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根寻(根寻)  拼音:gēn xún
1.寻找。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九。雇觅人力》:「如有逃闪,将带东西,有元地脚保识人前去跟寻。」也作「跟寻」。
2.公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李彪、张善,一为根寻,一为店主。」
3.追根究柢。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國語辭典》:上下  拼音:shàng xià
1.上升下降。《楚辞。屈原。卜居》:「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唐。杜甫 卜居诗:「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2.增减。《周礼。秋官。司仪》:「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饩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之。」《国语。齐语》:「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3.泛指相对的两个方向。如高低、尊卑、优劣、天地、神人、古今等,随文而异。《书经。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著河里,上下明亮。」
4.左右、相差无几。唐。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有张籍者,年长于翱,而亦学于仆,其文与翱相上下。」《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点算西首五排,人大概在一百名上下。」
5.公差、衙役。《水浒传》第八回:「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上下饶恕,随老妇到家中取钱谢你。」
6.问谢世者或释家之名讳。如:「请教令师上下?」
《國語辭典》:追胥  拼音:zhuī xū
1.追捕寇盗。《周礼。地官。小司徒》:「以比追胥,以令贡赋。」唐。贾公彦。疏:「追谓逐寇,胥谓伺捕盗贼。」
2.催徵租税的胥吏。金。元好问〈秋蚕〉诗:「东家追胥守机杼,有桑有税吾犹汝。」元。方回〈路傍草〉诗:「一朝稍苏息,追胥复纷扰。」
分類:公差
《國語辭典》:草鞋钱(草鞋錢)  拼音:cǎo xié qián
旧日公人出差,向民间勒索的费用,称为「草鞋钱」。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我劝哥哥饶了你性命,有甚么草鞋钱与我些。」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我过去諕他一諕,吃他几钟酒,讨些草鞋钱儿。」
《国语辞典》:张千(张千)  拼音:zhāng qiān
杂剧里常用来当作公差的名字。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张千说与那六房吏典,但有合刷照文卷,都将来,待老夫灯下看几宗波。」
《國語辭典》:铺马(鋪馬)  拼音:pù mǎ
驿站中所备的马匹。《水浒传》第一回:「从人背了诏书,金盒子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
《漢語大詞典》:余量
一部机器的配套部件(如轴与轴承)之间的容许的公差
在瞄准冰上溜石游戏中的石头时把它的偏离直线路经考虑在内的余量。例如:用留出余量的办法和由它的轻跳所估出它的重量来…进行投射。
《国语辞典》:铺堂使费(铺堂使费)  拼音:pū táng shǐ fèi
旧时衙门公差提捕犯人时,犯人或其家属送给公差的钱。《野叟曝言》第一八回:「因向又李索要铺堂使费,又李笑道:『我客中那有银钱,即有银钱,也不赏你们这些奸胥猾吏。』」
《漢語大詞典》:甘限文书(甘限文書)
官府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完成公差的文书。《水浒传》第四九回:“弟兄两个当官受了甘限文书。”京剧《猎虎记》第一场:“知府大人不容分说,勒令我二人当堂立下甘限文书!”
《漢語大詞典》:珩磨
用磨石从圆柱表面上去除少量材料以达到所要求的光洁度或非常精确的尺寸公差。例如:在一些圆柱体上钻孔,然后把它们珩磨达到镜面光洁度。
《漢語大詞典》:差勇
公差,差役。《廿载繁华梦》第三六回:“説时迟,那时快, 潘云卿 尚未逃出,差勇早已到门。”
分類:公差差役
《國語辭典》:批较(批較)  拼音:pī jiào
旧时官署限衙役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否则将会受罚。《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州守相公没奈何,只苦得批较差人张千、李万。」也作「比卯」。
《國語辭典》:比较(比較)  拼音:bǐ jiào
1.古时官府对差役未能于限期内完成差事,加以杖责。参见「比卯」条。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禀爷,这两个名下,欺侵窝脱银一百多两,带累小的们比较,不知替他打了多少。」《醒世恒言。卷十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三日一比较,强得利无可奈何,只得将田产变价上库。」
2.较量高下、轻重、长短、距离、好坏、快慢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比较材能,斟量功伐。」《西游记》第三十三回:「若不是我大王敬重你这行人,就和比较起来。」也作「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