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香囊
冯唐(又作:冯唐老 ...)
梅妃
明皇倚太真
太真肥
霓裳曲
盘中舞
荣光休气
三郎
三千美女出唐宫
生唐儿
唐求
四岳
太平天子
相关人物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笃,惇也。非唯二女恭勤妇道,九男事舜皆益惇厚谨敬也。」
相关人物
帝至自蜀,道过其所,使祭之,且诏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以国忠负上速乱,为天下杀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启瘗,故香囊犹在,中人以献,帝视之,悽感流涕,命工貌妃于别殿,朝夕往,必为鲠欷。
上皇密令中官潜移葬于它所。妃之初瘗,以紫褥裹之。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胸前尤有锦香囊在焉,中官葬毕以献,上皇置之怀袖。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唐·李善注:「荀悦《汉纪》曰:『冯唐白首,屈于郎署。』」
冯唐已老:喻指命运不济,或喻年岁已大但仍没有作为。唐杜甫《寄岑嘉州》:“谢眺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贡喜音容间,冯招病疾缠。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
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 李频 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
紫绶公卿今放旷,白头郎吏尚留连。 杜牧 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阳羡粗有薄产叙旧述怀因献长句四韵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杜甫 元日示宗武
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 杜甫 历历
不必临风悲冷落,古来白首尚为郎。 牟融 送陈衡
故人湖外客,白首尚为郎。 韦迢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
佐商依傅说,仕汉笑冯唐。 公乘亿 赋得郎官上应列宿
刘毅暂贫虽壮志,冯唐将老自低颜。 刘兼 晚楼寓怀
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 吴融 寄贯休
汉有冯唐唐有我,老为郎吏更何人。 姚合 偶然书怀
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姚合 春日早朝寄刘起居
不如何逊无佳句,若比冯唐是壮年。 张乔 省中偶作
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 张继 酬张二十员外前国子博士窦叔向
若道冯唐事,皇恩尚可收。 张说 南中送北使二首
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曹邺 捕鱼谣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李端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
玉辇君频过,冯唐将未论。 杜牧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冯唐毛发白,归兴日萧萧。 杜甫 哭王彭州抡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杜甫 垂白(一作白首)
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杜甫 寄岑嘉州
通家惟沈氏,谒帝似冯唐。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五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杜甫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蕴藉为郎久,魁梧秉哲尊。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杨巨源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
还希驻辇问,莫自叹冯唐。 权德舆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
共说汉朝荣上赏,岂令三友滞冯唐。 权德舆 奉和李给事省中书情寄刘苗崔三曹长因呈许陈二阁老
晋臣多乐广,汉主识冯唐。 武元衡 酬陆员外歙州许员外郢州二使君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王维 重酬苑郎中(并序○时为库部员外)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冯唐犹在汉,乐毅不归燕。 卢照邻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呈乡曲父老
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 苑咸 酬王维(并序)
冯唐真不遇,叹息鬓毛斑。 薛业 晚秋赠张折冲(此公事制举)
饥魂吊骨吟古书,冯唐八十无高车。 赵牧 对酒
舞蝶歌莺莫相试,老郎心是老僧心。 郑谷 春阴
今日老郎犹有恨,昔年相虐十秋风。 郑谷 槐花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郑谷 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
不如何逊无佳句,若比冯唐是壮年。 郑谷 省中偶作
初尘芸阁辞禅阁,却访支郎是老郎。 郑谷 重访黄神谷策禅者
应笑冯唐衰且拙,世情相见白头新。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太平时节难身遇,郎署何须叹二毛。 韩愈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
唐·曹邺《梅妃传》:「梅妃姓江氏,莆田人……名曰釆蘋。开元中。高力土使粤,妃笄矣,见其少廲,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门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留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
相关人物
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嗅其艳,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
相关人物
