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何逊梅花
 
何逊渐老
 
何逊为诗
 
何逊赋梅
 
何郎情思
 
何郎旧池阁
 
何郎花
 
何郎词卷
 
何郎诗句
 
何郎遗咏
 
凌风台
 
动诗兴
  
官阁梅
 
拾遗东阁
 
扬州何逊
 
扬州何郎识
 
东阁官梅
 
东阁梅
 
东阁诗兴
 
东阁逊梅花
 
诗成东阁
 
诗兴关梅
 
风流何郎

相关人物
何逊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九〈何逊·诗·咏树诗〉~699~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例句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典故
素云黄鹤
 
芳草晴川
 
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中仙客

参考典故
骑黄鹤


《全唐诗》卷一百三十〈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兹地空馀黄鹤楼】【兹地空留黄鹤楼】【此地空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晴川历历汉阳戍】,春草萋萋鹦鹉洲【芳草萋萋鹦鹉洲】【芳草青青鹦鹉洲】【春草青青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日暮乡关何处在】,烟波江上使人愁。
典故
乱真鸡
 
借晓人
 
伪鸡鸣
 
函谷孟尝归
 
函关报晓鸡
 
学鸡鸣
 
学鸣鸡
 
崤函关出
 
感孟尝
 
放孟尝回
 
漏却田文
   
脱函关厄
 
开关计
 
鸡鸣函谷
 
鸡鸣夜乱
 
鸡鸣夫
  
鸡鸣试关
 
齐客偷秦官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2354~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检仙经》
世俗诸方,亦不必皆尔。大抵养命之药,则多君,养性之药,则多臣,治病之药,则多佐。

简释

鸡鸣狗盗:喻指人物或技能不伦不类、委琐卑下、唐宋之间《过函谷关》;“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例句

犹嫌未远函关道,正睡刚闻报晓鸡。 吴融 阌乡寓居十首茆堂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宋之问 过函谷关

应从漏却田文后,每度闻鸡不免疑。 崔道融 关下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李世民 入潼关

纵使鸡鸣遇关吏,不知余也是何人。 李涉 晓过函谷关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柳宗元 古东门行

开关自有冯生计,不必天明待汝啼。 汪遵 鸡鸣曲

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懒思量。 罗隐 武牢关

二子依公子,鸡鸣狗盗徒。 贯休 怀钱唐罗隐章鲁封

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鲍溶 留辞杜员外式方

典故
一丸
 
一丸封
 
一丸泥
 
一泥丸
  
丸泥塞险
 
丸泥封
 
丸泥封函关
  
函谷泥
 
函谷泥封
 
封函谷
  
封泥古
 
泥一丸
 
泥丸封
 
泥函谷
 
相关人物
王元
 
隗嚣


《后汉书》卷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隗嚣〉~524~
初,嚣与来歙、马援相善,故帝数使歙、援奉使往来,劝令入朝,许以重爵。嚣不欲东,连遣使深持谦辞,言无功德,须四方平定,退伏闾里。五年,复遣来歙说嚣遣子入侍,嚣闻刘永、彭宠皆已破灭,乃遣长子恂随歙诣阙。以为胡骑校尉,封镌羌侯。而嚣将王元、王捷常以为天下成败未可知,不愿专心内事。元遂说嚣曰:「昔更始西都,四方响应,天下喁喁,谓之太平。一旦败坏,大王几无所厝。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而欲牵儒生之说,弃千乘之基,羁旅危国,以求万全,此循覆车之轨,计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收西河、上郡,东收三辅之地,案秦旧迹,表里河山。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要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埶,即还与蚯蚓同。」

简释

一丸封:喻指勇士守险。宋王安石《西帅》:“一丸岂虑封函谷,千骑无由饮渭桥。”


例句

未见泥函谷,俄惊火建章。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

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张说 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李世民 入潼关

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 李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

空留三尺剑,不用一丸泥。 李贺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系越有长缨,封关祗一丸。 独孤及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典故
屋梁落月相照
 
