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官族
(1).谓以先世有功之官名为族姓,如 司马氏 、 司空氏 、 司徒氏 之类。《左传·隐公八年》:“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杜预 注:“谓取其旧官旧邑之称以为族,皆禀之时君。”
(2).官宦世家。晋书·索靖传:“ 索靖 字 幼安 , 敦煌 人也。累世官族,父 湛 , 北地 太守。”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我外祖 睦阳 郑公 ,讳 济 ,官族甲天下。”
《國語辭典》:三卿  拼音:sān qīng
司徒、司马、司空。《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唐。孔颖达。正义:「崔氏云:『三卿者,依周制而言,谓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
《漢語大詞典》:八王
(1). 晋惠帝 ( 司马衷 )时,宗室诸王间大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指 汝南王 亮 、 楚王 玮 、 赵王 伦 、 齐王 冏 、 长沙王 乂 、 成都王 颖 、 河间王 颙 、 东海王 越 。详“ 八王之乱 ”。
(2). 晋 代 王祥 、 王衍 、 王绥 、 王澄 、 王敦 、 王导 、 王戎 、 王玄 的合称。晋书·裴秀传:“ 裴 、 王 二族盛於 魏 晋 之世,时人以为八 裴 方八 王 。 徽 比 王祥 , 楷 比 王衍 , 康 比 王绥 , 绰 比 王澄 , 瓚 比 王敦 , 遐 比 王导 , 頠 比 王戎 , 邈 比 王玄 云。”
《國語辭典》:八王之乱(八王之亂)  拼音:bā wáng zhī luàn
西晋时,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囧、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互相争杀,遂成大乱,史称为「八王之乱」。
《漢語大詞典》:曹马(曹馬)
(1).指 魏 晋 。 魏 为 曹氏 , 晋 为 司马氏 ,故云。《北齐书·文宣帝纪》:“洎两 汉 承基, 曹 马 属统,其间损益,难以胜言。”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昔大道为公,以能而授,故 尧 咨尔 舜 , 舜 以命 禹 。自 曹 马 已降,其取之也则不然。”
(2). 三国 魏 曹真 、 晋 司马懿 的并称。《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又詔加公入朝不趋,讚拜不名,剑履上殿, 萧 傅 之贤, 曹 马 之亲,兼之者公也。” 吕延济 注:“ 曹真 , 魏太祖 族子也, 明帝 即位迁大司马,入朝不趋。 司马宣王 得乘舆上殿。今言 竟陵 ……亲则如 曹 马 二者。”
《漢語大詞典》:金家
(1).指 晋 朝 司马氏 。古代阴阳家以“五德”(即水、火、金、木、土五行之德)相生相克、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论来说明王朝兴替的原因。 魏 为木德, 晋 代 魏 ,运当五德之金,故称。《晋书·郭璞传》:“明皇天所以保祐金家,子爱陛下,屡见灾异,殷勤无已。”
(2). 新罗 金 姓,故称 金 家。 唐 窦常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诗:“辨方知木德,开国有 金 家。”
(3).指 金婆 杨梅。 宋 苏轼 《参寥惠杨梅》诗:“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直钱。莫共金家鬭甘苦, 参寥 不是老婆禪。” 查慎行 注引咸淳临安志:“南山 近瑞峯 石坞内,有一老嫗,姓 金 ,其家杨梅甚盛,俗称杨梅坞,所谓 金婆 杨梅是也。”
《漢語大詞典》:序官
周礼天官太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及《考工记》等六篇将六官所统率的官属的职掌和人数概略地列于每篇之首,经学家谓之“序官”。
《漢語大詞典》:正父
(1).指 周成王 之父 武王 。书·洛诰:“篤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 孔颖达 疏:“正父谓 武王 ,言其德正,故称正父。”一说,泛指官长。 孙星衍 疏:“正者,政人。父者,説文云:‘家长率教者。’是父为长也。《诗传》云:‘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
(2).司马之官。掌管军政和军赋。逸周书·成开:“三,正父登过,过慎於武,设备无盈。” 孔晁 注:“正父,司马之官。”
(3).指 正考父 。 春秋 时 宋 人,历佐 戴 、 武 、 宣 三公,位为上卿。 汉 王粲 《正考父赞》:“恂恂 正父 ,应德孔盛。身为国卿,族则公姓。”
《漢語大詞典》:五众(五衆)
(1).指司陡、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属吏。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郑玄 注:“众,谓羣臣也。” 孔颖达 疏:“言用此上五官,使各守其所掌上之羣众也。”
(2).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法苑珠林卷十六:“若出家五众已受得戒,但依修行,不復别受。”
(3).佛教语。“五藴”的旧译。《法华经·譬喻品》:“分别説诸法五众之生灭。” 吉藏 疏:“以五法和聚,义称五众;又一一阴法各众多,故云众也。” 南朝 梁武帝 《喻梦》诗:“甘寝随四坐,盖睡依五众。”
《國語辭典》:长马(長馬)  拼音:cháng mǎ
可以长途跋涉的马。《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看了日子,拨了长马,差定了里外送的人。」
分類:长史司马
《國語辭典》:长史(長史)  拼音:zhǎng shǐ
职官名。汉代丞相和将军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而唐代州刺史下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也称为「别驾」。
《漢語大詞典》:概然
(1).感触哀伤。概,通“ 慨 ”。庄子·至乐:“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 曰:“感也。” 陈鼓应 注:“概,即慨,感触哀伤。”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薄於所有观念,则国土之得丧,种族之盛衰,固未尝概然於胸中。”
(2).一概如此。
《漢語大詞典》:锻柳(鍛柳)
三国 魏 嵇康 不满 司马氏 朝政,隐于山水间,“弹琴咏诗,自足於怀”,“性絶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见《晋书·嵇康传》。因以喻隐居不仕,自食其力。 明 徐渭 《拟寿长春祠何老》诗:“锻柳堆山铁,眠松弄水银。” 谢无量 《己酉岁末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入春淹泊峡中观物叙怀》诗:“锻柳甘疎放,欹冠忘裸裎。”
《国语辞典》:太兴(太兴)  拼音:tài xīng
东晋元帝司马睿的年号(西元318~321)。
《漢語大詞典》:霜府
军司马的官署,借指军司马。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霜府録於尚书,天官总於司会。”
《漢語大詞典》:穆哀
指 东晋 穆帝 司马聃 、 哀帝 司马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及 成 康 促龄, 穆 哀 短祚, 简文 勃兴,渊乎清峻。”
分類:司马
《漢語大詞典》:小司马(小司馬)
周 官名。司马的属官,为司马的副贰。见《周礼·夏官·小司马》。参见“ 五大夫 ”。
《國語辭典》:五大夫  拼音:wǔ dà fū
1.授赏有功者的爵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战国策。楚策一》:「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汉。晁错论贵粟疏〉:「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2.秦始皇封泰山后,返京途中遇大风雨,在松树下休息,因而封此松为五大夫。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借指松树。也称为「大夫松」。
3.越王句践的五大夫。为舌庸、苦成、大夫种、范蠡、皋如。
4.战国时魏的五大夫。为吴起、西门豹、北门可、乐羊、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