上在百花院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领,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知则又人。」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也。上又曰:「尔则任吹多少。」盖妃微有肌也,故上有此语戏妃。
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玉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其守门兵卫甚严,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时三人皆止其下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起跃,身如在烟雾中,下视王城崔峨,但闻清香霭郁,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道人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少焉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馀人旮皓衣乘白鸾,往来笑舞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上皇素解音律熟览而意已传。顷天师亟欲归,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尔。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不允,上皇因想素娥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舞曲,自古洎今清丽无复加于是矣。
二十八年十月,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取杨氏女于寿邸,度为女道士,号太真,住内太真宫。天宝四载七月,册左卫中郎将韦昭训女配寿邸。是月,于凤凰园册太真宫女道士杨氏为贵妃,半后服用。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说者多异。予断之曰:西凉创作,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其他饰以神怪者,皆不足信也。……《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笛写其半,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声调?合,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敬述所进为其腔,制《霓裳羽衣》。」月官事荒诞,惟西凉进《婆罗门曲》,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最明白无疑。《异人录》云:「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中秋夜同游月中,见一大官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兵卫守门,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超烟雾中,下视玉城,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间,素娥十馀人,舞笑于广庭大桂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曲》。」《逸史》云:「罗公远中秋侍明皇宫中玩月,以拄杖向空掷之,化为银桥,与帝升桥,寒气侵人,遂至月宫。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记其音,归作《霓裳羽衣曲》。」《鹿革事类》云:「八月望夜,叶法善与明皇游月官,聆月中天乐,问曲名,曰:《紫云回》。默记其声,归传之,名曰《霓裳羽衣》。」此三家者,皆志明皇游月宫,其一申天师同游,初不得曲名。其一罗公远同游,得今曲名。其一叶法善同游,得《紫云回》曲名,归易之。虽大同小异,要皆荒诞无可稽据。
空记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清·冯浩笺注:「郑嵎《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上入月宫,上若凄冷,不能久留,归于天半,尚闻仙乐;及归,且记忆其半,遂于笛中写之。会西梁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曲〉。」又注引《唐逸史》:「罗公远尝与明皇游月宫,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间,其曲曰〈霓裳羽衣〉,帝默记其音调而还。明日,召乐工作是曲。」
相关人物
上在百花院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领,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知则又人。」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也。上又曰:「尔则任吹多少。」盖妃微有肌也,故上有此语戏妃。
上在百花院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领,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则知又殢人,」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也。
相关人物
《尚书中候》曰: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绿色。
帝尧之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鬓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雒,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礼备,至于日昃,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检文曰:「闿色授帝舜。」言虞、夏、殷、周、秦、汉当授天命。帝乃写其言,藏于东序。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玄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目重瞳子,故名重华。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舜父母憎舜,使其涂廪,自下焚之,舜服鸟工衣服飞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龙工衣自傍而出。耕于历山,梦眉长与发等。