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软招(軟招)
软办法,软手段。 李根全 《关于金达莱的传说》:“国王见这位英雄很有能耐,就想套用他。开始他用软招诱他说:只要他服了,就给他大官做,并且还给他百万财富,把公主也许配给他。”
分類:办法
《漢語大詞典》:三表五饵(三表五餌)
汉 代 贾谊 陈献的防御匈奴的办法。以立信义、爱人之状和好人之技为“三表”;以赐之盛服车乘、盛食珍味、音乐妇人、高堂邃宇府库奴婢和亲近安抚为“五饵”。见新书·匈奴。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贾生 固天下奇才,所言亦一时之良策……当时将相羣臣岂无 贾生 之比,三表五饵,人知其疎,而欲以困中行,説尤不可信矣。” 宋 叶适 《外论一》:“虽然, 谊 於制患之术浅矣,请自为典属,用三表五饵而繫之,若是者,先王待夷 狄 之意乎?”亦省作“ 三表 ”。 清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三表不闻於 汉 庭,五利奚裨於 晋国 。”
《国语辞典》:搔头摸耳(搔头摸耳)  拼音:sāo tóu mō ěr
形容人想不出办法时,焦虑著急的模样。《文明小史》第五二回:「正在搔头摸耳,肚里寻思的时候。」《黑籍冤魂》第一三回:「两个人搔头摸耳。没有法想。」也作「搔首抓耳」。
《漢語大詞典》:捐花样(捐花樣)
清 代因捐纳得官者多,补缺不易,又定出捐花样的办法。捐花样者得优先补缺,有遇缺先、前先、尽先等名目。并扩展到科举出身及其他非捐纳官员。清史稿·选举志七:“然积重难返,进士即用知县,非加捐花样,则补缺綦难,他无论已。”参见“ 捐纳 ”。
《漢語大詞典》:捐纳(捐納)
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此制起于 秦 汉 ,称纳粟。 清 中叶后大盛,称为捐纳。朝廷视为正项收入,明订价格行之,加剧吏治腐败,成为一大弊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纯皇初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詔累下,万民欢悦,颂声如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然开例三载,所入仅二百万有餘,捐纳知县五百餘人。始则缺多易得,后见非数年不能选授,亦復观望徘徊。”清史稿·选举志七:“ 雍正 二年……帝曰:‘垦田事例,於地方有裨益。向因各捐例人多,难於銓选,降旨停止。年来捐纳应用之人,将次用完,越数年,必致无捐纳之人,而专用科目矣。应酌添捐纳事欵。除道、府、同知不许捐纳,其通判、知州、知县及州同、县丞等,酌议準捐。’”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捐纳则废,年资则废,科举则废,将论官者必於大学。”
《國語辭典》:老皇历(老皇曆)  拼音:lǎo huáng lì
(歇后语)过时了。不是今年的历书,已是过时没用的了。比喻因循守旧或陈旧不堪的人、事、物。如:「还提那档子事!都老皇历──过时了。」
《國語辭典》:老方子  拼音:lǎo fāng zi
1.治病的旧药方。如:「这个老方子治咳嗽很有效。」
2.引申为处理事情的旧方法。如:「老方子解决不了新问题。」
《漢語大詞典》:懒办法
偷懒的行为,图省事的办法。含有给人带来麻烦的意思。例如:一个懒人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和办事的懒办法。
《國語辭典》:渴而穿井  拼音:kě ér chuān jǐng
事前未做好准备,临时才想法子应付。汉。刘向《说苑。卷一二。奉使》:「寡人所谓饥而求黍稷、渴而穿井者,未尝能以欢喜见子。」
《國語辭典》:奖售(獎售)  拼音:jiǎng shòu
为鼓励出售产品而给予奖励的办法。
《國語辭典》:夹紧(夾緊)  拼音:jiá jǐn
紧紧夹住。如:「用夹子将资料夹紧收好。」
《漢語大詞典》:进埝(進埝)
谓 河 工修筑堤坝合龙的一种办法。又称进占。《捻军史料丛刊·李鸿章〈复胡莲舫书〉》“昨报进佔之时, 河 神现灵,当蒙佑助” 江世荣 注:“ 河 工上修堤合龙之一种办法,进佔即进埝。”
《漢語大詞典》:井井有方
形容有条理有办法。《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 孝基 条分理析,井井有方。”
分類:条理办法
《漢語大詞典》:没牙啃
方言。比喻没有办法对付。《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她板脸,我不害怕,我就怕她讲道理,说得你口服心服没牙啃。”
《漢語大詞典》:没法儿
毫无办法。例如:谁都没法儿办。
表示这是极限,什么也比不上。例如:任务完成得没法儿再漂亮了。
不可能;决不会。例如:做了坏事没法儿不让人知道。
《漢語大詞典》:没可奈何
谓没有办法,无法可施。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三:“他懒得真有程度。清早是死不起床的,点名时监学向床上去拉他,也拉他不动,监学把他也没可奈何。” 许杰 《大白纸》:“回头看到岭头,他们还在看着,向他丢石块。他没可奈何的走了。” 朱自清 《那里走·我们的路》:“所以那些没法奈何的人,我想都将向这三条路里躲了进去。”
分類: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