枫林关塞

相关人物
杜甫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八〈梦李白二首〉
〈梦李白二首〉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远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路迷不可测】。魂来枫叶青【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梦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何似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犹疑见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典故
入关意气
 
复转出秦关

相关人物
终军


《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下·终军〉~289~
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说。
《后汉书》卷二十七〈郭丹列传〉~940~
郭丹字少卿,南阳穰人也。父稚,成帝时为庐江太守,有清名。丹七岁而孤,小心孝顺,后母哀怜之,为鬻衣,买产业。后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乃慨然叹曰:「丹不乘使者车,终不出关。」既至京师,常为都讲,诸儒咸敬重之。大司马严尤请丹,辞病不就。王莽又徵之,遂与诸生逃于北地。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徵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
典故
三叠曲
 
更尽一杯别酒
 
阳关第四声


《苏轼文集》卷六七〈题跋·书阳关第四声〉
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新唱阳关第四声。」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第一句叠,则此句为第五声矣,今为第四声,则第一不叠审矣。
典故
相关人物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关羽传〉~94~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例句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王维 燕支行

典故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例句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刘叉 狂夫

淫哇满眼关雎弱,犹贺清朝有此身。 薛能 寓题

国人伤莫及,应只咏关关。 薛能 恭禧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

致却垂衣更何事,几多诗句咏关关。 薛能 献仆射相公

典故
关雎乱


《论语注疏·泰伯》~72~
子曰:「师摰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清·刘宝楠《正义》:先从叔丹徙君《骈枝》曰:「始者乐之始,乱者乐之终。乐记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又曰:『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皆以始乱对举,其义可见。凡乐之大节,有歌有笙,有间有合,是为一成。始于升歌,终于合乐。是故升歌谓之始,合乐谓之乱。周礼大师职:『大祭祀,帅瞽祭歌。』仪礼燕及大射,皆大师升歌。挚为大师,是以云『师挚之始』也。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凡六篇,而谓之『关雎之乱』者,举上以该下,犹言『文王之三』,『鹿鸣之三』云耳。」
典故
函谷令
 
尹叟
 
流沙侍师
 
相关人物
尹喜


《列仙传》卷上〈关令尹〉~
《列仙传》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臣胜实,莫知其所终。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
《太平御览》卷九六七
《关令尹喜内传》:「喜从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据《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
《太平御览》卷八一一一
《关令尹喜内传》:「老子与尹喜登昆崙,上金台云楼七宝宫殿,昼夜光明,乃天帝四王之所游处。」(据《太平御览》卷八一一一引)

例句

堪怜尹叟非关吏,犹向江南逐老聃。 唐彦谦 游阳明洞呈王理得诸君

荒楼荒井闭空山,关令乘云去不还。 岑参 题观楼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径欲随关令,龙沙万里强。 李商隐 玄微先生

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 李端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 李群玉 别尹炼师

典故
学终军
 
折繻
 
抛繻入关
 
弃终繻
  
弃繻入关
  
弃关繻
  
终军
 
终军少
 
终军弃繻
 
识旧吏
 
关门弃繻

相关人物
终军

参考典故
请缨


《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终军》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说。(三国魏·张晏注:「繻音须。繻,符也。书帛裂而分之,若券契矣。」)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壹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语在南越传。军死时年二十馀,故世谓之「终童」。

例句

弃繻当日路,应竞看终军。 姚鹄 送刘耕归舒州

遥知出关后,更有一终军。 岑参 送薛播擢第归河东

陆贾真迂阔,终童久寂寥。 徐弦 送高舍人使岭南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李世民 入潼关

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李咸用 边城听角

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 李德裕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仆射已为御史余尚布衣

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同。 李隆基 早度蒲津关

关吏不须迎马笑,去时无意学终军。 杜牧 出关

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杜牧 杜秋娘诗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密侍仝锵佩,雄才本弃繻。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 权德舆 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

