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王公  拼音:wáng gōng
1.天子与诸侯。《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晋。左思〈蜀都赋〉:「蕡实时味,王公羞焉。」
2.王爵与公爵。指显贵的爵位。《易经。蛊卦。上九》:「不事王公,高尚其事。」汉。马融〈长笛赋〉:「王公保其位,隐处安林薄。」
3.清代满蒙各旗首领封爵的统称。
《國語辭典》:功德  拼音:gōng dé
1.功业与德行。《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序》:「所以亲亲贤贤,褒表功德。」
2.佛教称行善所生的利益。《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内中必有值钱之物,被人拾去不妥。莫如在此等些时,有人来找,交还与他,也是一件功德之事。」
3.用作善事的反话,为教训、惩罚的意思。《金瓶梅》第二三回:「贼汗邪囚根子!看我到明日对他说不说,不与你个功德也不怕,狂的有甚些摺儿也怎的!」
《國語辭典》:大业(大業)  拼音:dà yè
1.伟大的事业。《书经。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三国演义》第一二回:「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
2.高深的学业。《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赞曰》:「下帷发愤,潜心大业。」
3.隋朝炀帝的年号(西元605~616)。
《國語辭典》:大功  拼音:dà gōng
1.丧服五服之一。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于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之丧时服之,为期九个月。《礼记。丧大记》:「大功布衰九月者,皆三月不御于内。」
2.一种学校、机关团体对有功人员的奖励。如:「他这次表现优异,记大功奖励一次。」
3.功劳很大。《书经。大诰》:「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今处此而求大功,犹绊良骥之足而责以千里之任。」
《國語辭典》:告成  拼音:gào chéng
宣告完成。如:「大功告成」。《文选。沈休文。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
《漢語大詞典》:德业(德業)
德行与功业。后汉书·杨震传:“自 震 至 彪 ,四世太尉,德业相继。” 唐 杜甫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诗:“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一》:“世有自命君子而物望不孚,德业不进者,无不由于自是而自大。” 方东树 《答叶博求论古文书》:“ 周 秦 及 汉 ,名贤辈出,平日立身,各有经济德业。”
《國語辭典》:建业(建業)  拼音:jiàn yè
1.建立功业。《孔子家语。卷五。入官》:「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
2.地名。三国时孙权建都于秣陵,改称建业。故城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
《漢語大詞典》:为山(爲山)
喻建立功业。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参见“ 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
《國語辭典》:前程  拼音:qián chéng
1.前面的路程。比喻未来的发展境地。如:「前程似锦」。
2.功名、官职。《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他那管家都是锦衣卫指挥五品的前程。」《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这是新章课吏,关系他们前程,务要秘密才好。」
3.婚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夜阑人静,海誓山盟,恁时节风流嘉庆,锦片也似前程。」《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小姐口中不说,心下思量:『自见了那秀才,日夜废寝忘食,放心不下。我今主意已定,虽然有亏妇道,是我一世前程。』」
4.出息。宋。石孝友 惜奴娇。我已多情词:「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没前程,阿谁似你。」
《國語辭典》:阀阅(閥閱)  拼音:fá yuè
1.古代贴在门上的功状,在左的称为「阀」,在右的称为「阅」。
2.借指巨室世家。《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贵族称为阀阅,朱门乃豪之第。」也作「伐阅」。
《國語辭典》:烈烈  拼音:liè liè
1.高峻的样子。《诗经。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2.形容极端强烈。唐。张说〈祭石岭战亡士文〉:「嗟尔战夫,烈烈忠勇,奋不顾命,志无旋踵。」
3.拟声词:(1)形容风的声音。晋。刘琨〈扶风歌〉:「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2)形容声音多且繁杂。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蟹啼。」(3)形容水流的声音。唐。皮日休〈霍山赋〉:「有泉烈烈,其来如决。」
《漢語大詞典》:相业(相業)
宰相的功业。亦喻巨大的功绩。宋史·陈尧佐传论:“ 尧佐 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百年万国奉王正,相业臺纲属老成。” 清 黄景仁 《过贾秋壑集芳园故址》诗:“若论相业慙何地,便有仙居借自天。”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相业史谁儔?丹心日许共。”
《國語辭典》:功利  拼音:gōng lì
功绩和利益。《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当时享其功利,后世赖其英声。」
《國語辭典》:考功  拼音:kǎo gōng
1.父亲的功业。《楚辞。屈原。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2.考核官吏的功绩。《书经。舜典》「三载考绩」句下唐。孔安国。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陈宜依古典,考功黜陟。」
3.职官名。考功司郎中的简称。属吏部,掌考察内外官吏之职。《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吏部为司列,主爵为司封,考功为司绩。」《儒林外史》第三○回:「又说到宗子相;杜慎卿道:『宗考功便是先君的同年。』」
《國語辭典》:前烈  拼音:qián liè
1.前人的功业。《书经。武成》:「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
2.称以往之先贤烈士。《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