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4,分218页显示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十二分教
十二进法
福无十全
九流十家
举十知九
蓝十字会
饥饿三十
金钗十二
劲道十足
骄气十足
女又十撇儿
平原十日饮
四十二章经
三七二十一
三十年战争
《国语辞典》:十二分教  拼音:shí èr fēn jiào
佛教将三藏依体裁和内容分成十二类。即一、修多罗(契经),指经典中散文体的经文;二、祇夜(应颂),指经典中以诗颂的型式重复前面散文体内容的经文;三、和伽罗那(授记),指带有预言性质的经文;四、伽陀(偈颂),指诗颂体的经文;五、优陀那(无问自说),指佛自宣说的经文;六、尼陀那(因缘),指记述佛说此经因缘的经文;七、阿婆陀那(譬喻),指譬喻形式的经文;八、伊提目多伽(本事),指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九、阇陀伽(本生),指佛说过去世因缘的经文;十、毗佛略(方等),指佛说方正广大的经文;十一、阿浮陀达磨(未曾有),指记载佛陀显现神通的经文;十二、优婆提舍(论议),指广释佛语的经典。《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何故但立十二分教,不增、不灭?」也称为「十二部经」。
《国语辞典》:十二进法(十二进法)  拼音:shí èr jìn fǎ
以十二为记数之底的记数法。每满十二,则向左进一位,常用t表示10,e表示11,如2te,即表示二乘以十二的平方加上十乘以十二加上十一。十二进法所表示的2te相当于十进法所表示的肆佰壹拾玖。
《国语辞典》:福无十全(福无十全)  拼音:fú wú shí quán
虽有福分,但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毫无缺憾。宋。陈亮〈祭钱伯同母硕人文〉:「子心罔极,福无十全,登进方隆,忍此弃捐。」
《国语辞典》:九流十家  拼音:jiǔ liú shí jiā
汉朝刘歆在所著的《七略》中,曾将先秦至汉初的诸子思想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个派别,称为「十家」。小说家除外即称为「九流」。
《国语辞典》:举十知九(举十知九)  拼音:jǔ shí zhī jiǔ
任意举出十件事,知道的就有九件。形容人见多识广、学问渊博。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
《国语辞典》:蓝十字会(蓝十字会)  拼音:lán shí zì huì
一种医疗保险组织。本为英、美两国的保护动物协会,后来在美国发展成为医疗保险组织。
《国语辞典》:饥饿三十(饥饿三十)  拼音:jī è sān shí
一项由世界展望会主办的全球人道救援行动。主要救助对象为处于饥荒和战火地区的受难者。主办者募款时,以连续饥饿三十小时为活动内容,藉此激发大众爱心。
《国语辞典》:金钗十二(金钗十二)  拼音:jīn chāi shí èr
形容姬妾众多。唐。白居易〈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诗:「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九出:「料我郎君虽无粉黛三千,不少金钗十二,尚堪换马,何况赠君。」
《国语辞典》:劲道十足(劲道十足)  拼音:jìn dào shí zú
形容非常有干劲活力。如:「公司宣布加薪后,大家在工作上的表现劲道十足。」
分类:干劲活力
《国语辞典》:骄气十足(骄气十足)  拼音:jiāo qì shí zú
形容人非常骄傲。如:「她那骄气十足的口气,令人生厌。」
分类:骄傲
《国语辞典》:女又十撇儿(女又十撇儿)  拼音:nǚ yòu shí piě ér
即「奴才」二字的拆字。女、又为「奴」,十、撇为「才」。旧时笑骂戏谑的口语。《金瓶梅》第四二回:「王妈妈支钱一百文,不在于你,好淡嘴,女又十撇儿。」
《国语辞典》:平原十日饮(平原十日饮)  拼音:píng yuán shí rì yǐn
语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雎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平原十日饮,中散千里游。」也作「平原十日」。
《国语辞典》: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  拼音:sì shí èr zhāng jīng
佛教典籍。传说是东汉明帝迦叶摩腾、竺法兰合译。凡四十二章,故称为「四十二章经」。简要平实,为中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惟因不见于印度佛典,或以为此经为伪作。
《国语辞典》:三七二十一  拼音:sān qī èr shí yī
本为算学乘法的口诀,借比喻为不顾一切。《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一顿拳头打得你满地爬。」《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张员外走出来分辩时,这些个众军校,那里来管你三七二十一,一条索子扣头,和解头中两个主管,都拿来见钱大王。」
《国语辞典》: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  拼音:sān shí nián zhàn zhēng
十七世纪初,发生于西方国家的宗教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役。西元一六一八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太子费迪南接掌波西米亚王位,对新教采取敌视政策而引起境内新、旧两教大战,并进而由内战演为国际性的战争。一六四八年,与战各国签定威士特法里亚条约,结束了这场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并承认新、旧教徒有同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