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除罪
(1).免罪。史记·平準书:“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晋书·王羲之传:“今除罪而充杂役,尽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为重於杀戮,可以絶姦。”
(2).谓开脱罪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为亡命弃市罪诈捕命者以除罪。”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亡命者当弃市,而王藏之,诈捕不命者而言命,以脱命者之罪。”
《漢語大詞典》:出罪
免罪。《天雨花》第二九回:“ 左公 道,妇女之罪,收赎者多,决杖者少,你今既要全免,也该折赎,那有这等白白出罪之理。”
分類:免罪
《漢語大詞典》:贷罪(貸罪)
免罪。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真宗 闻之,云:‘特与贷罪安置。’”
分類:免罪
《漢語大詞典》:原贷(原貸)
宽恕;免罪。三国志·魏志·钟会传:“ 仪 者, 许褚 之子,有功王室,犹不原贷。”北史·毕众敬传:“ 众敬 拔刀破柱曰:‘皓首之年,唯有此子,今不原贷,何用独全!’” 宋 苏轼 《上吕相公书》:“若今后实醉不醒而杀,其情可悯,可以原贷。”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 后主 尝校猎 青龙山 ,还憩大理寺,亲録囚徒,原贷甚众,群臣称颂。”
分類:宽恕免罪
《漢語大詞典》:丹书(丹書)
(1).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 斐豹 ,隶也,著於丹书。” 杜预 注:“盖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有燔丹书,无普赦罪。”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苟削丹书,得夷平民。” 李周翰 注:“丹书,定罪之书。”
(2).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吕氏春秋·应同:“及 文王 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於 周 社。”史记·周本纪“生 昌 ,有圣瑞” 张守节 正义引《尚书帝命验》:“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 酆 ,止于 昌 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赤帝云门舞》:“赤雀丹书飞送迎,朱絃絳鼓罄虔诚。”
(3).指《洛书》。传说 夏禹 治水时, 洛水 神龟负之而出,故称《洛书》《淮南子·俶真训》:“ 洛 出丹书, 河 出緑图。”
(4).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袭的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肆申白马之盟,庸示丹书之约。”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群臣贺表》:“丹书锡誓,既崇 日逐 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
(5).朱笔书写的文字。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 汉 使至 匈奴 , 常惠 数私见使,教之曰:‘陛下亲射 上林 中,得白雁,足有繫帛丹书,言 武 等在荒泽中。’” 景耀同 《次韵黄季刚相思》之一:“囓臂当年底有盟,丹书斜上甚分明。”
(6).朱笔书写的诏书。 唐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诗:“金玉裁玉度,丹书奉帝俞。”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四折:“亲捧丹书下九重,路人争识五花驄。” 明 李东阳 《送焦守静先生使襄府》诗:“丹书玉节又南行,一日龙光起四瀛。”
(7).古代方士用以呪邪镇鬼的朱文符书。 汉 仲长统 《昌言》:“於是淫厉乱神之礼兴焉,侜张变怪之言起焉,丹书厌胜之物作焉。”后汉书·方术传·解奴辜:“又 河 南有 麴圣卿 ,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8).道教语。即丹书墨箓。指以墨书写符文的朱漆之简。泛指炼丹之书,道教经书。见《云笈七籤》卷七。 明屠隆《綵毫记·祖饯都门》:“授丹书早晚驱鸡,与夫人同学驂鸞。”
《漢語大詞典》:赎罪(贖罪)
