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6,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元命
无命
改命
非命
书命
义命
获命
命中
诰命
惟命
续命
即命
骏命
特命
生命
《國語辭典》:元命  拼音:yuán mìng
1.大命、天命。《书经。多士》:「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汉书。卷七五。李寻传》:「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
2.古以六十岁为一甲子,至六十一岁又逢生年干支,称为「元命」。
《漢語大詞典》:无命(無命)
(1).佛教语。谓无生无灭。 晋 道安 《了本生死经序》:“夫解空无命,则成四諦。”
(2).谓没有好的命运。 唐 杜甫 《狄明府》诗:“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伯叔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唐 李商隐 《筹笔驿》诗:“ 管 乐 有才真不忝, 关张 无命欲何如?”
《漢語大詞典》:改命
(1).改变成命。易·革:“有孚,改命。吉。” 高亨 注:“其命既下而又改之也。” 唐 韩愈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
(2).更名;改变称呼。左传·宣公四年:“王思 子文 之治 楚国 也,曰:‘ 子文 无后,何以劝善?’使復其所,改命曰‘生’。” 杜预 注:“易其名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夫人使馈之锦与马,先之以玉,曰:‘君之妾 弃 ,使某献。’左师改命曰:‘君夫人。’”
《國語辭典》:非命  拼音:fēi mìng
1.非寿终正寝。一般指因意外而死亡。《北史。卷一○○。序传》:「痛父非命,终身不食酒肉。」《文选。潘安。马汧督诔》:「然则忠孝义烈之流,慷慨非命而死者。」
2.否定宿命的说法。《汉书。卷三○。艺文志》:「墨家者流,……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
《漢語大詞典》:书命(書命)
(1).犹书信。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往者伐鼓北征 公孙瓚 。彊寇桀逆,拒围一年。 操 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
(2).书写诏书、命令。 唐 刘禹锡 《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厥后三典书命,再参内廷。” 宋 王禹偁 《寓直偶题》诗:“两朝书命媿无才,漫逐词臣侍玉阶。”
《漢語大詞典》:义命(義命)
(1).正道;天命。 宋 曾巩 《答王深甫论扬雄书》:“又谓 雄 非有求於 莽 ,特於义命有所未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嘉定宝玺:“诲之以安义命而知进退,勉之以崇名节而黜浮竞。”
(2).泛指本分。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一:“予今老矣,平生坎坷大都与 家山 同,独能以义命自安,而不役役于穷途。”
《漢語大詞典》:获命(獲命)
获得应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杨伯峻 注:“不获命亦当时辞令,犹言不得允许。” 南朝 梁 沈约 《改天监元年恩诏》:“顾维菲德,辞不获命。” 梁启超 《南学会叙》:“ 啟超 以 湘 中大夫君子之督责,辞不获命,乃讲学 长沙 。”
分類:获得应允
《國語辭典》:命中  拼音:mìng zhòng
射中、击中目标。《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力扼虎,射命中。」
《國語辭典》:诰命(誥命)  拼音:gào mìng
1.古时朝廷颁赐爵位的诏令。如明制为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诰命,清制则为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
2.受过封号的妇女。《儒林外史》第二○回:「我而今是要做官的,你就是诰命夫人。」《红楼梦》第七一回:「左边下手一席,陪客是锦乡侯诰命与临昌伯诰命;右边下手一席,方是贾母主位。」
《漢語大詞典》:诰命夫人(誥命夫人)
受有朝廷封号的贵妇人。 清 李渔 《奈何天·忧嫁》:“所以生平止得一女,不愿他做誥命夫人,但求为富室院君而已。”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方纔老爹説的,他是个誥命夫人,到家请会画的替他追个像,把凤冠补服画起来。”亦省称“ 誥命人 ”。京剧《平王纳媳斩伍奢》第十五场:“ 鄢氏 (唱):寂寞深闺诰命人,岂可虚度误青春。”
《漢語大詞典》:惟命
(1).听从命令。《东周列国志》第六四回:“ 舒 此时已落 范氏 牢笼之内,只得唯唯惟命。”
(2).犹言随你的便。含有我行我素不能听从的意思。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清 使往招抚之,而赐姓不屈也,曰:‘和则可矣,奈何曰抚?’……大国苟不以为然也,则亦惟命耳。”
《漢語大詞典》:续命(續命)
(1).即续命缕。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之三:“辟兵已佩露符小,续命仍縈綵缕长。”参见“ 续命缕 ”。
(2).延长寿命。 清 吴伟业 《茧虎》诗:“最是茧丝添虎翼,难将续命诉牛哀。”
《漢語大詞典》:续命缕(續命縷)
旧俗于端午节以彩丝系臂,谓可以避灾延寿,故名续命缕。宋史·礼志十五:“﹝降圣节﹞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金涂银结续命缕、緋綵罗延寿带、綵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亦作“ 续命丝 ”。太平御览卷八一四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説益人命。”
《漢語大詞典》:即命
(1).顺从正理;遵从王命。《易·讼》:“九四:不克讼,復即命渝。” 朱熹 本义:“即,就也。命,正理也。” 高亨 注:“爻辞言:人不胜诉,则返而从君上之命令告諭。”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方城》:“ 愬 拜即命,于皇之训。”
(2).即世,死亡。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众隶赖之,而后即命。” 杨伯峻 注:“命谓天命,天命已终,而往就之。犹 成 十三年《传》之‘即世’、前文之‘违世’,皆死之异称。”
(3).受天命。谓即天子位。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戮力戎功,翼戴 更始 ,义不即命,帝位闕焉。”
《國語辭典》:骏命(駿命)  拼音:jùn mìng
上天所赋予的天命。《诗经。大雅。文王》:「宜鉴于殷,骏命不易。」也作「峻命」。
《國語辭典》:特命  拼音:tè mìng
特别任命某人担任某项职务。
《國語辭典》:生命  拼音:shēng mìng
1.生物生存的寿命。《战国策。秦策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北史。卷二八。列传。源贺》:「臣闻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
2.某种活动延续的期间。如:「教育生命」、「职业生命」。陶菊隐《政海轶闻。徐士昌》:「席终,耳语汪大燮曰:『吾将去位,已命东车站备车矣。』汪愕然,俄悟其意。遍语各外使送总统登车,外使亦愕然应之。徐之政治生命,于焉告终。」
3.形容艺术作品十分灵活生动,如同具有生命一般。如:「这是一幅有生命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