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垂心  拼音:chuí xīn
三角形内,自各顶点至其对边所作三垂线的交点。
《漢語大詞典》:牵心(牽心)
(1).关心;挂心。 唐 李中 《送黄秀才》诗:“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 茅盾 《子夜》十九:“这书,这枯花, 吴荪甫 今回是第三次看见了,但和上两次一样,今回又是万事牵心,滑过了注意。”
(2).牵动心绪。 宋 苏舜钦 《使风》诗:“长风天外来,十幅健帆开。仰首飞云合,牵心翠竹回。”
《漢語大詞典》:关虑(關慮)
犹关心。 唐 于邵 《为柳州郑郎中谢上表》:“牙管一双,未尝关虑;竹书兼两,何敢经怀。”
分類:关心
《漢語大詞典》:婴心(嬰心)
犹关心;挂心。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二子尝得富贵於其身,终不以人爵婴心。”魏书·高祖纪:“悠然玄迈,不以世务婴心。” 唐 钱起 《春暮过石龟谷题温处士林园》诗:“丘园自得性,婚嫁不婴心。”一本作“关心”。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顾治科学之桀士,则不以是婴心也。”
分類:关心挂心
《漢語大詞典》:关眼(關眼)
(1).犹关心。放在眼里。 唐 杜甫 《回棹》诗:“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
(2).物体上可以穿系的孔。《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听罢,去天王堂前后转了一遭,见纸炉边一个青石墩,有个关眼,是缚竿脚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石头﹞原是一个碾粮食的碌碡,上面靠边却有个凿通了的关眼儿,想是为拴拴牲口。”
《漢語大詞典》:打照
(1).打照面。 明 汤显祖 《邯郸记·标引》:“乌兔天边纔打照,仙翁海上驴儿叫。”
(2).关心。《绿野仙踪》第六七回:“惟 苏氏 ,他却热闹处冷淡处都有打照。”
分類:关心
《漢語大詞典》:厝意
注意;关心。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魏书·崔光传:“初, 永平 四年,以黄门郎 孙惠蔚 代 光 领著作, 惠蔚 首尾五载,无所厝意。”南史·谢弘微传:“ 建昌 国禄本应与北舍共之,国侯既不厝意,今可依常分送。” 梁启超 《复友人论保教书》:“夫国计民命,即不厝意,试问栋折榱崩,孰免倾压。”
分類:注意关心
《漢語大詞典》:留悯
关心;怜悯。宋书·蔡廓传:“至於弃市之条,实非不赦之罪,事非手杀,考律同归,轻重均科,减降路塞, 钟 陈 以之抗言, 元皇 所为留愍。”
分類:关心怜悯
《漢語大詞典》:性索
关心。 元 王晔《水仙子·苏妈妈答》曲:“是谁俊俏谁村拗,俺老人家不性索。”
分類:关心
《漢語大詞典》:厝念
关心。明史·万燝传:“﹝ 魏忠贤 ﹞乃於先帝陵工,略不厝念。臣尝屡请铜,靳不肯予。”
分類:关心
《漢語大詞典》:厝衷
关心;注意。南史·顾觊之传:“兼亲属里伍,流离道路,时转穷涸,事方未已,其士人妇女弥难厝衷。”
分類:关心注意
《國語辭典》:人道  拼音:rén dào
1.做人的道理。《易经。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
2.人伦。指社会的伦理关系。《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史记。卷二三。礼书》:「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
3.发生性关系。元。施惠《幽闺记》第二二出:「一时见君子,匆匆遽成人道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气血充足,然后行其人道。」
4.尊重人类权利,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
5.佛教用语。六道之一。指人类。
《國語辭典》:人道主义(人道主義)  拼音:rén dào zhǔ yì
一种尊重人类价值,以谋求全体人类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强调博爱精神,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差异,承认人人平等,肯定人性。并以伸张正义,维护人权,同情弱小和救济贫困,反对政治迫害及种族歧视为其主要内容。
《國語辭典》:相关(相關)  拼音:xiāng guān
彼此关连。如:「休戚相关」。
《國語辭典》:忧民(憂民)  拼音:yōu mín
为民忧思。明。李贽〈与焦弱侯书〉:「但半山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國語辭典》:亲切(親切)  拼音:qīn qiè
1.和善热诚。如:「对人要亲切。」
2.亲近、亲密。《红楼梦》第五八回:「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
3.仔细、准确。《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老残游记》第一回:「章伯看得亲切,不禁狂叫。」