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43,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和氏
和歌
声和
属和
和同
和同
灵和
通和
晴和
请和
粹和
和顺
和人
和雪
融和
《國語辭典》:和氏  拼音:hé shì
1.楚人卞和,曾为献璧而被刖去双足。
2.和氏璧。借指宝玉。《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时楚人卞和自楚国山中得一玉璞,献给楚厉王,经玉工鉴定其为普通的石头,厉王以卞和撒谎欺骗,乃刖其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献,仍视为石头,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荆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终得一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也称为「和璧」。
《國語辭典》:和歌  拼音:hé gē
一种日本传统韵文。盛行于平安朝时代。今则专称节奏为五、七、五、七、七共三十一音的短歌形态之抒情诗。
《漢語大詞典》:和哥
见“ 和歌 ”。
分類:和哥
《分类字锦》:声和(声和)
诗雍雍鸣雁传雍雍雁声和也
分类:声和鸿雁
《國語辭典》:属和(屬和)  拼音:zhǔ hè
唱和。唐。郑谷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诗:「未脱白衣头半白,叨陪属和倍为荣。」
《國語辭典》:和同  拼音:hé tóng
随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就守著清白,也没人来替你造牌坊,落得和同了些。」
《漢語大詞典》:和同
1.指春秋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哲学常用语。龢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龢能生物,同无所成。
2.谓平和,不交战。
3.调和。
《漢語大詞典》:灵和(靈和)
(1).指柔和恬淡清心寡欲的修养。文选·郭璞〈江赋〉:“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於灵和。” 李善 注:“《春秋元命包》曰:‘水者,五行始焉,元气之凑液也。’” 刘良 注:“水柔弱,淡然无欲,利育於物,故保道不亏而长坚固,此乃灵和之气所以为也。灵和,和之气也。”
(2).指祥和的政治气氛。 三国 魏 锺会 《孔雀赋》:“有炎方之伟鸟,感灵和而来仪。”
(3).引申为和谐协调。宋书·乐志一:“哥倡既设,休戚已徵,清浊是均,山琴自应。斯乃天地之灵和,升降之明节。” 明 宋濂 《思媺人辞》:“群神衎衎以方响兮,奏灵和之凤笙。”
(4).古代善琴者。文献通考·乐十:“自古善琴者八十餘家,一十八样,究之雅度,不过 伏牺 、 大舜 、夫子、 灵开 、 灵和 五等而已。餘皆求意新状奇,终乖古制,君子不贵也。”
(5).殿名。 宋 徐铉 《柳枝·座中应制》词之一:“君恩还似东风意,先入 灵和 蜀 柳枝。”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风流家世传 张绪 ,似 灵和 新种垂杨缕。”参见“ 灵和殿 ”。
(6).指柳。
《漢語大詞典》:灵和殿(靈和殿)
南朝 齐武帝 时所建殿名。 五代 李存勖 《歌头》词:“ 灵和殿 ,禁柳千行,斜金丝络。” 明 杨慎 《垂杨篇》:“ 灵和殿 前艷阳时, 忘忧馆 里光风吹。” 明 夏完淳 《插柳》诗:“却忆 灵和殿 ,杨花满地飞。”
分類:殿名
《漢語大詞典》:通和
(1).互相往来和好。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纳款通和,布德脩礼。” 宋 叶适 《廷对》:“天下大事,不容苟简;岂可不出於用兵则出於通和哉?” 清 郭凤喈 《鸱上屋谣》:“昨日通和使者来,官军取给牛羊鷄。”
(2).通畅缓和。《淮南子·墬形训》:“ 汾水 濛浊而宜麻, 泲水 通和而宜麦。”
(3).开朗平和。南史·刘孺传:“及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 唐 元结 《送孟校书往南海》诗序:“材业 次山 不如 云卿 ,词赋 次山 不如 云卿 ,通和 次山 不如 云卿 。”
《國語辭典》:晴和  拼音:qíng hé
晴朗和暖。唐。元稹〈春六十韵〉:「震动风千变,晴和鹤一冲。」《水浒传》第一○九回:「此时是孟冬时候,天气晴和,只见数十只渔船,捕鱼的捕鱼,晒网的晒网。」
《國語辭典》:请和(請和)  拼音:qǐng hé
请求重修旧好。如:「他既诚心请和,你又何必为难他呢?」
分類:请和求和
《漢語大詞典》:粹和
(1).精纯和美。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五百言寄皮袭美》诗:“不知粹和气,有得方大受。”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此府自 大历 、 贞元 之隆, 郭公 、 浑公 继临,虽博厚粹和,本朝实赖,而俭德异政,旧史闕然。”
(2).指纯和之气。 宋 王禹偁 《罔极赋》:“ 后周 广顺 ,太岁甲寅,季秋戊子,实生吾身,禀粹和於两仪,荷鞠育於二亲。”
《國語辭典》:和顺(和順)  拼音:hé shùn
平和柔顺。如:「整场谈判气氛和顺,让所有关心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因为一时请不著主笔,便在原先几位主笔当中,检了一位性情和顺的。」
《漢語大詞典》:和人
(1). 王莽 时女官名。汉书·王莽传下:“和人三,位视公。”
(2).使民众和顺。后汉书·孔融传:“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
《骈字类编》:和雪
徐积管春风诗见上
分类:和雪
《國語辭典》:融和  拼音:róng hé
融洽和谐。唐。李商隐〈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灵台委鉴,虚室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