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四通五达(四通五達)  拼音:sì tōng wǔ dá
四方相通的道路。形容交通便利。《史记。卷九七。郦生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也作「四通八达」。
《國語辭典》:康庄(康莊)  拼音:kāng zhuāng
1.平坦宽阔。如:「康庄大道」。《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孟轲》:「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2.四通八达的大道。唐。李峤 诗:「告善康庄侧,求贤市肆中。」
《漢語大詞典》:通津
(1).四通八达之津渡。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
(2).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國語辭典》:通衢  拼音:tōng qú
四通八达的道路。《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之二》:「停阴结不解,通衢化为渠。」唐。李商隐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國語辭典》:康衢  拼音:kāng qú
大路,康庄大道。《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晋书。卷五五。潘岳传》:「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舞乎康衢,讴吟乎圣世。」
《漢語大詞典》:康衢谣(康衢謡)
列子·仲尼:“ 尧 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歟,不治歟;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歟,不愿戴己歟…… 尧 乃微服游於康衢,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尧 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古诗也。’”后因称歌颂盛世之歌为“康衢謡”。 王闿运 《丁文诚诔》:“始为藏垢之藪,令有康衢之謡。”
《國語辭典》:亨衢  拼音:hēng qú
1.通达顺畅的大道。唐。元稹苦雨〉诗:「百川朝巨海,六龙蹋亨衢。」
2.比喻运势通达、前程美好。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粝食空弹剑,亨衢讵置锥。」
《國語辭典》:孔道  拼音:kǒng dào
1.大道,四通八达的要道。《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婼羌》:「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折:「兹奉严君而同上公车,须别慈母而载驰孔道。」
2.孔子的学说。《旧唐书。卷一四九。列传》:「褒贬以言,孔道是模。诛乱以笔,亦有董狐。」唐。韩愈进学解〉:「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3.指地道。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二。瞿萨旦那国》:「此人心知必然,窃开孔道,出城外而穴之。」
《漢語大詞典》:通都
四通八达的都市。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跼鑣轡之牵制,隘通都之圈束。”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皆不切於民用。” 清 赵翼 《赠写照沉锦》诗:“古来絶艺当通都,早晚遭逢名鹊起。”
《國語辭典》:路衢  拼音:lù qú
街道。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玄钺肆于朝市,赭服飘于路衢。」
《漢語大詞典》:九逵
(1).四通八达的大道。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城 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后多指京城的大路。 南朝 梁 何逊 《拟轻薄篇》:“ 长安 九逵上,青槐荫道植。”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紫綬拂三寺,朱门临九逵。”《孽海花》第十五回:“真个九逵无禁,锦衫交飞,万户初开,歌鐘互答。”
(2).泛指大路。 清 赵翼 《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狂风捲石落半岭,坚冰凿梯通九逵。”
《漢語大詞典》:中衢
四通八达的大路。《淮南子·缪称训》:“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邪,过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 高诱 注:“道六通谓之衢。” 唐 李白 《赠崔諮议》诗:“希君一剪拂,犹可骋中衢。”宋史·窦贞固传:“有物状蜥蜴落银盘中,毒气衝盘,焚於中衢,臭闻百步外。”
《漢語大詞典》:五达(五達)
(1).通达五方的大路。尔雅·释宫:“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
(2).泛指四通八达的大路。 南朝 宋 谢庄 《送神歌》:“开九重,肃五达。” 唐 权德舆 《广陵诗》:“八方称辐凑,五达如砥平。” 唐 刘禹锡 《刘氏集略说》:“五达之井,百汲而盈科,未必凉而甘,所处之势然也。”
《漢語大詞典》:四衢
(1).四通八达的大路。后汉书·李固传:“ 冀 乃封 广 、 戒 而露 固 尸於四衢。”
(2).指四出的通路。宋书·符瑞志上:“帝惧,欲出奔,而月明,邀候急,四衢断絶,不得去。”
(3).通达四方。 南朝 梁 沈约 《八关斋》诗:“四衢道难闢,八正扉犹掩。”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四衢,四达之谓也。 郭璞 曰:‘交道四出也’。”
(4).交错歧出貌。山海经·中山经:“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餘。” 郭璞 注:“言枝交互四出。”
《漢語大詞典》:九达(九達)
(1).谓四通八达。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下:“圣人之道其中道乎,是谓九达。” 黄省曾 注:“言圣道无所不达,百家则私蹊曲径而已。” 晋 左思 《魏都赋》:“廓三市而开廛,籍平逵而九达。” 明 李东阳 《后东山草堂赋》:“税驾乎九达之衢,振衣乎千仞之表。”
(2).四通八达的道路。 唐玄宗 《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诗:“鶩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漢語大詞典》:通阛(通闤)
(1).谓遍设市肆。闤,环绕市区的墙。 汉 张衡 《西京赋》:“尔乃廓开九市,通闤带闠。”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若通闤贸易,瓌货山积,动逾千金,则百钱之有无,有不暇计较者矣。”
(2).四通八达的市街。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新亭在东阜,飞宇凌通闤。” 宋 余靖 《到塞后有怀青社诗今录呈》:“鱼盐利重通闤盛,竽瑟声和讌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