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散落  拼音:sàn luò
1.分散,不集中。《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其后强宗大族家家结为仇雠,奸党散落,风俗大改。」
2.分散的往下掉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天汉悬指,那不散落?水性就下,何故上腾?」
《國語辭典》:团结(團結)  拼音:tuán jié
1.唐代的地方团练组织。《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唐纪四十一。代宗大历十二年》:「差点土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结』。」
2.结合、组织。如:「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才能抵抗敌人的侵略。」
《國語辭典》:零星  拼音:líng xīng
零散不成整数。《福惠全书。卷八。钱谷部。漕项收兑》:「米既零星折耗,不免分头照应,耳目难周。」《红楼梦》第五五回:「不过零星杂项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
《漢語大詞典》:灵星(靈星)
星名。又称天田星、龙星。主农事。古代以壬辰日祀于东南,取祈年报功之义。诗·周颂·丝衣序:“《丝衣》,绎宾尸也。 高子 曰:灵星之尸也。”史记·孝武本纪:“上乃下詔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 张守节 正义:“灵星即龙星也。 张晏 云:‘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也,见而祭之。’” 北周 庾信 《对雨》诗:“徒劳看蚁封,无事祀灵星。”通典·礼四:“ 周 制,仲秋之月,祭灵星於国之东南。”古祭灵星以 后稷 配食,故又为 后稷 之代称。后汉书·祭祀志下:“ 汉 兴八年,有言 周 兴而邑立 后稷 之祀,於是 高帝 令天下立 灵星祠 。言祠 后稷 而谓之灵星者,以 后稷 又配食星也。” 王先谦 集解:“灵星为 后稷 之代名。”
《國語辭典》:集中  拼音:jí zhōng
集合、汇聚于一点。如:「市府将流动摊位集中于特定地点,以便管理。」
《國語辭典》:插花  拼音:chā huā
1.一种将花材作适当的安排,使之美观,藉以陶冶心性的艺术。
2.插花于冠帽以为饰。旧时科举中试者,得插花披红,以示荣宠。
3.戴花。宋。张耒〈田家〉诗三首之二:「插花野妇包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
4.赌局进行时,由局外人搭角共承担输赢的责任。后引指参与别人的事情而获利。如:「这场纠纷,是因插花分红不均所引起的。」
5.比喻参与、加入另一个团体的活动。如:「别班举办郊游,他老爱去插花。」
《国语辞典》:光陆离(光陆离)  拼音:guāng lù lí
陆离,参差、分散的样子。光陆离为形容色彩缤纷和繁杂。南朝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宋。欧阳修〈答圣俞〉诗:「况出新诗数十首,珠玑大小光陆离。」
《國語辭典》:流散  拼音:liú sàn
流离分散。《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谷永》:「百姓失业流散,群辈守关。」《续汉书志。第一○。天文志上》:「米谷荒贵,民或流散。」
《國語辭典》:疏散  拼音:shū sàn
1.把密集的人员、物质、装备分散开。如:「大楼突然发生火警,警方紧急疏散人群。」
2.不受拘羁。南朝宋。谢灵运过白岸亭〉诗:「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董西厢》卷一:「携一壶儿酒,戴一枝儿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著家。」
3.疏远离散。唐。李白〈东武吟〉:「宾友日疏散,玉樽亦已空。」
4.驱散。《红楼梦》第一九回:「不过偶感风寒,吃一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
《漢語大詞典》:散处(散處)
分散居住。 明 文徵明 《〈陈氏家乘〉序》:“子孙散处,莫详所终。” 清 彭绍升 《〈南畇先生遗书〉后序》:“譬如父子兄弟,散处异国,仓卒遇於疆场之间,以音声面貌之不相识,奋力鬭争,而不知其本一祖之系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那时,在 吴 境内居住着许多 越 人,他们散处在今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等省的山岭地区。”
《國語辭典》:二心  拼音:èr xīn
1.异心、不忠实。《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晟但言唐主畏陛下神武,事周无有二心。」《三国演义》第九回:「今将军若此,是天赐也,肃岂敢有二心?」
2.注意力分散、不专心。《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國語辭典》:散居  拼音:sǎn jū
分散居住。如:「台湾北部丘陵区由于地形的缘故,较利于散居。」
《漢語大詞典》:好心
犹空心。使居心腹之地的附庸诸侯资财分散的隐语。管子·轻重甲:“唯好心为可耳。夫好心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物运,万物运则万物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 郭沫若 等集校:“其旨在分散卿大夫与附庸诸侯之聚财……‘好’乃环璧等之中孔。是则‘好心’即空其中心之意。卿大夫与附庸诸侯在国内居心腹地,务使其财不蓄聚,以妨坐大。直説不便,故为此‘好心’之隐语耳。”一说,“好心”即慈善心肠,犹言同情心。参阅 马非百 《〈管子·轻重篇〉新铨》
《國語辭典》:披离(披離)  拼音:pī lí
四散分布的样子。南朝梁。吴均〈共赋韵咏庭中桐〉诗:「华晖实掩映,细叶能披离。」元。商道〈月照庭。万木争荣套。六么遍〉曲:「披离满径点胭脂,乾忙煞燕子莺儿。」
《國語辭典》:卷云(卷雲)  拼音:juǎn yún
一种形状像羽毛、丝絮等的白色稀薄云层,常出现在离地面约五千至一万三千公尺左右的高空中。如:「卷云尖端像钩子一样弯曲时,天气就会变坏。」
《漢語大詞典》:布武
(1).足迹分散不重迭。谓疾走。礼记·曲礼上:“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郑玄 注:“布武,谓每移足各自成迹,不相躡。” 孙希旦 集解:“趋有疾趋,徐趋二法……堂上接武即徐趋,堂下布武即疾趋也。”新唐书·董晋传:“古者服冠冕,以佩玉节步。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君前趋进而已。”
(2).泛指行进,行走。 唐 刘禹锡 《赠别君素上人诗引》:“斯言也,犹示行者以室庐之奥耳,求其经术而布武,未易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