pù mǎ
驿站中所备的马匹。《水浒传》第一回:「从人背了诏书,金盒子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
《漢語大詞典》:凫骑(鳧騎)
谓仙人以飞凫为坐骑。 唐 韩愈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诗:“还随躡鳧骑,来访驭风襟。”参见“ 鳧舄 ”。
分類:仙人坐骑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漢語大詞典》:霓骑(霓騎)
传说中仙人以云霓为坐骑。借指仙人。 南朝 陈后主 《同管记陆琛七夕五韵》:“凤驾今时度,霓骑此宵迎。”
《漢語大詞典》:控緤
指驾驭坐骑。 清 张丹 《涿州城》诗:“控緤走其下,壁立皆土块。”
分類:驾驭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