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6,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西市
海子
三京
西关
玉蝀
瀛台
蓟丘
后门
勤行
柳林
钓鱼台
土城
天桥
坐白
前门
《漢語大詞典》:西市
(1).封建时代在帝都西部商贾聚集贸易的特定商市。汉书·惠帝纪:“﹝六年夏六月﹞起 长安 西市,修 敖仓 。”旧唐书·肃宗纪:“己卯,京兆尹 崔光远 、 长安 令 苏震 等率府县官吏大呼於西市,杀贼数千级,然后来赴行在。”明史·佞倖传·继晓:“ 继晓 , 江夏 僧也。 宪宗 时,以秘术因 梁芳 进……日诱帝为佛事,建 大永昌寺 於西市,逼徙民居数百家。”
(2). 明 清 时 北京 处决死囚的刑场。在今 菜市口 。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严嵩用事:“上从之,命斩 世蕃 、 龙文 於市……都人闻之大快,各相约持酒至 西市 看行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穆宗 登极, 肃 益跋扈难制。两宫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议,罪在不赦。盖甫及三年,权势熏灼之堂上官,亦復囚衣赴 西市 。”
《國語辭典》:海子  拼音:hǎi zi
北方方言。指湖沼。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四。杂志一》:「中山城北园中亦有大池,遂谓之『海子』。」
《國語辭典》:飞放(飛放)  拼音:fēi fàng
驱放鹰、隼到野外打猎。《元史。卷一○一。兵志四》:「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端本堂》:「皇太子方在端本堂读书,近侍之尝以飞放者,辄臂鹰至廊庑间,喧呼驰逐,以惑乱之。」
《漢語大詞典》:三京
(1).古代都市 西京 、 东京 、 北京 的合称。 唐 以 雍州 为 西京 , 河南 为 东京 , 太原 为 北京 。 唐 李白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天王三京, 北都 居一。” 王琦 注:“三京,谓 西京 、 东京 、 北京 也。”
(2).古代都市 西京 、 东京 、 北京 的合称。 宋 以 大名 为 北京 , 开封 为 东京 , 洛阳 为 西京 。宋史·仁宗纪二:“﹝ 康定 元年六月﹞甲午,降三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 清 李赓芸 炳烛编卷四:“謁 宋 李忠定 祠,祠东壁有石刻云:‘不愁芒屨长南謫,满愿灵旗助北征;酹彻一桮揩泪眼,烟云何处是三京。’”
《漢語大詞典》:西关(西關)
(1).关隘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县 西南 七宝山 上,隔 濡须水 与 东关 对峙。 三国 时为 吴 魏 间军事要冲。
(2).关隘名。在今 河南省 信阳市 西南。本名 平靖关 ,与 黄岘 、 武阳 合称“义阳三关”。 平靖 在西,故习称“西关”。魏书·世宗宣武帝纪:“进攻 黄峴 、 西关 , 衍 将 马仙琕 弃 西关 , 李元履 弃 黄峴 遁走。”
(3).关隘名。指 函谷关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身执略兮入 西关 ,歷险阻兮之 羌蛮 。”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汎碧水, 西关 乘紫云。”
(4).关隘名。指 居庸关 。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境。
《漢語大詞典》:玉蝀
桥名,在 北京 西安门 东, 北海 与 中南海 之间,又名 御河桥 。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六:“虹垂 玉蝀 三千尺,烟锁金城十万家。” 柳亚子 《展礼先考遗像有作》诗:“ 金鼇玉蝀 万荷花, 北海中山 景物赊。”参阅《嘉庆一统志·京师·津梁》
《國語辭典》:瀛台(瀛臺)  拼音:yíng tái
地名。在北平旧皇城西苑的太液池中。三面临水,奇石森立,花树芬郁,清光绪间西太后曾幽德宗于此。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漢語大詞典》:蓟丘(薊丘)
亦作“ 蓟邱 ”。 古地名。在 北京 城西 德胜门 外西北隅。史记·乐毅列传:“ 乐毅 报遗 燕惠王 书曰:‘ 蓟丘 之植,植於 汶 篁。’” 张守节 正义:“ 幽州 蓟 地西北隅,有 蓟丘 。”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古迹》:“ 蓟丘 ,在县西 德胜门 外五里西北隅,即古 蓟门 也。旧有楼臺并废,止存二土阜,旁多林木,翳鬱苍翠,为京师八景之一,名曰‘ 蓟门 烟树’。”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蓟门》:“今都城 德胜门 外有 土城关 ,相传是古 蓟门 遗址,亦曰 蓟邱 。”