(1).用钱物赎免罪行。史记·平準书:“ 弘羊 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乃罪人赎罪。”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权知 荆南 军府事 高从诲 上章首罪,乞修职贡,仍进银三千两赎罪。”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已又招民输粟补官暨赎罪,而督有司积粟,视州邑大小有差。”
(2).谓用某种实际表现抵销罪过。 明 汤显祖 《南柯记·朝议》:“斩 周弁 恐伤駙马之心,不如免死,立功赎罪。” 巴金 《家》二六:“去,他必须到她那里去,去为他自己赎罪。”
《漢語大詞典》:脱免
脱身免祸或免罪。 唐 杜甫 《入衡州》诗:“久客幸脱免,暮年渐激昂。”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你着我怎动转?怎脱免?”《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次子 留儿 ,因去寻亲戚商议,先不在家,亦得脱免。”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杀而榜诸衢,前后死者百辈,无得脱免。”
《漢語大詞典》:无赦(無赦)
不宽免罪罚。书·康诰:“乃其速由 文王 作罚,刑兹无赦。”《淮南子·时则训》:“刑杀无赦,虽有盛尊之亲,断以法度。”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必有罪而无赦,若 石碏 之割爱以灭亲。”
《漢語大詞典》:请罪(請罪)
亦作“ 请辠 ”。
(1).谓责问对方己有何罪。书·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 有夏 。” 孔 传:“明告天,问 桀 ,百姓有何罪而加虐乎?”左传·僖公二年:“敢请假道,以请罪于 虢 。” 杜预 注:“问 虢 伐己以何罪。”
(2).自认有罪过,请求处分;道歉。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内史 庆 醉归,入外门不下车。 万石君 闻之,不食。 庆 恐,肉袒请罪,不许。”汉书·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官场现形记》第九回:“今番大人来在 上海 ,卑职没有预先得信,所以来的迟了。今日特地前来禀安请罪。” 陈毅 《莱芜大捷》诗:“堪笑顽酋成面缚,叩头请罪詈元凶。”
(3).请求免罪。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吏民齎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 胡三省 注:“请罪,谓请求以脱罪也。”
《漢語大詞典》:恩赦
指帝王登极等大庆时,下诏赦免罪犯。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诗:“前日遇恩赦,私心喜还忧。”清史稿·刑法志三:“赦典有恩赦、恩旨之别。歷朝登极、升祔、册迁皇后、皇上五旬以上万寿、皇太后六旬以上万寿及武功克捷之类,例有恩赦……恩赦死罪以上俱免,恩旨则死罪已下递减。”
《漢語大詞典》:免罪
免除罪刑;不予法律处分。六韬·练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倖用之士。” 汉 晁错 《论贵粟疏》:“使天下人入粟於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宋史·选举志二:“限主保官、举人一月自首,举人驳放,主保官免罪。”
《漢語大詞典》:脱械
去掉刑具。谓免罪获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使君切齿之仇,纵容脱械,仍纵横於人世,君感乎?怨乎?”
《漢語大詞典》:宥罪
赦免罪过。易·解:“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孔颖达 疏:“过轻则赦,罪重则宥,皆解缓之义也。” 南朝 梁 任昉 《禅梁玺书》:“待旦同乎 殷后 ,日昃过於 周文 ,风化肃穆,礼乐交畅,加以赦过宥罪,神武不杀,盛德昭於景纬,至义感於鬼神。”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葛诚》:“ 葛成 慷慨就狱,后得宥罪。”
《漢語大詞典》:赦罪
赦免罪行。 句道兴 本搜神记:“臣是昔有(者)断缨之人也。当见王赦罪,每思报君恩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公孙楚 在 吴国 住了三载,赦罪还朝,就代了那上大夫职位,富贵已极。”
《漢語大詞典》:释罪(釋罪)
赦免罪行。战国策·魏策四:“ 信陵君 闻 缩高 死,素服縞素辟舍,使使者谢 安陵君 曰:‘ 无忌 ,小人也,困於思虑,失言於君,敢再拜释罪。’” 明 罗日褧 咸宾录·南夷志二·南中诸夷:“会有 江西 人 周宾五 者逋 猛密 ,因为 曩罕弄 计,遣人齎金宝赂政府求释罪,且请授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姊妹易嫁:“后店主人以人命事逮繫囹圄,公为力解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