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1
词典
9
分类词汇
132
共141,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刑错
布宪
刑罪
理刑
居作
至刑
刑科
议能
议贤
触抵
议故
评刑
他杀
甫刑
折杖
《國語辭典》:
刑错(刑錯)
拼音:
xíng cuò
刑罚置放不用。《史记。卷四。周本纪》:「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汉。王充《论衡。自然》:「然而汉朝无事,淮阳刑错者,参德优而黯威重也。」
分類:
刑法
裴骃
《國語辭典》:
布宪(布憲)
拼音:
bù xiàn
1.《周礼。秋官》中的官名,专职颁布法令。《周礼。秋官司空。布宪》:「布宪,掌宪邦之刑禁。」
2.颁行法令。《管子。立政》:「君乃出令,布宪于国。」
分類:
颁布
古官名
官名
布法
法令
刑法
法禁
禁令
《漢語大詞典》:
刑罪
触犯刑法之罪。
《
管子·中匡
》
:“请薄刑罚以厚甲兵,於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
《
汉书·刑法志
》
:“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
南史·宋纪上
》
:“刑罪无轻重悉原之。”
分類:
刑罪
触犯
刑法
《漢語大詞典》:
理刑
(1).掌理刑法。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
:“及老人见四十三省郎吏,有理刑才名,大者出使郡,小者镇县。”
(2).指掌理刑法之官。
《醒世姻缘传》
第十二回:“乞亲提审,或批理刑 褚青天 究解。”
分類:
掌理
理刑
刑法
《漢語大詞典》:
居作
(1).做佣工。
《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
》
:“曾误遗火延及它舍, 鸿 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 鸿 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
(2).刑法名。罚令囚犯服劳役。
《
隋书·刑法志
》
:“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餘并居作。”
《
旧唐书·刑法志
》
:“於是又除断趾法,改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
《元典章·兵部二·隐藏》
:“自结按起解申部月日为始,传令本处带镣居作。”
分類:
居作
刑法
法名
佣工
囚犯
服劳
劳役
《漢語大詞典》:
至刑
(1).最适当的刑罚。
《淮南子·氾论训》
:“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高诱 注:“赏当赏,不虚费;刑当刑,不伤善。”
(2).极力使用刑法。
《孔子家语·刑政》
:“ 仲弓 问於 孔子 曰:‘ 雍 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至刑无所用政, 桀 紂 之世是也;至政无所用刑, 成 康 之世是也。信乎?’ 孔子 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
分類:
极力
适当
用刑
刑罚
刑法
《漢語大詞典》:
刑科
(1).刑法的条款。 唐 道宣
《
续高僧传·唐伪郑沙门释智命传
》
:“既不遂志,惟思剪鬀不累刑科。” 梁斌
《红旗谱》
五二:“读书本子行了,懂得什么刑科大事。”
(2). 明 清 时六科之一,负责处理刑事案件。
《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六:“ 稽清 知县,也行取做刑科给事中。”
《
红楼梦
》
第一○五回:“我在刑科里打听,倒没有听见两王復旨的信。” 张德泽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
:“刑科,稽核刑名案件,注销刑部文卷。”
分類:
刑法
条款
六科
负责
责处
理刑
刑事案件
《漢語大詞典》:
议能(議能)
古刑法“八辟”之一。对有奇才异能的人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
周礼·秋官·小司寇
》
:“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四曰议能之辟。” 郑玄 注:“能,谓有道艺者。” 唐
张九龄
《敕处分十道朝集使》
:“若风教未弘,议能盖闕,竟入朝计,冀幸迁除勿曰不知,将自诬也。”参见“ 八辟 ”、“ 八议 ”。
分類:
刑法
有奇
特别
审议
减免
刑罚
《國語辭典》:
议贤(議賢)
拼音:
yì xián
周代八辟法之一。有德行的人有罪则议之,以期减免。见《周礼。秋官。小司寇》。
分類:
刑法
八议
有德
德行
特别
审议
《漢語大詞典》:
触抵(觸觝)
见“ 触抵 ”。
《漢語大詞典》:
议故(議故)
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皇帝的故交旧友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周礼·秋官·小司寇
》
:“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二曰议故之辟。” 郑玄 注:“故谓旧知也。 郑司农 云:‘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
汉书·刑法志
》
:“八议:一曰议亲,二曰议故……八曰议宾。” 颜师古 注:“王之故旧也。”参见“ 八辟 ”、“ 八议 ”。
分類:
刑法
八议
故交
交旧
旧友
特别
审议
减免
刑罚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评刑(評刑)
(1).批评刑法。
《商君书·赏刑》
:“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羣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
(2).判案,量刑。 唐
白居易
《薛元赏可华原县令制》
:“以 元赏 前为廷尉丞,察狱评刑,颇闻敬慎。”
分類:
批评
判案
刑法
量刑
《國語辭典》:
他杀(他殺)
拼音:
tā shā
为他人所杀。相对于自杀而言。如:「根据死者身上多处的刀伤,法医认为这桩命案有他杀的嫌疑。」
分類:
刑法
杀死
《漢語大詞典》:
甫刑
(1).即
《
尚书·吕刑
》
。 周穆王 时有关刑罚的文告,由 吕侯 请命而颁,后因 吕侯 后代改封 甫侯 ,故
《吕刑》
又称
《甫刑》
。
《
礼记·缁衣
》
:“
《甫刑》
曰:‘ 苗 民匪用命,制以刑。’” 孔颖达 疏:“ 甫侯 为 穆王 説刑,故称
《甫刑》
。”
《
孝经·天子
》
:“
《甫刑》
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唐玄宗 注:“
《甫刑》
,即
《
尚书·吕刑
》
也。” 汉 桓宽
《
盐铁论·诏圣
》
:“
《
春秋
》
原罪,
《甫刑》
制狱。”
(2).借指 周 代刑法。 汉
扬雄
《解嘲》
:“甫刑靡敝, 秦 法酷烈,圣 汉 权制,而 萧何 造律,宜也。”
分類:
刑法
周穆王
刑罚
文告
《漢語大詞典》:
折杖
刑法名。 宋 初定折杖制,规定各等流刑、徒刑、杖刑、笞刑责杖数,以及杖、笞的尺寸。参阅 宋 高承
《
事物纪原·律令刑罚·折杖
》
、
《
宋史·刑法志一
》
。
分類:
刑法
法名
初定
规定
等流
流刑
徒刑
杖刑
笞刑
刑责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