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市义虚焚券,关讥谩弃繻。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王勃 散关晨度

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 王维 哭祖六自虚

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正师

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

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窦群 经潼关赠宇文十

新经梦笔夜,才比弃繻年。 耿湋 送郭秀才赴举

莫道归繻在,来时弃故关。 耿湋 题李孝廉书房

若值乡人问,终军贱不还。 薛能 关中送别

终军壮节埋黄土,杨震丰碑翳绿苔。 薛逢 潼关驿亭

终童之死谁继出,燕颔儒生今俊逸。 钱起 送傅管记赴蜀军

为报明年杏园客,与留绝艳待终军。 韦庄 送范评事入关

典故
杨仆惭为关外人
 
杨仆移关
 
关识新安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杨仆


《汉书》卷六《武帝纪》
「三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东汉·应劭注:「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

例句

阮郎无复里中旧,杨仆却为关外人。 刘禹锡 寄杨虢州与之旧姻

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 李商隐 荆山

惆怅怀杨仆,惭为关外人。 李德裕 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

杨仆移关,杜预建桥。 李瀚 蒙求

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完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典故
生入塞
 
生入关
 
关外老班超

相关人物
班超

参考典故
班定远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
「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请归,其词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之妹班昭也上书为其陈请:『书奏,帝感其言,乃徵超还。』」

例句

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 令狐楚 从军词五首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 塞上曲二首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李益 塞下曲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武元衡 送张六谏议归朝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骆宾王 从军行

