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8,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正阳
午日
大暑
晦朔
穿针
平年
辛盘
上秋
林钟
新历
开春
蕤宾
重三
阳月
月晦
《漢語大詞典》:正阳(正陽)
(1).指日中之气。《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 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 汉 董仲舒 《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 晋 杜预 注:“正月, 夏 之四月, 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 北周 庾信 《徵调曲》:“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
(3).指南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烝。” 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
《漢語大詞典》:午日
(1).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晋 周处 《风土记》:“午日烹鶩,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宋 梅尧臣 有《午日》诗。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宜忌》:“午日冰和土粉晒乾,擦小儿热疿。”
(2).干支逢午的日子。后汉书·陈宠传“犹用 汉 家祖腊”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汉 家火行盛於午,故以午日为祖也。” 宋 曾慥 类说·燕北杂记·午日大喊:“番兵每遇午日,如不逢兵,亦须排阵望西大喊七声,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
(3).中午。 唐 张籍 《江南行》:“ 长干 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國語辭典》:大暑  拼音:dà shǔ
1.极热的天气。《山海经。大荒西经》:「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2.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國語辭典》:晦朔  拼音:huì shuò
1.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与第一日。《续汉书志。第三。律历志下》:「晦朔合离,斗建移辰,谓之月。」
2.早晚、旦夕。《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漢語大詞典》:穿针(穿針,穿鍼)
亦作“ 穿鍼 ”。
(1).将线穿入针孔。 北周 庾信 《对独赋》:“灯前桁衣疑不亮,月下穿针觉最难。”
(2).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唐 王勃 《七夕赋》:“海人支石之机,江女穿鍼之阁。” 明 何景明 《七夕》诗:“闺中擣素思关塞,楼上穿针待女牛。”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席散后,我忽忆未效穿针乞巧故事,否则也在黑暗中撮弄她们一下子,增些欢笑。”
《國語辭典》:平年  拼音:píng nián
1.阳历无闰日或阴历无闰月的年。阳历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阴历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
2.收成平平的年岁。如:「今年雨水不足,农作物收成不顶好,只能算是个平年。」
《國語辭典》:辛盘(辛盤)  拼音:xīn pán
元旦时以葱、韭、蒜、蓼、蒿、芥杂和的食品,取其迎新意思。见晋。周处《风土记》。也称为「五辛盘」。
《漢語大詞典》:五辛盘(五辛盤)
即五辛菜。太平御览卷二九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正元日五熏鍊形。”注:“五辛所以发五臟气。” 南朝 梁 庾肩吾 《岁尽应令》诗:“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 唐 岁时节物,元日则有屠苏酒、五辛盘、咬牙餳。” 清 方文 《雨后赴韩元长之招途中有作》诗:“遥指层楼今夜月,先判一醉五辛盘。”参见“ 五辛菜 ”。
《漢語大詞典》:上秋
孟秋。指农历七月。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又言自二月以来,令各具精甲壮马,将以上秋南寇。” 胡三省 注:“上秋,谓七月。”
分類:农历七月
《漢語大詞典》:林钟(林鍾)
(1).古乐十二律之一。十二律有六律六吕,林钟为六吕之一。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音徵,律中林钟。” 郑玄 注:“林钟者,黄钟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长六寸,季夏气至,则林钟之律应。”史记·律书:“林钟者,言万物就死,气林林然。” 清 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林钟长六寸,积四百八十六分。”
(2).指农历六月。吕氏春秋·音律:“林钟之月,草木盛满,阴将始刑。” 高诱 注:“林钟,六月。”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六月谓之林钟何?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
(3).钟名。左传·襄公十九年:“ 季武子 以所得於 齐 之兵作林钟而铭 鲁 功焉。” 孔颖达 疏:“是言度律以长短,然后铸钟,钟声应律,遂以律名钟。此钟声应林钟,故以林钟为名。”
《國語辭典》:新历(新曆)  拼音:xīn lì
1.一种民国以后所采行的新历法。参见「太阳历」条。
2.新岁的历书。唐。王维 春中田园作诗:「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唐。来鹄 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3.重新制定的历法。《新唐书。卷二七。历志三上》:「诏僧一行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
《國語辭典》:开春(開春)  拼音:kāi chūn
新春、初春。多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吕氏春秋。开春论。开春》:「开春始雷,则蛰虫动矣。」
《國語辭典》:蕤宾(蕤賓)  拼音:ruí bīn
十二律之一,为六阳律的第四律。《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四曰蕤宾……位于午,在五月。」
《國語辭典》:重三  拼音:chóng sān
阴历三月三日上巳日。唐。阎朝隐 三日曲水侍宴应制诗:「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
《漢語大詞典》:重卦
谓重迭八卦以成六十四卦,每卦由两个单卦组成,凡六爻。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第二论重卦之人:“然重卦之人,诸儒不同……今依 王辅嗣 ,以 伏牺 既画八卦,即自重为六十四卦,为得其实。” 清 孙星衍 《〈周易集解〉序》:“ 司马季主 言演爻,不言重卦。”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数学的程度渐渐进化,晓得三三相重,八八更可以得六十四种不同的方式了,于是乎数学的秘密更加浓重起来;一百九十二片的长砖(阳爻)和三百八十四片的短砖(阴爻)便一片一片地都发出神秘的声音,神秘的天启来了。这便是重卦,这便是繫辞,这便是周易之所以产生。”
《國語辭典》:上巳  拼音:shàng sì
汉以前定农历的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有修禊之俗,临水洗濯,以涤除不祥。魏晋以后,则改在农历的三月三日。《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
《國語辭典》:阳月(陽月)  拼音:yáng yuè
阴历十月的别名。语本《尔雅。释天》:「十月为阳。」
分類:农历十月
《國語辭典》:月晦  拼音:yuè huì
月终。多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吕氏春秋。季秋纪。精通》:「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唐。白居易〈春雪〉诗:「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