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攻掠  拼音:gōng lüè
1.袭击掠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
2.进攻夺取。如:「攻掠敌地是他最拿手的本领。」
《漢語大詞典》:司禄
(1).官名。《周礼·地官·序官》“司禄” 郑玄 注:“主班禄。” 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云:“司禄职虽闕,观其序於廩人、仓人、舍人之后,司稼之前,皆为穀米之类,其为颁穀禄於羣臣可知矣。”
(2).星名。文昌宫第六星。周礼·春官·天府:“若祭天之司民司禄。” 郑玄 注:“司禄,文昌第六星。”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六曰司禄。” 司马贞 索隐引《春秋元命包》曰:“司禄赏功进士。”
(3).星名。下台司禄。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
(4).星名。宋史·天文志三:“司禄二星,在司命北,主增年延德,又主掌功赏、食料、官爵。”
(5).神名。掌司人间禄籍。新唐书·礼乐志二:“四时祭 风师 、 雨师 、 灵星 、 司中 、 司命 、 司人 、 司禄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我非仙非鬼, 文昌 司禄 之神也。”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七章第四节:“密宗的做法,和道教有相同的地方……道教的 司命 、 司禄 之神及 泰山府君 ,也见于 密宗 经文。”
《國語辭典》:递嬗(遞嬗)  拼音:dì shàn
嬗,转换。递嬗指交替转换。
《漢語大詞典》:遗痕(遺痕)
遗留下来的痕迹。 宋 孔武仲 《平阳叹》:“ 伯升 何曾上青天,溅血遗痕芳草间。” 郭沫若 《今昔集·由诗剧说到奴隶制度》:“ 中国 文字上所剩下来的奴隶字样,如奴,如隶,如仆,如奚等等,的确都是家内的;但也有一部分升华为政治上的高级职位,如宰,如臣,如仆(古时有太仆)等,这正是一部阶级统治史的转变遗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四节:“这个革命是私有制度进一步的完成,与 夏 朝的发展方向,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历史没有留下像 商 周 间那样剧烈斗争的遗痕。”
《漢語大詞典》:原放
免罪释放。宋书·武帝纪下:“秋七月丁亥,原放劫贼餘口没在臺府者,诸流徙家并听还本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 范纯仁 上疏,请将 吕大防 等原放。”
《國語辭典》:利薮(利藪)  拼音:lì sǒu
财富之所聚。《清史稿。卷三○三。列传。孙嘉淦》:「今以日用饮食之故,官吏兵役以私酿为利薮,百姓弱者失业,强者犯令,盐枭未靖,酒枭复起,天下骚然,殊非政体。」《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至于处处利薮,也绝不耐烦去搜剔他。」
《國語辭典》:关禁(關禁)  拼音:guān jìn
1.关卡所徵收的税。
2.禁锢人,使无法自由活动。如:「关禁犯人」。
《國語辭典》:行铺(行鋪)  拼音:háng pù
店铺、摊子。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铺席》:「都会之下皆物所聚之处,况夫人物繁夥,客贩往来,至于故楮、羽毛、扇牌,皆有行铺,其馀可知矣。」
分類:商店四节
《國語辭典》:徒兵  拼音:tú bīng
步兵。《左传。隐公四年》:「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漢語大詞典》:家宰
古代卿大夫家中的管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 齐国 的 陈子车 死后,其妻和家宰要用人殉葬。其弟 子亢 以为非礼,反对人殉;说如果不得已而用人殉,‘妻与宰’是最合适的。”
《國語辭典》:足额(足額)  拼音:zú é
足够的数额。如:「投寄信件时,要贴足额的邮票,以免遭到退回。」
《漢語大詞典》:析户
分立户籍。新唐书·食货志二:“又癘疫水旱,户口减耗,刺史析户,张虚数以宽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唐德宗 敕令天下每三年定一次户籍……地方官迫令民众析户,奏报虚数。”
《國語辭典》:生效  拼音:shēng xiào
发生效力。如:「条约生效」。
《漢語大詞典》:营制(營製)
谓军队的编制。明史·兵志一:“ 宪 孝 、 武 、 世 四朝,营制屡更,而威益不振。”清史稿·兵志二:“ 顺治 初,天下已定,始建各省营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四节:“ 李鸿章 仿照 湘 军营制,在 安庆 组成以 安徽 地主为骨干的 淮 军。”
制作。北史·恩幸传·王椿:“雅有巧思,凡所营製,可为后法。”
《國語辭典》:刑鼎  拼音:xíng dǐng
铸有刑典的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冬晋赵鞅荀寅帅师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