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时养(時養)
谓四时陶冶身心。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南夷之乐,持羽舞,助时养也。”
《漢語大詞典》:三始
(1).三朝。指正月一日。汉书·鲍宣传:“今日蚀於三始,诚可畏惧。”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唐 李义府 《在巂州遥叙封禅》诗:“三始貽遐貺,万岁受重釐。” 清 顾炎武 《元日》诗:“留此三始朝,归我 中华 君。”参见“ 三朝 ”。
(2).谓仪容端正,态度庄重,辞令逊顺。此三者为礼义之始,故称。《礼记·冠义》“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汉 郑玄 注:“言人为礼,以此三者为始。三始既备,乃可求以三行也。”
(3).指第三个被贬官为 始安 太守的人。梁书·裴邃传:“由是左迁为 始安 太守。 邃 志欲立功边陲,不愿闲远,乃致书於 吕僧珍 曰:‘昔 阮咸 、 颜延 有二始之嘆,吾才不逮古人,今为三始,非其愿也,将如之何!’”参见“ 二始 ”。
(4). 汉 有“七始”之乐,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以黄钟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因称“三始”。隋书·音乐志中:“《难书·律历志》,天地人及四时,谓之七始。黄鐘为天始,林鐘为地始,太簇为人始,是为三始。”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cháo
1.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场所,分为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汉。郑玄。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2.三个朝代或三个帝王。宋。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zhāo
1.正月初一为一岁年、月、日之始,故称正月初一为「三朝」。《汉书。卷八一。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唐。颜师古。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文选。班固。东都赋》:「春王三朝,会同汉京。」
2.三日、三天。唐。李白 上三峡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3.俗称新婚、产后第三天。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囟。」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虽没甚房奁送,倒也落的三朝吃喜筵。」
《漢語大詞典》:二始
(1).称 晋 始平 太守 阮咸 与 南朝 宋 始安 太守 颜延之 。二人皆负时望而遭忌。宋书·颜延之传:“ 谢晦 谓 延之 曰:‘昔 荀勗 忌 阮咸 ,斥为 始平郡 ,今卿又为 始安 ,可谓二 始 。’”梁书·裴邃传:“﹝ 裴邃 ﹞由是左迁 始安 太守……乃致书於 吕僧珍 曰:‘昔 阮咸 、 颜延 有二 始 之叹,吾才不逮古人,今为三 始 ,非其愿也。’”
(2).犹言二祖。 清 方苞 谥法:“祖者,始也。故宗无定数,祖一而已。以 光武 之復有天下而称祖,是二始也。”
(3).指天与地的始数。新唐书·历志三上:“天数始於一,地数始於二,合二始以位刚柔。”
《漢語大詞典》:四祭
四时之祭。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郑玄 注:“此盖 夏 、 殷 之祭名, 周 则改之,春曰祠,夏曰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四祭:“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祀先祖也。”
分類:四时
《漢語大詞典》:时田(時田)
指四时田猎。大戴礼记·夏小正:“十有一月,王狩。狩者,言王之时田。冬猎为狩。”
《漢語大詞典》:四景
四时的景象。代指四时。 前蜀 杜光庭 《遂府相公周天醮词》:“续其祚禄,增其寿年。五星四景之中,永销危厄;天府地司之内,别注休禎。”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拜谢皇恩了,归院宇,一家贺喜。共设华筵会,四景常欢聚。”
分類:四时景象
《漢語大詞典》:持枢(持樞)
谓四时自然运行。鬼谷子·持枢:“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陶弘景 注:“言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不为而自然也。”
《漢語大詞典》:时协(時協)
四时和畅。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康年委登,惠风时协。”
《漢語大詞典》:贼风(賊風)
(1).四时不正之风,或穴隙檐下之风。皆有害于人畜。《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王冰 注:“窃害中和,谓之贼风。”《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入岁已来,阴阳失序,屡有贼风暴雨,犯伤和气。”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其簷风者,贼风也。无论寒暑劳逸,马皆忌之,断不可拴之簷下。”《人民文学》1981年第12期:“夏天图凉快,跑到碾盘上去睡觉,受了贼风,这条右腿硬是伸不直,连活也干不成了。”
(2).贼人的凶焰。 明 无心子《金雀记·投崖》:“不料贼风忽起,扰乱 河中 ,奴身被掳,奋志投崖。” 清 蔡学海 《铸农器》诗:“思以浄贼风,是以祛民累。”
《漢語大詞典》:杓建
谓以北斗星斗柄所指方向确定四时、节气。汉书·律历志上:“玉衡杓建,天之纲也;日月初缠(躔),星之纪也。”
《漢語大詞典》:调序(調序)
(1).谓使四时调和有序。《汉书·宣帝纪》:“朕未能章先帝休烈,协寧百姓,承天顺地,调序四时。”《旧唐书·文宗纪下》:“朕之菲德,涉道未明,不能调序四时,导迎和气。” 吴杨夔 《复宫阙后上执政书》:“ 舜 承 尧 禪,当太平至理之后,犹且放四凶,举八元八愷,而后百揆四门,方克调序。”
(2).乐律名。即太簇三十四律之一。隋书·律历志上:“太簇:……勾芒、调序、青要。”
《國語辭典》:影灯(影燈)  拼音:yǐng dēng
以取影装饰为主的彩灯。上绘有人物、花卉或四时景致等的彩画,如走马灯之类。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上元影灯》:「洛阳人家,上元以影灯多者为上。」
《国语辞典》:阴阳移(阴阳移)  拼音:yīn yáng yí
古人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阴阳移指四时的变迁。《文选。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漢語大詞典》:斗历(斗曆)
指农历。古代以北斗星斗杓运转所指以定四时,故称。后汉书·翟酺传“损省经用” 李贤 注引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斗历改宪,宜行先王至德要道。” 黄山 校补:“所谓斗历者,即古法冬至日在建星,建星谓北斗也。岁十二月以配天之十二辰,取斗杓所指为验,闰月无中气,则北斗邪指两辰之间,以定四时而成岁。”梁书·儒林传序:“﹝ 高祖 ﹞治五礼,定六律,改斗历,正权衡。”参见“ 斗建 ”。
《漢語大詞典》:斗建
即农历之月建。古时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汉书·律历志上》:“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魏书·术艺传·张渊:“尔乃四气鳞次,斗建星移。” 唐 刘驾 《塞下曲》:“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彼星历家,以天道为不可测也,巧占斗建作甲乙,日积为岁,岁积为纪,乘而为十百千万,衍而为元会运世。”
《漢語大詞典》:时类(時類)
(1).四时因特别事故而举行的祭祀。类,通“ 禷 ”。国语·楚语下:“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时类、岁祀。” 韦昭 注:“告以事类曰类……时类及二祧,岁祀於坛墠。”
(2).时人。晋书·裴楷传:“﹝ 楷 ﹞及转东宫,班在时类之下。”世说新语·赏誉“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嶠 常慕其舅 夏侯玄 为人,故於朝士中峨然不羣,时类惮其风节。”
《漢語大詞典》:一年景
宋 靖康 时织物或服饰之图案,一幅中兼备一年四时的景物,故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时,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物,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併为一景,谓之一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