《國語辭典》:后门(後門)  拼音:hòu mén
1.房屋后面的便门。《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褚伯玉传》:「年十八,父为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文明小史》第三二回:「他把几件要紧的地契联单揣在怀中,也从后门逃生,一直出城到乡里躲难去了。」
2.比喻退路、出路或通融、舞弊的途径。明。沈鲸《双珠记》第一四出:「你知我平日代人写状,必要开了后门,留条出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但是自家心里贪著的,便把来典在毛烈处做后门。」
3.比喻寒微的门第。《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
4.肛门。《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将膝盖紧紧的抵住后门,缓缓的解开颈上的死结,用手去摩。」
《國語辭典》:勤行  拼音:qín háng
旧时对旅店饭馆仆役的统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跑堂儿的说是勤行,讲的是提茶壶、端油盘、抹桌子。」
《漢語大詞典》:柳林
(1).柳树林。 唐 许浑 《泛五云溪》诗:“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宋 晁补之 《阎子常携琴入村》诗:“ 薛老村 西十里地,旱日燎原无柳林。”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一阵阵的热风吹来的柳林蝉鸣,荷塘蛙曲,都足以增加人们暴燥之感。”
(2).古地名。在今 北京市 通县 南。原为 元 代皇帝游畋之地,建有行宫。1358年 毛贵 领导的红巾军进迫 大都 ,与 刘哈喇不花 率领的 元 军大战于此。
(3).古地名。在今 山东省 临清县 南。 清 同治 二年(公元1863年), 宋景诗 领导的黑旗军曾在此打败地主武装柳林团。
《國語辭典》:钓鱼台(釣魚臺)  拼音:diào yú tái
1.泛指水边可钓鱼的高台。元。张可久〈殿前欢。钓鱼台曲〉:「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
2.群岛名。位于台湾东北,距基隆一百零二海里,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属宜兰县,分为钓鱼台本岛、黄尾屿、赤尾屿三部分。虽日本主张拥有群岛主权,但根据明代陈侃的《使琉球录》,郭汝霖的《重编使琉球录》,胡宗宪的《筹海图编》,以及日本林子平的《三国通览图说》等文献,此岛应属台湾附属岛屿。
《國語辭典》:土城  拼音:tǔ chéng
1.土筑的城。《汉书。卷七○。陈汤传》:「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
2.地名。隶属新北市土城区。位于台北盆地的西南角,淡水河东岸,面积约二十九平方公里。过去为防止与原住民起冲突,而用木头建栅或挖土筑城,久而沿袭成名,故称为「土城」。目前工厂林立,是台北市的工业卫星城。
《國語辭典》:天桥(天橋)  拼音:tiān qiáo
1.古时军队攻城用的桥形木架。《宋史。卷三七七。陈规传》:「李横围城,造天桥,填濠,鼓噪临城。」
2.为便于行人或车辆穿越铁道或马路所架的桥梁。
3.一种体育运动器材。高而窄,形状略似独木桥,两端有梯子。
4.星名。《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亦曰梁,为天桥,主禦风雨水道。」
5.地名。在北平市永定门内,清末逐渐形成民间艺人汇集演出之地。经常有各种戏曲、杂技、大鼓、木偶戏、武术等,以摆地摊方式或在简陋的棚子内演出。
《漢語大詞典》:坐白
旧时 北京 、 天津 等地曲艺演员在集市、街头演出,如说唱了许久仍无人坐下观赏,以至毫无收入,称为“坐白”。
《國語辭典》:前门(前門)  拼音:qián mén
1.屋舍正面所开的门。如:「他家的前门正对著一口池塘。」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二首之一:「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只见前门锁著,腰门从内关著。」
2.指北京市正阳门。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饼》:「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