典故
关西夫子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杨震〉~759~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荅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漢語大詞典》:官梅
官府所种的梅。 唐 杜甫 《和裴廸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 何逊 在 扬州 。”按, 南朝 梁 何逊 为官在 扬州 时,官府中有梅,常吟咏其下,故云。 宋 黄庭坚 《雨中花慢》词:“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待新年欢计,断送春色,桃李成阴。” 清 赵翼 《题谢蕴山观察种梅图》诗:“陋彼 孤山翁 ,徒夸疎影横,官梅与野梅,固难一例评。”按, 孤山翁 指 宋 林逋 。因其隐居终老 孤山 ,故称。其《山园小梅》云:“疎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分類:官府何逊
《國語辭典》:鹦鹉洲(鸚鵡洲)  拼音:yīng wǔ zhōu
长江中的沙洲。在今湖北省汉阳县西南。相传东汉祢衡曾在此作鹦鹉赋,因而得名。
《國語辭典》:黄鹤楼(黃鶴樓)  拼音:huáng hè lóu
位于湖北省武昌县临接长江大桥之蛇山山顶的阁楼。相传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于此,故称为「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國語辭典》:狗盗(狗盜)  拼音:gǒu dào
窃贼。《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强兼并者曰鲸吞,为小贼者曰狗盗。」
《國語辭典》:狗盗鸡鸣(狗盜雞鳴)  拼音:gǒu dào jī míng
比喻有某种不足称道的技能之徒,或指卑下的技能。参见「鸡鸣狗盗」条。《东周列国志》第九三回:「吾之得脱虎口,乃狗盗鸡鸣之力也。」
《國語辭典》:鸡鸣狗盗(雞鳴狗盜)  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
战国时秦昭王囚孟尝君,打算加以杀害。孟尝君的门客,一个装狗入秦宫偷狐白裘;另一个学鸡叫使函谷关关门早开,孟尝君因此而脱难。典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后以比喻有某种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也作「狗盗鸡鸣」。
《國語辭典》:鸡鸣狗盗(雞鳴狗盜)  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
战国时秦昭王囚孟尝君,打算加以杀害。孟尝君的门客,一个装狗入秦宫偷狐白裘;另一个学鸡叫使函谷关关门早开,孟尝君因此而脱难。典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后以比喻有某种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也作「狗盗鸡鸣」。
《漢語大詞典》:丸封
谓封闭严密。 明 张煌言 《山头重建海塘碑记》:“当我国家盛时,海波不扬,邑多贤长吏。而滨海丸封,又鲜戎马骚驛。” 清 李福 《探春慢·黄梅花》词:“明是春消息,又底事、丸封珍重。”参见“ 丸泥 ”。
分類:封闭严密
《國語辭典》:丸泥  拼音:wán ní
1.一粒泥丸。《抱朴子。外篇。备阙》:「弹鸟,则千金不及丸泥之用;缝缉,则长剑不及数寸之针。」
2.汉代王元说服隗嚣守兵函谷关东拒刘秀,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见《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后比喻封守要塞。宋。陆游〈书悲〉诗:「何当受诏出,函谷封丸泥。」
《漢語大詞典》:函谷丸
《后汉书·隗嚣传》:“ 元 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 函谷关 。”后遂以“函谷丸”指称易守难攻的 函谷关 。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少年负壮气,耿介立衝冠。怀纪 燕山 石,思开 函谷 丸。”
《國語辭典》:封泥  拼音:fēng ní
古人未有纸时,以简素传递信息,为防私拆,在绳结开启处,以泥封紧,加盖印章,故称为「封泥」。其残存者,对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颇有助益,如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家丞」封泥。
《漢語大詞典》:隗嚣泥(隗囂泥)
东观汉记·隗嚣载记:“ 嚣 将 王元 説 嚣 曰:‘……今 天水 完富,士马最强,北取 西河 ,东收 三辅 ,案 秦 旧迹,表里山 河 。 元 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 函谷关 ,此万世一时也。’”后因以“隗嚣泥”指据险固守之力。 唐 罗隐 《南园题》诗:“病怜 王猛 畚,愚笑 隗嚣 泥。”
《國語辭典》:刮骨  拼音:guā gǔ
三国时蜀将关羽左臂中矢,请医为其刮骨去毒。参见「刮骨疗毒」条。唐。王维〈燕支行〉:「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國語辭典》:关关(關關)  拼音:guān guān
拟声词。形容鸟鸣的声音。《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國語辭典》:关雎(關雎)  拼音:guān jū
1.《诗经。周南》的篇名。为《诗经》之首篇。共三章。根据〈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或亦指为祝贺新婚之诗。首章二句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借指贤淑的后妃。《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纪》:「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
3.借指夫妇。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多则是天生分福,又遇著姻缘对付,成就了麟趾关雎。」
4.指雅正的诗歌。唐。薛能 寓题诗:「淫哇满眼关雎弱,犹贺清朝有此身。」
《國語辭典》:关令(關令)  拼音:guān lìng
职官名。唐朝各关口所置的令丞,负责稽查行人及控制往来交通。
《漢語大詞典》:弃繻(棄繻)
汉书·终军传:“初,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 关 , 关 吏予 军 繻。 军 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復传,还当以合符。’ 军 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復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 虙子 弹琴邑宰日, 终军 弃繻英妙时。”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漢語大詞典》:弃繻生(棄繻生)
指 汉 终军 。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汉书·终军传:“ 军 为謁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 关 , 关 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唐 李德裕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与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诗:“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参见“ 弃繻 ”。
《漢語大詞典》:弃繻(棄繻)
汉书·终军传:“初,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 关 , 关 吏予 军 繻。 军 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復传,还当以合符。’ 军 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復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 虙子 弹琴邑宰日, 终军 弃繻英妙时。”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漢語大詞典》:终童(終童)
汉书·终军传载: 终军 , 济南 人。字 子云 。少好学,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武帝 任为谒者给事中,累擢谏议大夫。后奉命赴 南越 (今 两广 地区)说 南越 王 入朝。 南越王 愿举国内属而其相 吕嘉 不从,举兵杀王及 终军 。死时年仅二十馀,时称“终童”。《汉书》有传·后因用以为称颂少年有为的典故。 唐 李嘉祐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诗:“清秀过 终童 ,携书访老翁。” 宋 苏轼 《元日次韵张子野见和》:“旧交怀 贺老 ,新进谢 终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