及即帝位,蓂荚生于阶,凤皇巢于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景星出房,地出乘黄之马,西王母献白环、玉玦。舜在位十有四年,奏钟石笙筦未罢,而天大雷雨,疾风发屋拔木,桴鼓播地,钟磬乱行,舞人顿伏,乐正狂走。舜乃拥璿持衡而笑曰:「明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见于钟石笙筦乎。」乃荐禹于天,使行天子事。于时和气普应,庆云兴焉,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百工相和而歌庆云。帝乃倡之曰:「庆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群臣咸进,稽首曰:「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予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以竭,褰裳去之。」于是八风修通,庆云丛聚,蟠龙奋迅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龟咸出其穴,迁虞而事夏。舜乃设坛于河,依尧故事。至于下昃,荣光休气至,黄龙负图,长三十二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其文言当禅禹。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太平公主沈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已。诛二张,灭韦氏,咸赖其力焉。睿宗朝,军国大事皆令宰相就宅咨决,然后以闻。睿宗与群臣呼公主为太平,玄宗为三郎。凡所奏请,必问曰:「与三郎商量未?」其见重如此。
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 郑嵎 津阳门诗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四王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遗骸散帛收【案:贞观初。诏收天下阵死骸骨。致祭而瘗埋之。寻又散帛以求之也。】,饥人卖子分金赎【案:贞观二年大饥。人有鬻男女者。诏出御府金帛尽赎之。还其父母。】。魏徵梦见子夜泣【案:魏徵疾亟。太宗梦与徵别。既寤。流涕。是夕徵卒。故御亲制碑云。昔殷宗得良弼于梦中。今朕失贤臣于觉后。】,张谨哀闻辰日哭【案:张公谨卒。太宗为之举哀。有司奏。日在辰。阴阳所忌。不可哭。上曰。君臣义重。父子之情也。情发于中。安之辰日。遂哭之恸。】。怨女三千放出宫【案:太宗尝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悯。今将出之。任求伉俪。于是令左丞戴胄。给事中杜正伦于掖。庭宫西门拣出数千人。尽放归。】,死囚四百来归狱【案:贞观六年。亲录囚徒死罪者三百九十放出归家。令明年秋来就刑。应期毕至。诏悉原之。】。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案:李绩尝疾。医云。得龙须烧灰。方可疗之。太宗自剪须烧灰赐之。服讫而愈。绩叩头泣涕而谢。】。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思摩奋身】乞效死【案:李思摩尝中矢。太宗亲为吮血。】。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圣人有祚垂无极】,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相关人物
长沙定王发,发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
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 杜牧 杜秋娘诗(并序)
相关人物
球居蜀之味江山,方外之士也。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中。后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才二三。
「帝曰:『咨四岳。』」旧题汉·孔安国传:「四岳即上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
唐天后尝召诸皇孙坐于殿上,观其嬉戏,取竺西国所贡玉环钏杯盘列于前后,纵令争取,以观其志。莫不奔竞,厚有所获,独玄宗端坐,略不为动。后大奇之,抚其背曰:「此儿当为太平天子。」遂命取玉龙子以赐。玉龙子,太宗于晋阳宫得之,文德皇后常置之衣箱中,及大帝载诞之三日后,以朱络衣褓并玉龙子赐焉。其后常藏之内府,虽其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及玄宗即位,每京师僣雨,必虔诚祈祷,将有霖注,逼而视之,若奋鳞鬣。开元中,三辅大旱,玄宗复祈祷,而涉旬无雨,帝密投南内之龙池,俄而云物暴起,风雨随作。及幸西蜀,车驾次渭水,将渡,驻跸于水滨,左右侍御或有临流濯弄者,于沙中得之。上闻惊喜,视之泫然流泣曰:「此吾昔时所宝玉龙子也。」自此每夜中光彩辉烛一室。上既还京,为小黄门攘窃以遗李辅国,李辅国常置于匮中。辅国将败,夜闻匮中有声,开视之,已亡其所。
2.旧称庙里的杂役工人。《水浒传》第四回:「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
3.宋元时对说唱师傅的尊称。元。赵明道〈斗鹌鹑。乐府梨园套〉曲:「乐府梨园,先贤老郎,……承应俳优,后进教坊。」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回头便入莺花寨,须记的京城古本,老郎流传。」
4.武士、教头。《水浒传》第一九回:「拣一只疾快小船,选了几个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桨起五六把桦楫。」《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都头领了台旨,下厅来,点起三十个老郎土兵,各带了器械,便奔沂岭村中来。」
(2). 唐 玄宗 小字。因其排行第三,故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三郎 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羈雌。”原注:“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 。”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一:“ 三郎 谓 明皇 也。 明皇 兄弟六人,一人早亡,胡 明皇 为太子时,号五王宅。 寧王 、 薛王 , 明皇 兄也, 申王 、 岐王 , 明皇 弟也,故谓 三郎 。” 明 屠隆 《彩毫记·为国荐贤》:“一自 三郎 度曲后,许多天乐在人间。” 郁达夫 《毁家诗纪》:“省识 三郎 肠断意, 马嵬 风雨葬花魁。”
(3).泛称排行第三者。《南齐书·陈显达传》:“当世快牛称 陈世子 青、 王三郎 乌、 吕文显 折角、 江瞿曇 白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